Board logo

標題: 擺脫苦日子的工作定律 [打印本頁]

作者: ironman    時間: 2013-4-22 00:36     標題: 擺脫苦日子的工作定律

擺脫苦日子的工作定律

一個成功的人,必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路。




發現成功的必然定律

有些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們不是行走,
而是隨波逐流。──小塞涅卡

二八定律

抓住主要矛盾:用二十%的付出帶來八十%的收穫

生意中,二十%的顧客帶來八十%的利潤;社會中,二十%的人群擁有八十%的財富
;生命中,二十%的時間帶來了八十%的快樂。在原因與結果,努力與收穫之間,普
遍存在著不平衡的關係。

如果我們能夠知道產生八十%的收穫究竟是哪二十%的關鍵付出,我們就能時刻提醒
自己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關鍵的少數上,而不是用在獲利較少的多數上。這就是
傑出和平庸的巨大鴻溝。

一八九七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十九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
在調查取樣中,他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發現一件非常重
要的事情:即某一個族群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他們所享有的總收入之間有一種微妙
的關係。他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都見過這種現象,不論是早期的英國,還是其他國
家,甚至從早期的資料中,他都發現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
種穩定的關係。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歸納出一個簡單而讓人不可思議的
結論:如果社會上二十%的人佔有社會八十%的財富,那麼可以推測十%的人佔有了
六十五%的財富,而五%的人則佔有了社會五十%的財富。在這裡,有一項事實:財
富在人口的分配中是不平衡的。

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衡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八十%和二
十%(從統計上來說,精確的八十%和二十%不太可能出現),習慣上,二八定律討
論的是頂端的二十%,而非底部的二十%。後人對於帕累托的這項發現給予了不同的
命名,例如「帕累托法則」、「帕累托定律」、「八十/二十定律」、最省力的法則
、「不平衡原則等」。

「二八定律」指出: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以及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一種不
平衡關係。它為這種不平衡關係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衡量標準:八十%的產出,來自
於二十%的投入;八十%的結果,歸結於二十%的起因;八十%的成績,歸功於二十
%的努力。

在商界和人們生活中,到處呈現這種現象,只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二十%的產品
或二十%的客戶,涵蓋了企業約八十%的營業額;二十%的罪犯占所有犯罪行為的八
十%;二十%的汽車狂人,引起八十%的交通事故;二十%的孩子,享受八十%的高
水準教育; 在家中,二十%的地毯面積可能有八十%的磨損。

八十%的時間裡,你穿的是你所有衣服的二十%。如果你有一輛摩托車,出現八十%
的故障,是由二十%的原因造成的;八十%的能源浪費在燃燒上,只有其中的二十%
可以應用到車輛中,而這二十%的投入,卻回報以百分之八十的產出;世界上大約八
十%的資源,是由世界上二十%的人口所消耗;世界財富的八十%,為二十%的人所
擁有;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中,二十%的人口與二十%的疾病,會消耗八十%的醫
療資源。

總而言之,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的這種不平衡關係。

法則應用

讓你的時間和精力獲得四百%的收益

傳統智慧教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可是「二八定律」卻要你小心選
定一個籃子,將你所有的雞蛋放進去,然後像老鷹一樣盯緊它。

弗蘭克.貝特格是美國保險業的巨子,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很多年前,我剛開始
推銷保險時,發生了一點事,讓我覺得很氣餒,開始看不起自己的職業並打算辭職。
但在辭職前,我想弄明白到底是什麼讓我業績不佳。「我先問自己:『問題到底是什
麼?』我拜訪過那麼多人,成績卻一般。我和顧客談得好好的,可是到最後成交時他
們卻對我說:『我再考慮一下吧!』於是我又得再花時間找他,說不定他還改變了主
意。這讓我覺得很頹喪。」

「我接著問自己:『有什麼解決辦法嗎?』在回答之前,我拿出過去十二個月的工作
記錄詳細研究。上面的數字讓我很吃驚:我所賣的保險有七十%是在首次見面時成交
的;另外有二十三%是在第二次見面時成交的;只有七%的是在第三、第四、第五次
見面時才成交的。而我,竟把一半的工作時間都浪費在這上面了。這個發現讓我激動
不已,又燃起了創造佳績的激情,把辭職的事也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該怎麼做呢?不言自明:我應該立刻停止第三、第四、第五次拜訪,把空出的時間
用於尋找新顧客。」「執行結果令我大吃一驚:在很短的時間內我的業績上升一倍。


這就是了解並運用「二八定律」後帶來的改變,弗蘭克發現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都浪費
在效益並不明顯的七%上,所以業績並不突出,在「二八定律」的影響下,弗蘭克立
即改變了工作方法,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來尋找新客戶——他們為他帶來了八十%
的工作收益。

「二八定律」提醒我們: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情,避免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
上,要學會抓住主要矛盾。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
事情」幾乎不可能,要學會合理分配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還不如重點突
破,把八十%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二十%的方面,這二十%的方面又能帶其餘
八十%的發展。

「二八定律」,人生和商場的槓桿原理,它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思維課堂
一.抓主要矛盾;
二.打蛇要打七寸;
三.尋找生命中的二十%,讓它結出最甜美的果實。

上帝和整個宇宙玩骰子,但是這些骰子是被動了手腳的。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要去瞭解
,它是怎麼被動手腳的,我們又應該如何使用這些手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蝴蝶效應—— 防微杜漸:細節決定成敗


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一隻蝴蝶偶爾扇動幾次翅膀,兩周後美國德克薩斯州就會起一場
龍捲風,這就是氣象學家洛倫茲一九六三年提出的「蝴蝶效應」。

它告訴我們:一件很小的事情和一件很大的事情小到自己都不注意,大到無窮,看似
完全不相關,卻有著緊密的聯繫。現實生活中,如果不懂「蝴蝶效應」,可能讓你把
成功盡失在小事中。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洛倫茲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
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
,使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使四周
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
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
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從科學角度看,「蝴蝶
效應」反映了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初始條件十分微小地變化經
過不斷放大,會使其未來狀態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
謠作形象的說明: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
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蝴蝶效
應」早已經在一次次悲慘的事故中得到了印證。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二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載著人類征服宇宙的希望騰空升起
。但就因為一塊小小的橡膠墊片出了問題,六十七秒後價值五億美元的太空梭連同七
名宇航員的生命就灰飛煙滅了。二○○○年新世紀第一個聖誕夜,幾顆毫不起眼的煙
花火星,輕而易舉地將某地的整座商廈付之一炬。

科學實驗與慘痛事故警示我們,任何事物發展都有自身規律,事故也不例外。當我們
認識和掌握了事故的發生發展規律,並從中總結和吸取教訓,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折斷
蝴蝶的翅膀,搗毀「蝴蝶效應」孳生的溫床,從而避免事故發生。當我們蔑視事故的
發生發展規律,那麼一顆螺絲釘、一塊小墊片、一隻小煙頭都可能會在「蝴蝶效應」
的作用下無情地把人們推向災難的深淵。這就是「蝴蝶效應」在安全工作中給我們的
啟示。我們一定要記住,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釀成一場大悲劇。

法則應用

未雨綢繆,謹慎防範—— 別讓「蝴蝶」扇倒「大廈」。

重視研究「蝴蝶效應」,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許多細節對企業的生死存亡具有重大的影
響作用。

企業在經營中,應該從小處使自己的機制健全,應該平日加強自己的危險防範和公關
應急機制,這樣就會迅速反應,將災禍消滅於萌芽之中。而不是事發之後,遭到致命
一擊。

總之,在我們建設社會的今天,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管理者,都應該高度重視「蝴蝶
效應」,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既防萬無一失,又為未來的騰飛奠定基礎。

思維課堂
一.著眼全局,防微杜漸
二.細節決定成敗
三.捉到對生命有益的「蝴蝶」,你就永遠不用擔心未來。

橫掃城鎮的龍捲風,常從蝴蝶扇動翅膀開始;橫過深谷的吊橋,也常從用一根細線拴
住小石頭開始。事物彼此之間都有聯繫,成功人生,往往就從小事開始。


木桶定律—— 一個都不能少:齊頭並進才能大獲全勝


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不要讓自己成為團隊或組織中的「短板」,「短板」只會被
淘汰。如何將「短板」變長,是決定企業發展和個人進步的關鍵。只有齊頭並進,才
能避免受到瓶頸的制約,才能在挑戰中順利勝出。找到你的「短板」,然後想辦法將
它變長!

木桶最主要的作用是用來盛水,一個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
多少。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而是其最短的板塊。對
於一隻圓口不齊的木桶來說,其中的某一塊木板或者幾塊木板再高都沒有用,突出的
木板一樣不能盛水,反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制約著木桶的盛水量。這塊短板本身是有
用的,只是因為「發展」得沒有其他木板那麼好,從而就因為個體的落後而影響了整
體的實力。

這就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木桶原理」。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
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
水準。在管理部門,領導者必須抓好薄弱環節,力求團隊整體建設;注重團隊成員磨
合和自身業務水準提高。在企業的行銷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許多相關的流程,只有找
出制約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關鍵環節,把這一個矛盾解決了,其他矛盾就可以迎刃而
解了。

法則應用

玩轉提升短板的兩大法寶:因才施用+激勵

有個下屬單位向股東公司申請調兵前來協助完成一項任務,正巧董事長最近對一位員
工頗有想法。因為那個員工業績表現不佳,明明能夠做得更好卻不努力。這樣消極的
態度又影響了團隊,導致整個團隊效率不高。於是董事長決定把這個員工派下去,接
受一下考驗,也吃一點苦頭,多獲取一些進取心。走之前,董事長對那個員工說:「
你要知道,我最相信你才派你去的。在外工作代表的是整個公司的形象,千萬不要給
我丟臉!」

這位員工很高興,覺得在自己的公司待得太久,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上司、能人壓得自
己喘不過氣,所以才形成了消極的工作態度。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施展拳腳的機會,一
定要好好表現。於是他在下屬公司裡表現得頗為出色,當然也吃了不少苦頭,發現了
自己以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知道應該怎麼改正了。三個月借調期過後,他再回到原
公司,仿佛脫胎換骨。

「短木板」只要加以激勵,將其置於合適的環境中去,就可以使「短木板」慢慢變長
,從而提高企業的總體實力。木板的高低與否有時候不是個人問題,是組織的問題。
所以對於聰明的領導者來說,與其費盡心機從外部引入「長木板」,不如先在企業內
部發掘一下,哪些「短木板」能夠變長。

思維課堂
一.團隊的戰鬥力取決於裡面最差的那個人的水準
二.企業中千萬不能存在「短板」,通過激勵「短板」變成「長板」;
三.揚長才能避短,補短才能揚長。

對於一個團隊,任何個人的欠缺都會影響整體的實力。「一個都不能少」,只有齊頭
並進,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取得非同凡響的成就。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