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的發展深深受到下列三個世界經濟事件的刺激:1.歐洲共同市場整合為歐洲聯盟及單一市場的工作,進展順利,形成強大的政經貿易組織;2. 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籌設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簽訂在望,亦將成為令人敬畏的貿易集團;3.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以下簡稱GATT)烏拉圭回合(Urguay Round)談判遲未突破,全球對自由貿易的多年努力蒙上陰影。
三、APEC之定性
在APEC的組織定性此一議題上,美國較傾向於將APEC制度化,使其成為超國家的組織,對其會員國具有相當程度的拘束力量。然而東南亞國協之國家卻傾向於將APEC維持在以共識溝通(亦即無表決可言)為基礎的意見交換論壇。EPG於1993年向部長會議提出報告時曾提及「一個真正的亞太經濟共同體」(a true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mmunity),隨著在同年於美國西雅圖所舉行的非正式領袖會議亦在遠景聲明中主張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the commmunity of Asia Pacific economies)。然而對於共同體的真實內容,各國見解不同。於是EPG在1994年的報告中對之加以詳細定義:「我們並非建議設立一個歐洲共同體(或歐洲聯盟)─完全的經濟整合及單一市場,我們亦不鼓吹關稅聯盟…。EPG誠心地尊重該區域內的文化、社會及經濟差異…。因此『共同體』一詞僅具有通稱的意義,而不包括特定的技術含義,它是指一個志同道合的團體,該團體為了其成員之整體利益,努力去除貿易障礙。若以中文表達的話,就是指一個『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