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神話的歷史
[打印本頁]
作者:
danny
時間:
2009-10-24 11:21
標題:
神話的歷史
如果我們對神話的范圍作廣義的理解,除了遠古的神話傳說之外,把歷代文人所創作的有關神、鬼、怪的故事,即志怪小說,也包括在內,那么數量就非常之多,优秀的作品也頗不少。
志怪小說開始於魏晉。在這兩代,受方土思想和道佛迷信的影響,一部分文人編寫鬼神志怪故事,其中不乏想象丰富,文字秀麗之作。比較突出的有干寶所作的《搜神記》等書。到南北朝時期,寫志怪小說的風气并沒有衰減。
唐中葉以後,很多著名文人從事傳奇的寫作,這是中國小說的真正的開端。唐代傳奇內容廣泛,涉及人情世態、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形式上已不是三言兩語的雜記筆錄,而是結构完整,故事性強,長到几千字甚至一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說。在這些傳奇中,有不少精彩的神仙鬼怪的故事。
宋代的志怪傳奇,大抵繼承唐代的傳統,雖有佳作,但總的說來沒有唐代那种繁榮的局面。在小說方面,宋代的一個重要的貢獻是編成了一部古代小說總集──《太平廣記》。它收錄了上自先秦、兩漢,下到北宋初年的作品共約七千則,分編五百卷,總字數近三百万,共采錄書籍三百四十余种,其中不少有价值的書早已失傳,幸虧有《太平廣記》才得以保存一部分。七千則故事中有相當數量的關於神仙鬼怪的作品。
宋代已經有用白話文寫成的故事,通稱“話本”。元、明、清几代最著名的小說是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如《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儒林外史》、《紅樓夢》等。搜羅在流傳很廣的“三言”和“二拍” 中的短篇小說也是白話文寫的。
到了清初,又出現了一部用古文寫的志怪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异》。這本書風行一時,受到普遍的贊揚。在此之後,又有主持《四庫全書》編纂的紀昀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其中有一些涉及神、狐、鬼、怪的傳聞的記載。紀昀之後,用古文寫的神話或志怪小說雖然還有一些,影響很大的就不多了。
中國神話的特點.關於中國神話的特點,已有一些專家進行分析研究。以下几點是很明顯的:
神話与歷史難以分開。
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前的歷史,部分地根据傳說,而傳說和神話是交結在一起的。如伏羲、神農、黃帝、夏禹這些古代的英雄和領袖,既是傳說中的歷史人物,也是神話中的重要角色。
歌頌勞動創造。
這一類的神話故事多得很,如燧人鑽木取火,伏羲仿蜘蛛网而造打魚捕獸的网、神農嘗百草,后稷教民稼穡,夏禹治水,等等。魏晉以後的志怪小說中也有一部分以能工巧匠為主角,對他們的智慧大加稱贊。
贊美堅韌不拔、自我犧牲的英雄精神。
鯀和禹相繼治水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鯀竊天帝的“息壤”以堙洪水,結果天帝派人把他殺了。可是鯀的肚子里生出禹來,繼承他的治水大業。禹歷盡千辛万苦,三十歲還沒結婚,婚後四天便又去治水,終於治水成功。“愚公移山”的故事的可貴之處,正是在於它歌頌普通勞動人民的苦干和堅毅的精神。
謳歌反抗壓迫的精种。
“三王墓”是個例子。會鑄劍的干將被楚王殺害,其子赤比立志報仇,為此自刎,好讓別人持他的頭去見楚王,乘机把楚王殺掉。
贊美對真正愛情的追求。
“牛郎織女”肯定是最古老的戀愛故事中的一篇。以後文人所寫的神話故事中,人神、人狐、或人鬼真誠相愛的情節很多。這類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在封建禮教壓迫下人們對真正愛情的追求和向往。
勸善懲惡。
在魏晉以後的志怪小說中這是個重要的主題。可能是受儒家關於仁義道德的教導和佛家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思想的影響,許多文人創作的故事都有人皆應做好事,不應做坏事的寓意。例如董永是個勤勞、誠懇、又孝順父親的好人,所以天帝就派仙女來幫助他。而那些做坏事的人、神、鬼、怪,到頭來都自作自受,沒有好結果的。
這些特點,也許可歸結為一個總的特點:中國的神話,不論遠古的還是后人創作的,都富於人情味。許多神、鬼、狐、怪都被描寫得有人的气質和人的感情。他們多數很善良,如好人一樣地善良;少數很凶惡,如坏人一樣地凶惡。在許多故事中,神怪和人有割不斷的聯系。他們變成人,渴望和人在一起過人的生活。總之,中國的神話創作者通常用描寫人的方法來描寫神,或者說把他們當作人來描寫,賦予他們人性。所以我們在讀神話的時候,往往覺得神怪并不可怕,而是可愛,甚至可佩;并不覺得他們高不可攀,而是感到他們和我們相似,可以互相理解。這大概是古代神話至今仍有极大的魅力的緣故吧。
當然也有一些故事宣揚宿命論、輪迥說、或各种封建的倫理道德。這并不奇怪,因為文藝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一個時代的思想。
中國神話的風格
從語言藝術和寫作技巧的角度肴,中國古代神話和志怪小說也達到了极高的水平。古漢語非常簡洁,几百個字、甚至几十個字就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盡管如此簡短,還可能包含對話和人物姿態及心理的描寫。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