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除夕夜

除夕夜

除夕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十二月大為三十日,十二月小為廿九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或二九暝、三十暝。

吃團圓飯,放鞭炮等為一般常見的習俗。傳統上,在除夕當天的下午要在門邊貼上新的春聯。春貼也作春帖,粵語稱揮春也作暉春,閩南語稱春仔,是一種在春節時使用的傳統裝飾物,把賀年的吉利字詞用漂亮的書法,寫在紙上而成,一般是貼在牆、門之上,在台灣社會、朝鮮半島和越南,每逢春節人們都會貼春貼,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其中寫成對聯的又叫春聯,但有些地區「春聯」也是各種春貼的統稱,而有些地區又把條狀、不成對的春貼稱為春條。朝鮮則有立春榜、立春書 立春貼等名稱,又簡稱春榜、春貼、春帖等。傳統春貼應該是由人手書寫,但現在亦有機器印製的春貼。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每幅春聯都有橫批。

團圓飯又稱年夜飯,因為正值冬天,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 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一些漢語方言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年夜飯之後,家中的長輩會發給晚輩壓歲錢,因為是用紅色的信封袋裝,故又稱紅包,中國古代也有用紅線將一百個銅錢串成一串,表示長命百歲。歲與祟同音,壓歲錢的涵意就是希望能鎮壓邪祟,年年平安,晚輩會在除夕夜當天入睡時將壓歲錢放在枕頭底下。

壓歲錢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

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弊改為紙弊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背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最早出現於唐朝宮廷,當時宮中有散錢之風。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雲:唐玄宗天寶年,「內廷嬪妃,每於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王建在《宮詞》中載:「宿妝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樹邊。春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散與金錢。」從春日「擲錢為戲」,到「散與金錢」,後又發展到贈「洗兒錢」。據司馬光《資治通鑒》稱,楊貴妃生子時,「玄宗親視之,喜贈貴妃洗兒錢」,以

賀喜驅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種民俗。它與 正月初一 春節結合,形成早期的「壓歲錢」。但當時還沒有流通的貨幣,而只是一種特製的「壓歲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