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7個騎兵的歷史 有興趣來看吧 [打印本頁]

作者: danny    時間: 2009-10-2 20:54     標題: 7個騎兵的歷史 有興趣來看吧

波斯重裝騎兵 公元前4世紀

  大流士一世(Darius I)的墓志銘是這樣寫的︰"我是偉大的騎手,優秀的獵人,我無所不能。" 很難得,古代的君主對自己如此總結,但也說明了騎兵的地位已經極大的提高,帝王都開始騎馬作戰。打獵依然是貴族們的娛樂,但在伊朗平原上追逐獵物要求精湛的騎術。

  波斯騎兵的武器還是傳統游牧民族的樣子︰輕騎兵用弓箭,重騎兵用兩三支鐵頭的標槍,以及一柄短劍。在希波戰爭之後,大概五世紀左右,三米的長矛開始裝備部隊。

  大流士二世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爭權。小居魯士,當時是呂底亞的總督以及駐小亞細亞波斯軍隊的司令,決定用武力排除他兄弟Artaxerxes的繼承權。公元前401年,他率領13000名希臘雇佣兵(都是步兵)、2600名騎兵和數量不詳的波斯步兵,從佛里吉亞首府薩迪斯出發,直指巴比倫。Artaxerxes的軍隊有6000名騎兵和30000名步兵,雙方在首都西北的克納科薩(Cunaxa)相遇。

  一開戰,希臘雇佣軍就擊潰了對方的左翼,居魯士將部隊投入這個缺口,于是政府軍的右翼也隨之崩潰。小居魯士親自率領600名精選的騎兵突入對方的本陣,這樣的氣概極大的震懾了對方。以至于被他一路直插中央,殺死了對方的指揮官,殺傷了自己的兄弟。但不幸的,小居魯士被一支意外飛來的標槍結果了性命。失去雇主的希臘人不得不撤退,在波斯騎兵的追擊下,只有6000人最後渡過了黑海。

  這幅圖畫取材自雅典歷史學家Xenophone的記述,小居魯士的衛隊都是重裝騎兵,他們的裝備帶有濃厚的希臘風格。頭盔上插著馬鬃,鱗片狀的胸甲和脛甲,裝備著希臘式的短劍和鐵頭的標槍。戰馬的面門頂著一條護額,前胸掛著青銅的鱗甲。




亞述騎兵 公元前7世紀

  三千年前,還沒有馬鞍和馬鐙,只用韁繩控制馬是件很高深的技巧,那時的騎手坐在光屁股的馬背上。他們的腳高高蜷起,這是個極不舒服的位置,所以當時的韁繩很短很硬,不僅用來控制馬還當成把手,馬嚼子很長很寬,即使騎手用力拉韁繩,也不會將之拖出來。長時間的使用這種韁繩毫無疑問的會損傷坐騎的牙口。

  關于亞述騎兵的形象我們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石雕上面找到,最多的是尼尼微出土的狩獵場景。從公元前9世紀到7世紀,亞述騎兵的發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Assurnasiraphli 二世(883-59BC)的浮雕描述了不著盔甲的輕裝弓箭手,牽著兩匹馬。一般認為這些馬缺乏持久力,于是騎手不得不頻繁的更換坐騎。浮雕中的騎兵總是有個副手,在主人射箭時,他在後面牽著馬匹。那時亞述騎兵的武器以弓箭與標槍為主。

  Tiglathpileser三世(745-27BC)的時代,亞述騎弓手終于穿上了盔甲,極大增強了近戰能力,作用日加明顯。

  Assurbarnapal (668-26BC)的時代,亞述軍隊中有三種騎兵︰輕騎兵,由亞述帝國統治下的游牧民族組成,裝備弓箭和標槍;騎弓手,身穿硬皮甲;重騎兵,裝備長矛和劍,負責近戰接敵。

  于是騎兵逐漸取代戰車的地位,而後者變得越加笨重,四匹馬拉的戰車最後成了步兵的運載工具。

  圖中的亞述弓箭手出現于帝國晚期,馬的高度用當時的標準說是14手長,大概就是150公分左右。馬的顏色是典型的阿克汗-特克馬,今天在土庫曼一代還有這樣的品種,也是伊朗馬的近親。




斯基泰騎弓手 公元前4世紀

  斯基泰人出現于公元前八到二世紀的游牧民族,在頓河與多瑙河之間,黑海以北。此前一直居住在伏爾加河流域,不斷的遷徙中,他們與薩拉遜人、凱爾特人不斷接觸,吸取了多種文化包括希臘文化的特點,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公元前七世紀,他們翻越高加索山脈,進入亞述北部。作為其盟軍,他們參與了對埃及的戰爭。前612年,斯基泰人與巴比倫,倒戈毀滅了亞述帝國。

  前512年左右,大流士一世開始了對斯基泰的戰爭。他征服了色雷斯,用浮橋渡過了多瑙河,根據西羅多德(Herodotus)的描述,波斯軍沿著伏爾加河北上。斯基泰人沒有組織大規模的抵抗,他們一路緩慢撤退,毀壞農田,填塞水井,留給敵人的只有白地千里。在補給嚴重匱乏的情況下,大流士終于退回亞細亞,在撤退中產生了數倍的傷亡。

  考古學家在斯基泰人的墓穴中找到了大量波斯戰利品︰復合弓、長矛、標槍、斧、劍、匕首,以及許多鐵片青銅片,可用來制成鱗甲。全身披掛的戰馬殉葬在主人身旁,即使是女性墓中也堆放著武器。 他們的鱗甲用皮革為底,上面覆蓋的鱗片層層相疊,每塊蓋著下面一塊的一半長度,這種致密的防護措施主要用于胸甲、頭盔、臏甲和馬的圍裙。

  斯基泰人最拿手的武器是合成弓,長80厘米左右,用馬鬃或者動物的肌腱做成弓弦。發射的箭通過弦的張力和弓身的彈力雙重加速,以至斯基泰弓的射程遠達400步。一個訓練有素的射手每分鐘可以射十箭,如此密集發射的箭雨加上淬毒的箭頭極具殺傷力。




努米底亞輕騎兵 公元前3世紀

  今天的阿爾及利亞北部和突尼斯西部,古代被稱為努米底亞。這里曾經居住著一個游牧民族,被稱為柏柏爾人(Berber),他們以部落為單位分布在大漠各處。最強大的兩股是東部的Massyli族和西部的Masaesyli族。公元前三世紀的時候,努米底亞為迦太基統治,每年向這個奴隸制國家提供輕騎兵作為雇佣軍。

  前218-201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努米底亞分成兩派作戰。最早屬于迦太集陣營,Masaesyli的酋長錫法克斯(Sypax)廢除了國王馬西尼沙(Masinissa),于是後者投向羅馬一方。 在202BC的撒瑪會戰中,漢尼拔的3000名努米底亞輕騎兵最早發動了沖擊,但西庇阿擁有4000名騎兵和馬西尼沙的6000名努米底亞雇佣軍,靠著騎兵和運氣,羅馬贏得了地中海的支配權。

  一個世紀過去了,羅馬人踏上北非,努米底亞開始面臨被征服的命運,最後一任國王Jugurtha的組織了最後的抵抗。前110年的卡瑪(Clama)會戰中,崎嶇的地形讓羅馬的軍團作戰失去了用武之地,倒是土生土長的輕騎兵和北非矮種馬如履平地。羅馬人最後靠著人數和厚重的甲盾,將對手擠到一處,限制其機動性,最終取得勝利。努米底亞民族的概念從此消失。

  努米底亞輕騎兵擅長于偵察、追擊、埋伏和快攻,他們的裝備很簡陋︰兩三支標槍,一支輕矛,防護也僅有一面皮盾。但每人有兩三匹換乘的坐騎,根據李維(Livius 羅馬歷史學家)的記載,努米底亞人可以在高速奔馳時,從一匹馬跳上另一匹馬。發出狂野的吼叫,能連續幾次發動沖鋒。當然,如果是正式會戰的場合,他們後面要有步兵支援,以便在撤退的時候提供掩護。

  根據李維的描述,努米底亞人是"黑皮膚人種,穿短褲和無袖的束腰外衣。騎壯實迅捷的北非矮馬,不用籠頭,只靠一根短韁繩,或者靠呼喝吼叫。" 沒有足夠的資料說明,他們作為雇佣軍在歐洲作戰時的裝束。到了相對較冷的氣候下,想必會像漢尼拔的士兵一樣披上斗蓬或獸皮吧。




同伴騎兵(Heteroi) 公元前330年

  馬其頓最精銳的重騎兵被稱為同伴,通常人數在1800左右,所有的成員來自于馬其頓的王親國戚。

  整支部隊分成八個分隊(cr me de la cr me),每隊兩百人,國王的衛隊有四百人。分隊編有四個小隊(tetrarchia),各有49人。分隊的指揮官叫ilearch,小隊的指揮官叫tetrarch。 為什麼會有49這麼古怪的數字,很簡單︰站隊的時候小隊長在最前面,後排三個騎兵,再後排五個,以此類推,最後一排十三個,整個小隊就是49人。

  這樣的三角隊形是腓力二世發明的,使騎兵隊可以方便的向左右兩翼回旋,比波斯騎兵傳統的直線形站隊具有更高的機動性。每次轉向時,只要將馬頭撥過四十五度,三角形的邊就成為最前一線,第一排有七名騎兵,第二排有六名,以此類推。每兩人中間空開一段距離,不影響後面的同伴沖擊。四個小隊排成一線,他們的站位就像尖利的鋸齒;若干道這樣的鋸齒就是馬其頓騎兵的突擊隊形。當然,這需要嚴明的紀律和高水準的訓練。每個分隊的同伴都來自同一個省份,他們用同一顏色的披風和旗幟,在戰斗時可以高呼家鄉的名字。

  基本來說,馬其頓騎兵的裝備與希臘人的相差無幾,但是帶護沿的頭盔是典型的馬其頓風格。馬上披掛著的獅子皮或豹皮是當地的特產,可見于希臘化時代遺留下的石雕。幾個世紀後,羅馬的統治者還要馬其頓人和色雷斯人進貢獸皮。




佛里吉亞重騎兵 公元前5世紀

  亞洲與歐洲通過一座大陸橋相連,小亞細亞。土耳其人稱之為安納托利亞,這塊土地肥沃而動蕩。大概在公元前八世紀的時候,一群北方來的少數民族進入了這塊土地,建立了他們的王國,他們自稱為佛里吉亞(Phrygia)。

  這個四處劫掠的民族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赫梯帝國的解體,他們又被後來的史學家稱為呂底亞人。 這塊土地是豐饒的,這里的居民充分利用上天的厚賜開發了各種礦藏。其中最重要的是銀金礦,一種金和銀混合的礦物,當地人用這種"白色的金子"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錢幣。貨幣的發明導致貿易的繁榮,呂底亞王國富強一時,尤其是前612年亞述滅亡之後。英語中說"像克羅索斯一樣富有"(rich as Croesus),這位國王在位時,是王國的全盛時期。征服了希臘在小亞細亞的所有城市。

  公元前547年,克羅索斯率領的呂底亞軍隊與居魯士二世(Cyrus II)率領的波斯帝國軍在Pteria進行了一次會戰。戰後,克羅索斯派使者去德而斐請求神諭。圓滑的女巫說一個帝國將會陷落,于是他便斷定波斯帝國的末日到了,于是在邊境上不斷集結部隊。結果居魯士繞過防線,直指首都薩迪斯,呂底亞遂告覆滅。

  波斯在小亞細亞設立了好幾個行省,其中一個叫佛里吉亞。過去兩個世紀,考古學家一直在這個地區挖掘,得到的成果極大的說明了呂底亞的昌盛。其中有好些前五六世紀的花瓶和陶器上刻有戰士的雕刻。他們的頭盔和盾牌經過很好的裝飾,可能是貴族的用具。這種盔甲的式樣就被稱為佛里吉亞,克羅索斯的軍隊中有大量的希臘雇佣軍,所以這些裝備上可以見到很明顯的希臘風格。

  關于當時騎兵的數量、戰術都已不可考據,可以肯定的是,騎兵由貴族組成,步兵多為希臘人。




羅馬重騎兵 公元1世紀

  在內戰結束後,羅馬軍隊完成了重組,騎兵已經是正規軍隊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世紀時,羅馬的公民參加重裝步兵,是25個軍團的主力。騎兵主要由高盧人和西班牙人組成,也就是因為出身的緣故,騎兵總在會戰中作為輔助軍種。

  每個軍團的騎兵部隊(alae)大約有300人左右,以組建地的名字命名,比如Ala Noricum,Ala Petriana,Ala Longiniana(天知道都是些什麼地方)。每支部隊都有獨立的標志,刻在節杖和盾牌上。這些標志多為動物的形象,旁邊加上各種裝飾。扛軍團節杖的士兵叫做Vexillarius,扛大隊節杖的士兵叫Signifers,閱兵的時候他們走在整個步兵方隊的前面。

  騎兵大隊是真正的作戰單位,但羅馬軍團中也編有一些"騎馬的步兵",叫cobortes equitatae,他們擔任巡邏、護衛、偵察和其他輔助性任務,類似于後世的龍騎兵。

  羅馬重騎兵的裝備多少已經制式化了,他們穿鱗甲(lorica squamata)或者鏈甲(lorica bamata),帶著大型的護肩。他們的頭盔分成好幾種款式,比方說Gallic,Sassanian。本人不知怎麼翻譯,可能是高盧式樣和薩克遜式樣。圖中的這款來自Dolanus墓碑上的雕刻(恕在下鄙陋,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哪個努斯對得上這個名字*_*)

  騎兵武器是傳統的羅馬短劍(gladius),或者凱爾特式的長劍(spatha),掛在身體右側。他們還備有一支輕質長矛,可投擲,可捅搠。戰馬也比較低矮,150公分左右高,與同時代的坐騎一樣,背上鋪塊毯子,綁上皮質的馬鞍,但沒有馬鐙。

感言:雖然這些騎兵都很強大!!!但你會發現其實碰到一個騎兵都變廢才了?!那就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從小到大天天騎馬.馬術精湛!而且他們擁有馬蹬!威力不可擋阿!漢朝大臣對漢武帝說過:匈奴人口只不過我國2.3州的人口之多.卻把我國打到叫苦連天!還要屈辱和親!成吉思汗和他們的兒子不到百年就建立了橫掛歐亞的大帝國!可見蒙古騎兵的厲害!!!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