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香條
[打印本頁]
作者:
minipig
時間:
2013-1-28 00:18
標題:
香條
台灣的廟宇大都有遶境、進香與割火的活動,
貼「香條」是為了確定進香的日期時間及活動內容
,香條就像是一種告示紙條,目的是要公告給沿途的百姓、廟宇,某月某日某神明因為某種慶典或宗教儀式,要遶境經過此地,希望信眾們擺設香案迎接,讓信眾能如期接駕,以盡地主之誼,所以香條在進香活動中擔任很重要的角色。
貼香條的工作一般都是在活動前10天至半個月左右進行,通常會派專人沿進香路線張貼。一般的香條大多是用黃色或紅色的紙做材料,長度大約100公分左右,寬度大概15公分左右,上面寫「某地某廟某主神(及配祀神祇)於某月某日往某地某廟進香閤境平安」等字,最早每一張香條都是用毛筆寫,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些已改用印刷印製,有的廟宇為了保持傳統風貌,用木刻版沾墨蓋印而成,成為十分珍貴的宗教文物。
貼香條的方式意味不同的遶境模式,若貼成直立狀,表示該宮風雨無阻,即使颱風天也必前來參香。因為以前的社會交通不便,參香時間來回較長,要是擔心氣候會影響行程,則貼成傾斜狀。此外,貼香條聽說還有一些技巧與規定,大部份要斜貼,如果只是路經此地,隊伍由
右向左
行進,那麼香條就要
上左下右
斜貼著;如果是活動主辦單位或進香的隊伍需要在
某個地方停駕休息
則香條就要
直貼
,所以我們只要看香條就能知道怎麼走或在什麼地方休息。但現今有的香條會用畫箭頭來代表行進的方向而沒有用一般傳統的貼法來表示。最後,要直到最後一頂神轎過去之後,香條才可以撕去。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