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州大學的Elizabeth Harvey博士表示,在懷孕期間有精神問題的爸爸,比較可能在孩子出生後持續有那些問題,直接影響幼兒的成長過程。
Harvey博士上個月在兒童精神異常期刊(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中發表研究發現,在孩子3歲時,爸爸的憂鬱症可預期6歲時的行為問題。
紐約大學Michael Weitzman醫師在去年8月的母親與兒童健康期刊(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中,針對超過7千名美國父母親研究其5-17歲的小孩,發現憂鬱的爸爸是媽媽憂鬱的最大因素。他刊載在2011年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另一篇研究,針對約2萬2千位5-17歲的孩童,結果發現,跟有憂鬱或其他心理問題症狀的爸爸一起住,孩子有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比例就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