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淺談廟宇彩繪與門神彩繪 [打印本頁]

作者: victore    時間: 2013-1-12 09:43     標題: 淺談廟宇彩繪與門神彩繪

中國古代建築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有彩繪,現存漢代的明器陶樓亦可見建築梁枋上施有彩繪,宋代《營造法式》書中規定宮式建築的彩畫制度,謂“布彩于梁棟鬥栱謂之裝鑾”。

  
在一座傳統建築中,大木的柱、梁、枋大多以油漆保護之,但墻垛、門扇則常有帶主題的繪畫,尤其是門神,為一座建築入口的主要視焦點,門神兼具風俗、信仰、社會地位以及藝術性的要求,歷來頗受重視,其發展也特別豐富。

在台灣的寺廟門上,多用神荼、鬱壘,或是唐朝名將秦叔寶、尉遲恭為門神,另外還可視主祀神之特性,配以天官、太監、宮娥等充為門神。至於佛寺,則繪韋馱及伽藍護法、哼哈二將及四大天王等,道教的廟則又不同,有繪四大元帥、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官將、二十四節氣或龍鳳諸神。


當然,在古代一般民宅沒有資格繪門神,而官衙及士紳豪宅可繪門神,以台灣在清代的布政使司衙門有門神,台中霧峰林朝棟官拜提督,其巨宅宮保第有文官門神,而臺北板橋林本源五落大宅也有武將門神,屏東佳冬蕭宅也有加冠晉祿門神,這些都是現存年代較早的門神。


這些年代較早的門神與近代寺廟的門神相互比較會發現,在構圖上,早期光緒年間的門神神態溫文儒雅,帽冠及衣飾較簡潔,而用色較少,面部、手部及衣褶只用線條勾勒,不作光影。但二十世紀以後的門神造型趨於複雜,帽冠、服飾、配件齊全,用色較多,色彩明艷,而且臉部作出明暗陰影,可能受到西洋肖像畫之影響。

  
近代台灣寺廟的門神彩繪,最著名的有鹿港畫師、台南畫師及臺北畫師三大派。鹿港畫師所以郭姓為主,最早可上溯至清同治年間畫豐原筱雲山莊、社口林宅大夫第及摘星山莊的郭友梅,近代則以繪鹿港龍山寺的郭新林最為人所知;台南畫師則以潘春源、潘麗水及陳玉峰最著名;臺北畫師則以洪寶真、吳烏棕及黃榮貴最著名。可惜彩繪作品有些不易久存,過了五十年即丹青剝落,被新的彩繪取而代之了。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