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篩檢後追蹤檢查 標靶藥接續治療腸癌提高存活率

篩檢後追蹤檢查 標靶藥接續治療腸癌提高存活率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常見癌症,其實早期發現、及早治療的治癒率很高,但仍有許多人被確診時已是晚期、轉移至他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柯道維建議,50歲以上到70歲的人應配合國建局的癌症篩檢計劃,每2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反應是陽性的人更應進一步配合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

「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台灣的糞便潛血檢查陽追率低,也就是說許多民眾糞便檢查結果是陽性,卻因害怕而不願意接受後續的大腸鏡檢查,如此就無法真正找出大腸病灶(特別是息肉或腫瘤)來及時做處理。」柯道維醫師急呼,「現在有無痛式大腸鏡檢,大腸鏡檢查已不像從前令人畏懼。」

積極治療:手術+標靶化療提高存活率

從前對於延遲就醫或是診斷發現時已經是晚期或轉移的大腸直腸癌患者,醫師大多會宣佈大概活不過1年,柯道維醫師說:「但是醫藥科技發達,化學治療效果好,讓已有遠端器官轉移的患者整體存活時間平均超過2年;近10年來更因標靶藥物的發展迅速,整體存活率提高,第四期患者存活時間超過3-5年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觀念也慢慢轉變,外科手術切除在大腸直腸癌治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即便是第四期患者,經評估後,若腫瘤原發和轉移部位都可完整切除,術前或術後使用化療或是標靶藥物加上化療積極治療,會比未接受腫瘤切除手術治療的患者存活率高出許多。

選擇合適標靶化療藥物組合 接續治療

大腸直腸癌經常轉移至肝、肺、淋巴等處,部份患者透過手術也難以切除乾淨,此時就要考慮各種藥物接續治療、維持治療的可能性。對於如何選擇藥物組合順序,柯道維醫師認為化療和標靶藥物都是「一棒接一棒」,每種治療組合有其順序性,所以若能針對患者病情及治療計畫,選擇效果良好且可以讓整體治療有延續性的藥物組合,而且在治療過程中密切的做療效評估,適時地更換藥物並且接續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治療目標。「就像接力賽也要排棒次一樣,排對棒次,就可以爭取到最佳成績。」柯道維醫師如此比喻。

柯道維醫師指出,每種標靶及化療藥物都有各自不同的副作用而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困擾,有些患者非常在意藥物帶來的臉部皮疹等副作用,因為不希望讓他人知道自己正在做抗癌治療,有些則是無法忍受手指腳趾麻痹刺痛或是嚴重腹瀉,有些患者本身就有嚴重的消化道潰瘍,那麼在使用標靶化療藥物前都應和醫師做好充分的討論溝通和了解,適時表達自己希望擁有的生活品質,才能讓治療延續。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