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秋月圓人團圓 [打印本頁]

作者: phneda    時間: 2012-11-23 00:41     標題: 中秋月圓人團圓

中秋佳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古人將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而一季又分為孟、仲、季三月,八月是仲秋之月,而十五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把八月十五稱為「中秋」或「仲秋」,中秋之夜,面對美好的月色,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品嚐著月餅,共享天倫之樂,而稱中秋節為「團圓節」。

在「時令節氣」中說,黃曆八月十五為中秋,「中秋」這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芸。」據歐陽詹的〈長安玩月詩序〉說︰「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如夢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故曰中秋。」意思是說:黃曆八月十五,是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

中秋節從民俗的關點來看,它是起源於古代「祭月」的風俗。遠在太古時代,人們對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有敬畏的心理,把日、月、山、川、雨、電,甚至獸、樹等,都奉為神靈加以膜拜,而月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僅次於太陽,自然也成為重要的祭拜對象。《禮記》中說︰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既是拜月之意。

魏晉時期,民間就有中秋賞月之舉,《東京夢華錄》中說︰「中秋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釐彩樓。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賞月之時,面對詩情畫意般的月亮,許多詩人譜寫著動人的詩篇,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就是頌詠中秋的名篇。

「唐明皇遊月宮」和「嫦娥奔月」雖然是美麗的神話故事,但千百年來卻給節日增添了無限的趣味。

中秋佳節月餅是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那麼「月餅」這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說︰那時的月餅像菱花餅一樣的形狀,在〈燕京歲時記‧月餅〉中記載著比較詳細說︰吃月餅為團圓之意,那關於月餅的來歷說法很多也不同。

中秋節同時也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例祭日。在《台灣府志》上說:「中秋,祀當境土神。蓋古者祭祀之禮,與二月二日同。春祈而秋報也」。除了祭祀土地公之外,農民還得在田間插設「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夾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間,插好土地公拐杖後,再以月餅祭祀。由於中秋有「秋報」的含義在,所以也有農村在此夜聚資演戲,俗稱「謝平安」。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月神是女性神, 我國以嫦娥為月神,代表美麗、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優美的性格, 一般民眾有在戶外院內設香案供鮮花、水果、月餅、焚香燒金祭月,全家人在團圓的氣氛中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就是所謂的「拜月」。祭過月後,收拾杯盞供品,設宴於庭院中,家人團坐賞月,稱為團圓節,祀月的月餅則按家中人數切塊分食,稱為團圓餅。

月亮中的陰影也給人豐富的想像,記得小時候有一年的中秋節,父母親要祭月神時,忽然月亮不見了(月全蝕)那時封建社會人們也不知道是月全蝕,全村的人都很驚慌,母親說是:孝天狗食月亮了!於是村民紛紛都回屋裡拿了鐵臉盆跟棍子,然後用棍子用力敲臉盆讓臉盆發出聲音來,說是要趕走孝天狗,不要讓牠來吃月亮,就這樣敲到月亮出來,然後才祭拜月神。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