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巴宰族的歷史背景 [打印本頁]

作者: danny    時間: 2008-8-18 10:14     標題: 巴宰族的歷史背景

(一)早期台中縣境之巴宰族

巴則海族(巴宰族)的分布原以今天豐原、神岡一帶為主,北起大甲溪岸,南迄今日潭子鄉,東達今日東勢一帶,西至大度山。根據張耀錡的「平埔族社名對照表」,將岸裡大社分成九社,是為大社、岸西社、岸東社、岸南社、西勢尾社、麻里蘭社、翁仔社、葫蘆墩社、岐仔社,另外再加上阿里史社、樸仔籬社、掃涑社、烏牛欄社,共計十三社。

巴則海族可以說是中部最活躍的一族,而其中又以岸裡社為主,因為屢建軍功,清政府不斷賞賜,故岸裡社幾乎成為巴宰族的代名詞,而協助清政府平「吞霄之亂」的就是以「阿莫」為土目的岸裡社。

因為平亂有功之下,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獲准開墾巴布薩之野,此地幾乎囊括大甲溪南側大平原。至此之後,凡有叛亂,岸裡涉族人皆會挺身而出,為清政府效力。因而在康熙六十年,敉平朱一貴之亂後。清政府即賜阿莫六品頂戴在案。之後更是受到清政府的寵幸,乾隆二十三年,岸裡社首度賜姓「潘」。乾隆三十五年更由皇帝親自召見潘敦(阿莫之孫),受「大由仁」名。從此「大社」一詞不脛而走,而岸裡社也達到甚至是漢人都望塵莫及的殊榮。

按史料記載有關巴宰族史事如下:

1、康熙三十八年,吞宵土官卓霧叛亂,岸裡社人助官兵擒伏卓霧。

2、康熙六十年,朱一貴叛亂,岸裡社總土官阿穆之子阿藍協助官方平亂。

3、雍正九年,大甲西社林武力與牛罵、沙轆二社煽動鄰近七社做亂,翌年更與樸仔籬、吞宵阿束等十社進攻彰化縣邑。阿穆之孫敦仔與張達京協助官兵破阿束社。

4、乾隆五年,賜岸裡社土目熟番敦仔姓潘姓。

5、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叛亂,岸裡社土目潘明慈確守大甲溪南岸協助清軍。

6、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乾隆召見潘敦仔,賜名曰大由仁。

從以上史料得知岸裡大社在清朝中葉,一直是中部社番中最活躍的一族,其發展不僅在軍事、政治,甚至在文化教育上也多有發展,但是大多數的資料多僅限於岸裡大社,對於其它社的記載都很少,而這也是研究巴宰族的一大困難。

(二)巴則海族之遷移與衰退

中部地區的平埔族大都分布在平原,故自明鄭之後大批漢人湧入來台後,平埔族便相繼的與漢人接觸,但因著漢人擁有其較高的文化,因此在互相競爭中,始終佔有優勢,所以再與漢人接觸之下,平埔族人不是被同化就是遷而避之。因此平埔族的遷移實與漢人的移入與侵墾有很大的關係。

     康熙末年,廣東大埔縣人張達京來台,因為此時巴則海族人受瘟疫侵擾,張達京以草藥醫治社人,獲得社人的信賴,因而以張氏為婿。雍正三年,清政府有鑑於番社的安撫,因此立張達京為岸裡社第一任通事。至此,張達京便名正言順的在社裡活動,並且更利用「割地換水」與「招墾」潮州粵籍同鄉,因此到乾隆年間,神岡、豐原、潭子、石岡、新社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客家庄」了。而且再加上通事強迫社番必須買補還倉,所以到了道光二年,巴則海族人已經貧窮的無立錐之地了。最後只好集體遷往埔里,尋找立身之處。

     巴則海族至嘉慶之後,共有兩次大規模的遷移,第一次是發生在嘉慶九年,向北移入宜蘭平原,第二次則是在道光三年移往埔里。第一次的遷移是在嘉慶九年由道卡斯族的吞霄社所發起,而巴則海族、巴布拉族和洪雅族紛紛跟進前往宜蘭平原,雖然此時巴布薩族沒有參加但是到了嘉慶十五年巴布薩族的牛罵頭社也加入了此次的遷移。但是不幸的是漢人已經早他們一步來到噶瑪蘭,因此雖然遷移的人數雖多,但是還是敵不過漢人,因此除了少數的平埔族人留下之外,其他的族社亦紛紛遷回故里,所以此次的遷移可以說是失敗的。而就在他們紛紛遷回故里的時候,埔里盆地適逢發生郭百年事件,因而促成中部平埔族的第二次遷移。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