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端午節介紹
[打印本頁]
作者:
koeuwahs
時間:
2012-10-23 09:35
標題:
端午節介紹
1.端午節=詩人節
農 曆 五 月 五 日 端 午 節 , 是 我 國 重 要 節 日 。 古 代 「 午 」 與 「 五」 同 音 , 所 以 端 午 又稱 端 五 、重 午 或 重 五 。
五月 五 日古 人 又 有 以 蘭 草 湯 沐 浴 的 習 俗 ; 所 以 又 「 浴 蘭 節 」 。 唐 宋 時 , 此 日 午 時 為 「天 中 節 」 , 而 午 時 為 「 陽 辰 」 , 所 以 它 又 稱 端 陽 。 明 清 時 , 北 京 人 還 稱 其 為 「 五 月節 」 或 「 女 兒 節 」 。 後 來 加 入 愛 國 詩 人 屈 原 的 傳 說 , 更 增 添 了 端 午 節 的 重 要 。
端午 節 最 令 人 期 盼 的 活 動 便 是 划 龍 舟 , 台 灣 各 地 的 主 要 河 川 在 當 天 都 會 舉 行 盛 大 的 龍舟 競 賽 , 選 手 們 隨 著 隆 隆 的 鼓 聲 , 奮 力 向 前 划 , 在 精 彩 激 烈 的 賽 程 中 , 這 傳 統 的 習俗 得 以 不 斷 的 延 續 。
為 了 驅 除 疾 厄 , 端 午 節 時 可 見 住 家 門 口都 掛 菖 蒲 和 艾 草 , 以 及 「 鍾 馗 」 的 畫 像 , 成 人 飲 雄 黃 酒 , 並 讓 小 孩 身 配 香 包 , 這 些物 品 據 說 都 有 避 邪 , 保 平 安 的 作 用 。 而 台 灣 的 「 打 午 時 水 」 的 風 俗 , 亦 即 汲 取 端 午節 中 午 的 井 水 , 據 說 有 治 病 的 療 效 , 此 外 , 若 能 在 正 午 時 將 雞 蛋 直 立 起 來 , 表 示 來年 會 有 好 運 道 。
端 午 節 最 為 人 熟 知 的 食 品 便 是 粽 子 , 這 個 原 本 富 有 紀 念 意 義 的 食 品 , 在 中 國 人 的 巧 手 製 作 下 , 已 成 為 具 各 種 變 化 , 且 隨 時 都 能 嚐 到 的 美 食 了 。
端午 節 可 說 是 現 存 的 重 要 節 慶 中 , 歷 史 最 悠 久 的 。 由 現 代 的 眼 光 看 來 , 祖 先 對 端 午 節的 看 法 確 有 其 獨 到 之 處 : 在 這 初 夏 蟲 疫 滋 生 之 際 , 以 端 午 節 提 醒 大 家 做 好 保 健 的 工作 。 菖 蒲 、 艾 草 及 雄 黃 酒 固 然 是 傳 統 避 疫 保 健 的 方 式 , 現 代 人 應 尋 求 更 進 步 的 方 式進 行 保 健 活 動 , 延 續 先 人 的 智 慧 。
傳 說 端 午 節 中 午 , 可 將 雞 蛋 直 立 , 而 立 起 雞 蛋 的 人 , 未 來 一 年 會 有 好 運 兆 。
傳說 粽 子 最 早 是 因 鄉 民 於 屈 原 投 江 後 , 唯 恐 江 中 魚 蝦 吃 掉 屈 原 身 體 , 乃 以 竹 葉 包 糯 米飯 擲 入 河 中 , 想 要 使 屈 原 身 軀 完 整 , 後 來 所 包 的 食 物 除 糯 米 外 , 尚 加 入 豬 肉 、 花 生、 鹹 蛋 等 內 餡 , 演 變 成 現 代 的 粽 子 。
中 國 人 是 講 究 飲 食 的 民 族, 即 使 是 一 顆 小 小 的 粽 子 , 也 有 令 人 歎 為 觀 止 的 變 化 , 不 但 造 形 各 異 , 小 至 一 口 一個 , 到 大 逾 二 斤 , 口 味 更 是 五 花 八 門 , 甜 鹹 葷 素 兼 具 , 每 到 端 午 節 前 約 一 個 禮 拜 ,家 庭 及 商 家 便 開 始 準 備 各 種 材 料 包 粽 子 了 , 光 是 聞 著 蒸 粽 子 透 出 的 香 味 , 就 令 人 垂涎 三 尺 了 。
在 台 灣 , 雖 然 採 購 現 成 粽 子 相 當 方 便 , 但 由 於 端 午節 過 後 即 開 始 進 入 一 年 一 度 的 大 考 季 節 , 「 包 粽 」 又 與 「 包 中 」 諧 音 , 考 生 家 長 們常 會 親 自 包 粽 子 給 考 生 吃 , 以 保 佑 孩 子 考 試 順 利 。
取 午 時 水 是 端 午 節 的 有 趣 習 俗 , 而 最 富 傳 奇 色 彩 的 就 屬 大 甲 鐵 砧 山 上 的 劍 井 , 每 年 端 午 仍 湧 入 許 多 求 取 午 時 水 的 人 。
傳 說 鄭 成 功 佔 領 臺 灣 時 , 部 隊 開 拔 至 此 , 卻 找 不 到 水 源 , 鄭 成 功 便 插 劍 入 地 , 希 望 泉 水 湧 現 , 拔 劍 後 果 然 山 泉 噴 湧 。
由 於 當 時 正 是 端 午 節 午 時 , 因 此 後 來 便 有 數 千 民 眾 , 年 年 在 端 午 節 上 山 求 取 午 時 水 。
五月 是 夏 季 開 始 的 時 分 , 位 於 亞 熱 帶 的 臺 灣 , 天 氣 已 經 相 當 炎 熱 , 各 種 傳 染 病 媒 流 行, 舊 時 人 們 也 有 避 毒 驅 邪 的 觀 念 , 而 端 午 節 時 在 門 口 插 掛 艾 草 , 正 是 取 其 避 毒 健 身的 意 思 。
臺 灣 俗 語 說 : 「 插 榕 卡 勇 龍 , 插 艾 卡 勇 健 。 」 榕 枝 與艾 草 都 是 傳 統 袚 鬼 驅 邪 聖 物 。 端 午 節 時 , 人 們 將 這 些 東 西 用 紅 紙 紮 成 一 束 , 插 在 門上 , 形 成 端 午 節 的 特 殊 景 觀 。
傳 統 的 習 俗 , 在 現 代 社 會 雖 漸 漸 不 受 重 視 , 但 香 包 卻 是 少 數 符 合 人 類 復 古 風 潮 , 或 因 工 藝 精 巧 而 大 受 歡 迎 者 。
香 包 是 一 種 吉 祥 的 避 邪 物 , 用 各 色 綢 布 製 成 囊 狀 , 裡 面 放 置 香 料 , 因 而 稱 為 香 包 。
舊時 縫 製 香 包 是 一 項 極 為 重 要 的 女 紅 , 但 現 今 民 眾 多 向 商 販 購 買 。 市 售 香 包 種 類 繁 多, 除 了 動 物 、 花 、 鳥 、 還 有 流 行 的 卡 通 造 型 , 令 人 愛 不 釋 手 , 每 逢 端 午 , 各 地 都 可見 民 眾 在 販 賣 香 包 的 攤 子 上 選 購 各 式 香 包 。
雄 黃 是 一 種 礦 物 質, 將 它 調 合 在 米 酒 中 , 便 成 了 雄 黃 酒 。 據 說 雄 黃 酒 可 消 除 疫 病 , 但 不 可 多 喝 , 至 於兒 童 無 法 喝 酒 , 則 可 用 手 沾 酒 在 額 頭 上 寫 一 「 王 」 字 , 一 樣 有 驅 毒 的 功 能 。
菖 蒲 又 稱 水 劍 , 因 為 其 形 狀 如 劍 , 將 之 掛 於 門 上 , 據 說 可 驅 除 惡 魔 。
划龍 舟 的 由 來 原 是 一 祭 水 神 的 儀 式 , 為 了 消 災 祈 福 , 後 來 附 會 為 鄉 民 撐 船 尋 找 屈 原 的身 軀 , 時 至 今 日 , 龍 舟 競 賽 已 成 為 端 午 節 最 受 歡 迎 的 民 俗 活 動 。
龍舟 需 經 過 「 開 光 」 儀 式 才 可 使 用 , 因 此 每 年 農 曆 五 月 初 一 , 都 請 地 方 首 長 祭 拜 水 仙尊 王 , 並 提 筆 在 龍 舟 的 龍 眼 上 點 眼 睛 , 此 即 稱 為 「 開 光 」 。 初 五 龍 舟 下 水 前 , 還 要敲 鑼 打 鼓 , 抬 龍 舟 到 河 岸 , 沿 路 都 有 民 眾 燒 香 禮 拜 及 放 鞭 炮 , 巡 行 後 龍 舟 便 入 水 比賽 。
競 賽 開 始 , 只 見 船 上 的 選 手 在 隆 隆 的 鼓 聲 中 , 以 劃 一 的 動作 奮 力 往 前 划 , 河 道 終 點 處 中 插 有 錦 標 , 看 那 一 隊 最 先 奪 得 錦 標 即 為 勝 隊 , 而 勝 負往 往 僅 在 一 瞬 間 。 精 彩 刺 激 的 比 賽 , 亦 吸 引 許 多 民 眾 在 岸 邊 觀 賞 , 為 選 手 加 油 。
在古 代 許 多 傳 統 活 動 漸 漸 式 微 之 際 , 划 龍 舟 不 但 愈 來 愈 受 重 視 , 更 成 為 鍛 鍊 體 力 及 團隊 精 神 的 運 動 , 而 觀 賞 龍 舟 競 賽 , 也 成 了 全 家 大 小 調 劑 身 心 的 最 佳 休 閒 活 動 。
屈原 是 戰 國 時 代 楚 國 人 , 忠 心 愛 國 , 曾 多 次 上 書 楚 王 , 闡 述 國 是 , 無 奈 楚 王 卻 聽 信 小人 言 , 遠 離 屈 原 , 屈 原 因 感 懷 局 勢 動 盪 、 國 事 不 振 , 竟 投 汩 羅 江 自 盡 。 據 說 屈 原 是在 五 月 五 日 投 江 , 人 們 便 在 每 年 的 五 月 五 日 端 午 節 時 划 龍 舟 、 吃 粽 子 , 以 紀 念 屈 原的 愛 國 情 操 , 又 因 屈 原 是 名 詩 人 , 所 以 端 午 節 又 稱 詩 人 節 。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和春節、中秋並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為驅邪避惡,以求身心的平安,後來加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
端午節最令人期盼的活動便是划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選手們隨著隆隆的鼓聲,奮力向前划,在精彩激烈的賽程中,這傳統的習俗得以不斷的延續。
為了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可見住家門口都掛菖蒲和艾草,以及「鍾馗」的畫像,成人飲雄黃酒,並讓小孩身配香包,這些物品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而台灣的「打午時水」的風俗,亦即汲取端午節中午的井水,據說有治病的療效,此外,若能在正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道。
端午節最為人熟知的食品便是粽子,這個原本富有紀念意義的食品,在中國人的巧手製作下,已成為具各種變化,且隨時都能嚐到的美食了。
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重要節慶中,歷史最悠久的。由現代的眼光看來,祖先對端午節的看法確有其獨到之處:在這初夏蟲疫滋生之際,以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菖蒲、艾草及雄黃酒固然是傳統避疫保健的方式,現代人應尋求更進步的方式進行保健活動,延續先人的智慧。
端午節是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又稱做“端午”、“端陽”、“重五”,相傳在戰國時代,屈原「以忠被讒,見疏於懷王,投汨羅江以死」,後人便在五月五日繫粽子投江以弔祭他,感懷屈原的忠誠。故事流傳至今,屈原的冤屈似乎已遭世人的遺忘,反而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佳節時,有賽龍舟、掛艾草、飲雄黃酒、吃粽子等習俗的傳承,而粽子也變成約定俗成的應節食物。
端午節的由來,一定會讓大家聯想到的傳說之一,是詩人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並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為眼看著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嘆息。有一天,一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為什麼這麼失意落魄,屈原嘆氣的說:「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心中的感嘆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說得很明白了。
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這就是划龍舟、包粽子的由來。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說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划龍船、包粽子的活動。流傳到今天,大家都還記得這樣的傳說故事呢!
當年屈原在江邊說過的話:「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從這句話,我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屈原心情的愁苦,但是對於他最後的抉擇,你有什麼想法呢?處於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環境,他還可以怎麼做呢?如果是你,你又會怎麼做呢?
-----------------------------------------------------------------------------------------------------------------------
2.
歌謠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邊貢‧午日觀競渡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