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下年輕乳癌患者 今年恐破百人
國內乳癌患者越來越年輕化,未滿30歲的患者人數有增加趨勢。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於今年4到9月針對大學生的乳癌防治調查指出,仍有一成大學生認為年輕人不會得乳癌;被問到應找哪些科接受乳癌定期檢查時,只有3成學生能正確回答「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高達7成學生回答婦產科、皮膚科或家醫科,顯示大學生對乳癌防治的正確認知,仍有待加強。
年輕患者逐年增加
乳癌病友會最近積極走入校園,推出「防治乳癌,往下紮根」活動,透過各種宣導教育,喚起年輕人對乳癌的重視,並針對243位大專院校學生問卷調查,發現只有三成大學生能正確回答乳癌的就醫科別,相對於該協會去年針對1309位一般民眾調查,有62.3%能正確回答就醫檢查科別,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菊秋認為,大學生對乳癌防治的正確認知明顯不足。
黃菊秋引用衛生署統計資料指出,30歲以下乳癌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民國100年達到97人的歷史新高,今年很可能突破100人,讓人憂心。
吸菸+壓力=危險因子
振興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常傳訓表示,5%乳癌患者有家族遺傳史,她們往往會在較年輕時罹患乳癌。但他強調,乳癌並非單一危險因子的疾病,雖有一半患者和內分泌有關,另有一半則可能來自於其他因素。
常傳訓認為,吸菸及壓力是導致乳癌年輕化的幾個主要原因。歐美的乳癌好發年齡是55∼65歲,台灣提前10年,有些患者甚至30歲上下就罹癌,多少和這些危險因子有關。
男性也可能罹患乳癌
為了提醒年輕人及早防範乳癌的威脅,黃菊秋表示,未來幾年裡,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不但將走遍校園,且不分男女,都納為宣導對項。她強調,男性也有千分之一罹患乳癌的機率,若能把他們訓練為種子部隊,將有助於全家的乳癌防治,成效也會更好。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指出,去年國建局篩檢發現,45∼69歲婦女中,每篩檢170位,就會找到1位乳癌患者,效益相當高。至於兩年篩檢率,也從民國99年的21.6%上升至100年的29.5%,預期今年將可達到31%。
她強調,台灣醫療與篩檢技術相當進步,若能藉由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台灣的零期乳癌治癒率高達97.3%、一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也可達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