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大寶積經卷第四 (2/2)
[打印本頁]
作者:
Alvin
時間:
2012-9-30 09:54
標題:
大寶積經卷第四 (2/2)
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所言門者。
即是如來一切智智門之增語。
於此門中由語言故。而得演說一切諸法。如來安住無邊清淨。
究竟清淨自然智見。以無所住無所建立。
流注廣大甚深之法。無邊莊嚴。
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
名為佛法。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由能了知法非法故。說能了知一切諸法。
能了知者。即能了知陀羅尼門。
此陀羅尼而能遍入一切諸法。所謂語言演說談論。
一切語言演說談論。皆由文字表示宣說。
是中文字。阿字為初。荷字為後。
猶如入胎受胎持胎以母為先。又如種子長養以父為先。
如蘊積集以生為先。次後建立餘分差別。
六處諸根次第成熟。如是字母為先。
一切文字差別和合。如是字母為先。光發長養。
所謂阿字為先。荷字為後。諸餘文字在其中間。
隨彼相應和合而轉。此即能入演說語言陀羅尼門。
又當了知一切諸行皆悉壞滅。
如彼文字書學成已尋當除滅。如是一切有支建立。
皆當壞滅。如彼諸行和合故生。彼不和合應知壞滅。
如是二種相應和合。建立一切諸有愛結。
亦由如是二種和合。建立一切有為諸法。
如是觀察。漸次能淨無作法門。
由此能入演說生滅陀羅尼門。令諸菩薩方便善巧速得圓滿。
猶如字母阿字為初荷字為後。如是作已。
應以語言演說談論。善入一切祕密言詞。
又應了知無障礙法開示宣說。無邊莊嚴。
猶如字母阿字為初。乃至諸餘一切文字。分別作已。
作意相續入於書寫。
荷字之後更無文字而可建立。由是二種作意。能生一切有意之行。
彼二分別無有真實。以於真實無少文字。
本性自性。亦無分別及不分別。而於其中。
亦復無有少分所作。無邊莊嚴。一切諸法以智所知。
是智皆從文字建立而得生起。
由是文字不成就故。彼智亦復無有形相可得。何以故。
以於真實無有形相。由入如是無形相故。
捨離一切所作事業。無所作故。
捨離一切有為之事。無邊莊嚴。
此是陀羅尼清淨善巧遍持法門。若諸菩薩於此學時。
能起一切無癡事業。為諸眾生宣說正法。令不缺減。
不住諸想覆蓋著心。及能遠離想及作意。
以能趣入諸法覺慧。證無邊智理趣善巧。無邊莊嚴。
若諸菩薩遍取名已。
了一切法唯有種種積集言說所起之名。而無真實。如是知者。
應當隨入陀羅尼門理趣善巧。
云何應入陀羅尼門理趣善巧。知所有名而無住處。
不住諸法內外中邊。於一切處都不可得。
但依積集種種言說。而假施設。於施設名如實隨覺。是如實句。
以此實句。應當了知一切諸法無名無說。
此是諸佛力無畏地。於所有法。
應以此門開示演說。如來所說一切諸法。非一性非異性。
諸法無有一異性故。此一切法非生非有。
如是宣示諸法亦空。法若空者彼即無相。
若無相者即無願求。若法是空無相無願。
則不可知不可遍知。不應說彼若有若無。
言有無者但是言說。不應於中而生執著。何以故。
如來常說。若不執著一切法者。是真勝義。若有著者。
由是著故。於彼彼法隨生執著。
如是執著一切皆空。是敗壞法。但唯虛妄戲論分別。
無邊莊嚴。汝應當觀演說諸法。
而於彼法實無示說。豈於此中有能說者而為他說。無邊莊嚴。
此清淨法。從諸如來之所演出。
能了知者甚為希有。無邊莊嚴。汝等今於我前。
聞如是法能善了知住清淨信。能生勝解雖復眾多。
而於後世希有眾生於此法中能遍了知。
唯除今時親於我所發弘誓言。願於來世。
利益安樂諸眾生故。而當受持如來法教。
若曾往昔於如來所。承事供養深生信解。
愛樂希求於甚深法理趣善巧願聽聞者。此諸菩薩。
常能獲得陀羅尼法。無邊莊嚴。
由於往昔供養如來。復得值遇無量諸佛承事供養。
於甚深法因緣理趣深信解者。善求於法多勝解者。
趣行深廣求大乘者。聲聞乘人厭離三界。
於甚深法勤修行者。此諸人等。
未曾聽聞此甚深法。無邊莊嚴。如來為欲利益安樂此諸有情。
令證甚深廣大無量難見難解種智覺故。
而復宣說甚深之法。
此非愚夫無聞執著不求法者之所行地。有如理修行善根具足。
於微少過生大怖畏。於諸怖畏而求解脫。
是此等類之所依處。無邊莊嚴。
如來今為汝等天人世間。常演說法不生勞倦。
由佛往昔行菩薩道時。於無量億劫精勤修學此甚深法。
既修學已方便迴向。云何為諸有情。
當轉無上微妙法輪。及為有情。而得示現無上大智。
令一切智智種性不斷。無邊莊嚴。
此由如來往昔願力。為令一切種性不斷。
及威加此陀羅尼句。開示演說此甚深法。廣令流布。
使諸有情於佛法中當能悟入。令一切智種性不斷。
光闡弘宣此諸法教。無邊莊嚴。
汝等今欲隨學如來。有諸眾生希求法者。
開示演說勿生勞倦。無邊莊嚴。諸菩薩等如所聞法。於大眾中。
當廣開演所有法行。
由是當得近於佛智能速證獲陀羅尼門。由證陀羅尼故。以少功力。
而能受持光明照耀清淨法門。無邊莊嚴。
一切諸法本性清淨。若法本性非彼相應。
非不相應。非和合住非不和合。
於諸法中而無有法。若無有者則無有處而可示說。唯除因盡。
因盡故即離。離故即滅。我為有情了知故。
說一切諸法本性自性。於彼無因即無因盡。
無因盡故無離無滅。無邊莊嚴。
汝觀如來之所說法如是清淨。若有以法觀如來者。
彼於如來見不清淨。何以故。如來非法亦非非法。
如來尚不安住少法。何況非法。若住非法。
無有是處。如來超過諸表示法不可宣說。
一切語言皆清淨故。是故如來最極甚深廣大無量。
無邊莊嚴。如是如來非色表示。
非受想行識之所表示。如來亦非色盡解脫。
非受想行識盡解脫。由是如來絕諸表示。
與色等法非共相應。非不相應。而於一切有為無為。
能遍解脫。不起分別無有戲論。如來不與色取相應。
亦復不與受想行識諸取相應。
永斷一切取蘊根本。而亦遠離諸法根本。謂無戲論。
不入不出。超度瀑流。不住無上諸佛智境。亦非不住。
應說如來不住少法不取不捨。
如說如來說法亦爾。如來不相應故。如來之法亦不相應。
如如來法諸法亦爾。依如實理。
諸法皆如是故。世尊說一切法悉是真如。
一切法如與佛真如無二無別。非一非異。
如來安住無分別法。非遍計故。無邊莊嚴。如來說法。
終不超過一切諸法。何以故。無有少法可超過故。
無邊莊嚴。如來於彼某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然於彼時。實無有法而可得者。
以一切法及諸隨法不可得故。不起分別。
亦復不起法與非法及作意想。於彼本性清淨法性。
而不安住亦不建立。如是了知簡擇法時。
亦無了知及簡擇者。無邊莊嚴。此所演說第一義句。
即是如來非句之句。句清淨故。以是義故。
諸菩薩等得一切句清淨之智。
由是能入無邊理趣陀羅尼門。亦無少法而可證入。不來不去。
無邊莊嚴。所言句者。無句可得。非句句故。
於一切句應如是知。如是諸句是厭離句。
若厭離句是虛妄句。若虛妄句即厭離句。
彼一切句是滅盡句。若滅盡句即真如句。
若真如句即究竟句。若究竟句是盡離滅句。
若盡離滅句即涅槃句。若涅槃句即非世俗。
無句施設亦無示說。無邊莊嚴。言一句者。
於一切善不善法中。平等趣入。云何一句。所謂離句。
於厭離中無有少句是一切句。猶如厭離句。
亦非句句清淨故。若句清淨即涅槃清淨。
若涅槃清淨即句清淨。如是諸句皆不可說。
若以語言宣示句者。而彼諸言。於十方界求不可得。
誰為誰說。故諸言說一切皆空。
彼若空者即無有義。不應於中戲論分別出生。
如是諸句義者。一切皆是無分別句。無戲論句。
是故修觀行者。尋求觀察一切句時。
當知皆為離滅涅槃。如是諸句不異涅槃。亦不可說。然非不異。
由言說句皆虛妄故。為清淨句。
宣說善巧表示諸句。非實表示。若非表示非不表示。
則處中道。若處中道則無分別。
以於此中分別斷故。於此法性平等入時。而無有處行少惡行。
無所得故。如是不行。亦不遍行不等近行。
若如是行。諸佛說為菩薩乘者。
無有少法而可行時。彼行菩薩地。安住無上清淨陀羅尼故。
無邊莊嚴。我今當說陀羅尼句。由是句故。
令諸菩薩得陀羅尼。而能開示無邊法藏。
應說此等住無諍地。以能摧破諸他論故。
極寂靜故。廣演法故。此中何者是彼法門陀羅尼句。
哆姪他若曳(一)微若曳(二)塢計(三)烏迦(上)筏底
(丁以反四)阿(引)[口*路]計(五)阿(引)[口*路]迦(上)筏底(丁以反六)缽
囉(二合上)陛(七)缽囉(二合上)婆(上)筏底(丁以反八)娜唎設儜
(九)你(尼頂反)那唎設曇筏底(十)遏替(十一)遏他筏底
(十二)戍闥儜(十三)鞞戍闥儜(十四)缽唎戍闥儜(十五)吃唎(二合)
耶(十六上聲)吃唎(二合)耶筏底(十七)嗢哆囉尼(十八上聲)珊哆囉
尼(十九上聲)摩訶毘社曳(二十)麼訶毘社耶筏底(丁以
反二十一)阿怒珊地(上二十二)阿缽囉(上二合)底(丁以反)珊地(上二
十三)庾伽(上)磨[阿-可+欠][木*奈]陀(上二十四)悉地(二十五)悉馱遏[打-丁+弟]
二合二十六)悉陀(上)遏他(上)筏底(丁以反二十七)麼底(丁以反二十八)
麼底(丁以反)缽囉(二鞞合二十九)嗢哆唎(三十)嗢哆囉筏底
(丁以反三十一)弭磨唎(三十二)彌磨囉怒散地(三十三)薩[口*黎](三十四)
薩囉筏底(三十五)薩囉(引)怒伽底(三十六)娑冥(上三十七)娑
麼[口*藍]婆(上)弭伽底(三十八)羯底(丁以反三十九)阿你伽底(四十)
阿缽囉(上二合)底(丁以反)你筏底(四十一)彌勢曬(四十二)彌
勢曬筏底(四十三)阿(上)磨醯你(四十四)你磨醯你(四十五)
缽囉(二合)磨醯你(四十六)鄔(引)荷鄔哆囉嚀(四十七)麼囉
缽娜曳(四十八)阿(上)勢鎩(去四十九)阿怒跛勢鎩(五十)阿怒
伽迷(五十一)阿缽囉(二合)底伽迷(五十二)阿伽(上聲呼)帝(五十三)
阿娜伽(上聲呼)底(五十四)伽底弭戍馱你(五十五)缽唎戍
第(五十六)薑(去)竭差(初假反二合)掣(尺曳反)娜你夜帝(五十七)麼
底(丁以反)缽囉(二合)避帝(五十八)麼底毘戍馱你(五十九)三
縵多(引)怒羯帝(六十)三縵多缽唎縛(房可反)[口*黎](六十一)三
縵多毘戍馱(六十二)你阿怒跛仡囉(二合)呬(六十三)阿你
仡囉(二合)呬帝(六十四)呬那(引)囉梯(二合六十五)阿囉他(二合)毘
戍地缽囉冥(六十六)奚都你地珊寧缽囉(二合)避底(六十
七)缽囉(二合)避多筏底(丁以反六十八)毘你設者(二合)曳(六十九)
避你設者(二合)耶(引)怒羯帝(七十)阿難多囉[打-丁+弟](七十一)
阿難多苾仡囉(二合)奚(七十二)麼社毘戍地(七十三)阿怒
竭囉奚(七十四)缽囉(二合)竭囉荷毘戍馱你(七十五)阿地
耶(二合引)多麼(二合)毘竭帝(七十六)麼呬囉馱(二合)毘戍馱
你(七十七)苾地耶(二合引)怒竭底(丁以反七十八)苾地耶(二合引)
怒散地(七十九)缽唎戍馱你(八十)
無邊莊嚴。此是陀羅尼標釋之句。
諸菩薩等由是句故。而能隨念無量如來所有法藏。
亦能為諸有情。開示演說住無諍地。
復能隨入一切義句理趣善巧。
善能了知無量廣大差別智覺。隨其所願皆得圓滿。
大寶積經卷第四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