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
上世紀60年代,初出茅廬的年輕外交官陶涵被派駐台北,曾有幾次在酒會中見到暮年的蔣介石,並與他握過手。“他身材不高,看似很脆弱。我很驚訝地發現他握手時力道很輕。”這是蔣介石留給他的直接印象。
幾十年來,陶涵從未想過有朝壹日會給這位孱弱的老人作傳。直到《蔣經國傳》出版、收獲學界肯定和讀者擁趸之後,哈佛出版社的編輯邀請陶涵再接再厲撰寫蔣介石傳記,但陶涵當時已有些意興闌珊。在編輯的堅持之下,他走訪了壹些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學者,得到了幾乎是衆口壹詞的回答:“機緣難得。”
受訪的學者們認爲,首先,無論中外,目前都缺壹本完整、豐富、客觀的蔣介石傳記;其次,蔣介石日記已經部分公開,而當前還沒有哪壹本蔣氏傳記借用了這部份珍貴的史料;再者,蔣介石生前故舊目前還有些人健在,如能對他們進行采訪,既是史學家們求之不得的機會,也是完善壹段曆史的迫切之舉。
陶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關于這本蔣介石傳記的書名主體,剛開始他的建議是“The Father of the Generalissimo’s Son”,若直譯成中文,大意思是“委員長兒子的父親”。顯然,作者有意沿承前壹本《蔣經國傳》的寫作,使兩本書成爲相輔相承的姐妹篇。不過,這個拗口的書名,最終改成了現在更爲直截了當的標題。
這本書從構思、采訪、資料集整,直到初稿完成,共耗去了五年,這還不包括修改、補充內容的時間。其中最費時、最困難的壹項工作,是如何對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料進行甄別、考證、篩選、引用,並最終形成自己的敘述和判斷。以最重要的參考資料——蔣介石日記爲例,陶涵在胡佛檔案館查看了目前公開的近壹萬九千則蔣的日記,最終在自己的書中參考采用了450段話。蔣介石的日記以毛筆行書寫就,文言文、無標點,當前的中國學者閱讀起來尚且費勁,遑論是壹位外國人。
陶涵當年撰寫《蔣經國傳》時,曾穿梭于台海兩岸和美國等地,采訪了近兩百位蔣經國生前故舊。而當傳主換成了蔣介石,如此大量的采訪似乎頗爲困難,畢竟相差了壹個世代,許多知情人已經故去。但是,陶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兩百多個采訪,其中包括蔣緯國在內的蔣家兒孫,以及錢複(蔣介石的英文秘書、李登輝時代的“外長”)等蔣的生前舊部,此外還有蔣的家庭醫生、牧師、家臣等等。
陶涵還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本書寫作也參考了之前出版的關于蔣介石的文獻,其中中國學者楊天石的研究“至爲寶貴”。其次,美國、俄羅斯和台灣方面的解密檔案也令該書內容更爲豐富。值得壹提的是,作爲美國學者,作者運用《美國資訊自由法》,查閱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國務院尚未解密的檔案。用作者的話來說,他在這些檔案當中,“常常能發現許多引人入勝的信息和細節”。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壹書共分爲“革命”“抗戰”“內戰”“島嶼”四個部分,縱貫了蔣介石的壹生。相對于後叁部分的敘述完整、細節豐富之程度,有關青年蔣介石的第壹部分,其內容相對粗線條。其中壹個可能原因,是作者掌握的新鮮材料中,關于蔣介石的早年生活並非其優勢。蔣介石從1918年、即剛過而立之年後開始記日記,其後壹直延續到1972年因爲健康原因才終止。從日記中,外人無從了解1918年以前蔣介石的心路曆程,而關于他早年時期的第壹手資料也相對稀缺。
不過,陶涵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他在謀篇布局時也有意簡化早年蔣介石的內容,“因爲蔣介石壹生中最重要的事件,都是從1926年出任國民黨總裁後開始的”。另外壹個原因,是考慮到篇幅問題。“事實上,關于蔣的早年生活,我掌握的材料是足夠的。我曾經向哈佛出版社建議把這本書做成上下兩卷,但編輯認爲,即便是學者,也會認爲兩大部頭的篇幅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