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教育隨談:育人先育己

教育隨談:育人先育己

  沒有教不 好的 孩子 ,唯有不會教的家長和 老師 。於是,育人先育己,就成了教育中時代的迫切要求。
  每個孩子的 成長 既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更離不開 父母 在 生活 細節 方面的教導。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 思想 和行為。所以,父母要修正 自己 的形象,為孩子樹立 人生 的榜樣,而不能在說一套,做一套中,給孩子覺得不夠誠實的印象,大人平時怎麼做,孩子也會效仿著去怎麼做,往往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修養。
  孩子們身上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對於優點,要用 欣賞 的眼光加以看待;而對於缺點,要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然而,我們有些家長,卻總是抓住孩子身上的缺點,用放大鏡放大,整天喋喋不休地嘮叨,老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弱點跟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比較,讓原本活潑可 愛的 孩子無形中承受了太多的負面信息。久而久之,孩子 脆弱 的心理就會滋生出許許多多的不 自信 ,不管做什麼事,都沒有十足的底氣。相信,事與願違的教育並不是家長們所期望的,可是由於缺少對自己平時言行的反思,才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愛,不是宣泄內心的不快;也不是拔苗助長式的教育;而是平心靜氣地給予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具體的幫助。
  “天才,是誇出來的。”唯有鼓勵性的語言和行動才能激發孩子們 學習 的動力,一旦有了動力,暗藏的潛力也會自然噴發出來。見到孩子們點滴的進步時,千萬不能吝嗇表揚,表揚猶如一股股噴湧而出的泉 水 ,滋潤著幹涸的心田,給予自信,會讓孩子們感覺世界更明媚。對於孩子的犯錯,假如小題大做,動不動就以居高臨下的口氣咄咄逼人,結果只能有兩種:叛逆或者奴性。只要是人,都渴望被尊重和理解,孩子,也是人,只不過他(她)們的思想還不夠健全,需要父母的正確的引導,才能健康的成長。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立的人格,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可以隨便駕馭的,如果,平時生活中能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會更有助於完善孩子的人格。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怎樣點亮不同孩子的的 心靈 ?使他(她)們都能散發出該有的光芒,就需要足夠的智慧和 愛心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閃亮的 星星 ,然而,在有些孩子身上,卻 失去 了應有的光華,變得暴躁,沉默,成績不理想,破罐子破摔,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級生活。拯救這些“問題 學生 ”除了家長的配合外,關鍵在於老師思想觀念的轉變。不能視成績差的學生,就一無是處,就打上“無可救藥”的烙印。像蘇步青,愛因斯坦,華羅庚這些名人, 小時候 的成績都是很差的,後來,在一些具有慧眼的老師的關注下,才大器晚成的。所以,用情緒化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怪有的思想去處理問題都是不科學的。
  作為老師心裏最明白,差生之所以差,是因為跟那些成績好的學生進行對比之後的結果。而正是這些差生找不到一個可以讓自己自信展現能力的平台,甚至很多時候被有意無意的剝奪了施展才能的機會。一旦某些學生無法達到老師的教學要求的目標,就會影響到老師的面子,甚至和獎金息息相關,也難怪老師沒有好臉色。教育,一貫提倡“因材施教”,試想,每位老師是否真正做到了呢?孩子們身上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成績差,被老師發現了,可是掩藏在弱勢後面的優勢,可曾去關注過呢?其實,成績差的原因,並不是真得比那些 優秀 生笨,而是缺少老師更多的關愛和激勵,從而缺少了該有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要是老師們能換一種眼光看待所謂的"差生“,像對待優秀生這樣的態度去對待,用愛心和耐心去挖掘弱勢學生的潛力,那麼相信這些孩子的明天會同樣美好,而不是過早地枯萎。
  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必須用愛心,誠心,細心,耐心去澆灌,多學習一些科學的教育理念,在育人先育己的前提下,才能點亮每一個孩子的心燈,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