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相傳也講究義、忍、勇、禮、誠、名譽、忠義等德目,但實際上是殘酷無情,慘不忍睹。中世紀的鎌倉時代,源氏家族親兄弟(源義朝、源為義、源為朝),骨肉相剋殺戮,而斷了源氏的正嗣。又如因北條氏的策謀,功臣們也就斷了命脈。日本戰國時代的無情,都有血淋淋的殺戮史為佐證。有殺主君的,松永彈正叛逆弒君即將軍義輝;有殺父親的,齋藤義龍殺其父齋藤道三;有殺兄長的,今川義元為了繼承家主地位,在長兄死後,殺戮次兄以及其一切支持家臣;有殺親子的,江戶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聽織田信長的話,命其親生長子德川信康自害死亡 [5] 。日本武士的殘酷不人道,比比皆是,從此也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真實面。
甲午戰爭又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1894-95年),當時日本陸軍大將大山巖指揮第二軍,1894年11月21日開始攻打中國北洋海軍基地旅順港口以後,發生了旅順大屠殺事件。『日本外文書』稱之為「旅順口虐殺事件」,英美稱之為Port Arthur Atrocities,或Port Arthur Massacre。這也許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在中國第一次發威吧!
日本在日俄戰爭能夠打敗俄國,其實也是靠美國金融資本的援助。當時德國系猶太人創立的投資銀行古恩․羅布公司( Kuhn, Loeb & Co. ),社長是德國出生而移居歸化美國的薛夫( Jacob H. Schiff ),他跟他的歐洲猶太系金融資本家朋友羅斯契德( Lord Rothschild ),共同封鎖俄國想在倫敦和巴黎籌借戰債,並由薛夫的古恩•羅布公司負責日本在日俄戰爭時的四次外債募款,共募得3億5千萬美元,幾乎是日本在日俄戰爭時戰費的一半 [35] 。薛夫在戰後的1906年赴日,由明治天皇召見,感謝其對日俄戰爭的舉債功勞,而贈與「勳一等瑞寶章」。薛夫是對俄戰爭協力者,才獲得明治天皇召見;新渡戶夫婦對日本從事對外戰爭,以「武士道」精神包裝功勞獲得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