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慧眼識雍正】以佛心治國 堪比林肯
[打印本頁]
作者:
ciaul
時間:
2012-6-18 01:01
標題:
【慧眼識雍正】以佛心治國 堪比林肯
初登基時,雍正帝在政事繁忙之餘還自撰佛學語錄,編選和刊刻釋典。後期更在宮中開法會(稱為「當今法會」)、收門徒、賜予居士封號,使大臣與自己的二個皇子都一起修行。
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春夏間,他在宮中舉辦歷時半年的第一次法會,成果集結成語錄。在這個宮廷法會中,雍正帝親自為諸親王與大臣說法。雍正帝的十六皇弟莊親王允祿,賜號「愛月居士」;十七皇弟果親王允禮,賜號「自得居士」;四皇子寶親王弘歷(即乾隆帝),賜號「長春居士」;五皇子和親王弘晝,賜號「旭日居士」;大學士鄂爾泰,賜號「坦然居士」;大學士張廷玉,賜號「澄懷居士」。至於在雍正八年即已辭世的怡親王允祥,則早有「朝陽居士」號。
雍正即位前幾年,清朝的吏治不清,國庫空虛,朋黨林立。雍正即位後,採取了一系列務實的措施,任用能吏、嚴禁朋黨、整頓吏治。其中有許多吃力不討好的施政,但雍正排除一切困難堅持完成。如果不從他修佛的這個角度來思惟,會難以理解他如此堅持的理由。
眾生平等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相信佛陀所講的,他就是一個深具慧根的人;如果這個人能排除人世間的種種執著,照著佛法而行,那就是在人間行走的佛了!
人有四難得,第一是人身難得,第二是中土難生,第三是明師難遇,第四是佛法難聞。能夠降生中土為人的都是極可貴的生命,一個信佛的中土天子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使人人得聞正法。
佛法最基本的一個觀念是「眾生平等」,但能貫徹這項精神的人卻不多見,尤其是一個帝王。所謂「眾生平等」並不是齊頭平等,或絕對均等主義。金剛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法看待眾生,沒有高下之分,貧富都一樣,人人都有機會成佛。釋迦牟尼佛在剛成道時曾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說這「如來藏」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人人都具足。
但是既然眾生平等,卻為何命運不同,壽命也不同?
人生來有其天賦的差異,男女有別、高矮胖瘦、智能高低,佛家認為那是因為每個人生生世世輪回所積下的因果業力不同,所以福德不同。但是無論貧富貴賤,每個人得聞佛法,走入正法修煉的機會是一樣的。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傳法時,婆羅門已有種姓制度,那些賤民與其世世代代的子孫全都永世不能翻身!但悉達多太子(釋迦牟尼佛證悟前的名字)棄王子位修證得道後,傳法對象卻沒有差等,這就是眾生平等的真締。
廢除賤籍
在清初,所謂「賤籍」包括世僕、伴當、樂戶和惰民。這些人有不同的戶籍登記,不但自己終身是賤民,連他們的子子孫孫也都是賤民。賤民在中國,早於宋朝即已存在,這好幾百年來的制度,歷經無數的帝王卻沒有人去解除它,這個制度最後是在奉行佛法的雍正手中終結。
所謂世僕和伴當,是供主子使喚的奴僕與奴僕化的佃農。他們不僅要為主人勞動、耕種田地,交納地租,還要終身服役,世代相承。樂戶又稱樂籍,主要流傳在陝西和山西等地。樂籍的賤民,主要從事歌舞吹打業。惰民,是浙江紹興一帶數以萬計的賤民,男的充當婚喪禮儀中的幫手和牙儈,女的充當喜婆和送娘子等。
凡屬賤民者,禁止讀書,不許與良民通婚,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雍正帝以一道旨令將這些賤民除去賤籍成為良人,在法律上承認了他們與良人具有同等的地位。雖然賤民脫了賤籍之後,一時間還是得繼續從事賤業,以維生計。但是他們畢竟得到了一個民籍,將來就有翻身的機會。一條新的人生道路,還得自己去闖出新的局面來。這些賤民在實際生活中依然受到歧視,但雍正的這一政策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為他們進入各行業創造了條件。
雍正帝做這件事,得罪的都是士族官家,吃力不討好。這一政策能夠造福數萬賤民與其子孫後代,但這數萬人和全部人口相比其實並不多。那麽,雍正為什麽要做這件事?如果把這事看成雍正帝對佛法的身體力行,就容易理解了。雍正帝給了人人一樣的機會,他為賤民創造了能夠自由選擇行業的條件,也就給了他們翻身的「機會」。這完全符合佛法眾生平等的觀念,人人都可成佛,但得給他「機會」得聞佛法。
因為雍正的帝王身份,使得他無論作任何與佛法相關的事,都被強加上一層政治的色彩,換言之就是被「泛政治化」。但歷朝以來沒有帝王像雍正一樣,一舉為賤民除籍,這當中除了雍正帝個人的魄力外,佛法「眾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
這件事乍看之下沒有什麽,一紙命令,改變一群人的戶籍登記罷了。但試比因廢奴而引發的美國史上知名內戰──南北戰爭,雍正廢除賤籍非但沒有帶來戰爭,而且早於林肯的廢奴政策一百四十年之久,不費一兵一卒,就這麽廢除了流傳已久的賤籍!
帝釋能仁
事實上如果真要在印度施行眾生平等,就等於廢除了到今天還流傳於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就沒有了賤民奴隸。可是在釋迦牟尼佛涅盤之後,婆羅門外道便對佛弟子們大舉屠殺,在殘酷的迫害中,佛教在印度滅失了,種姓制度繼續流傳至今。如果雍正帝真的是乾隆在九年所刻的《雍和宮碑文》中所稱的:「我皇考(即雍正帝)向究宗乘,涅盤三昧,成無上正等正覺。施恰萬有,澤流塵劫,帝釋能仁,現真實相,群生托命,於是焉在。」所稱的「澤流塵劫,帝釋能仁」(「能仁」是釋迦牟尼的名字Sakya的漢文意譯),那麽「向究宗乘」而修「成無上正等正覺」(修得佛果)的雍正帝會廢除賤籍,就更加不足為奇了。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