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建立在大正8年(西元1919年),位於嘉義市東方,當時的臺斗坑209番地(嘉義舊監獄現址)基地上由受刑人負責施工興建監舍,主要包括行政大樓、中央台、三座舍房翼樓、工場、女監等監獄建築群,並在大正11年(西元1922年)三月竣工,時稱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光復後,在民國36年正式改稱為「臺灣嘉義監獄」。
特色
在建築型態上,原始的規劃設計構想是在當時日本政府積極向西方國家學習現代化獄政制度的時代背景下,採納了美國賓州「州立東感化院」的規劃概念,也就是所謂「賓州制」監獄建築概念影響下,所衍生出來的放射狀扇形配置的監獄建築型態。
雖有參考「賓州制」的監獄建築概念,但其獄政管理是採取獨居、雜居混合的模式,在日常拘禁並沒有嚴格隔離的規定,可說是在模仿西方監獄制度的同時,也做了某種程度的改良,並非一味的複製沿用。
總結來說,嘉義舊監獄除至今仍保有相當完整的監獄建築空間,其監獄舍房採放射狀的扇形配置,符合監獄收封管制之理想原型,工場與舍房建築挑高,並設計不同型式的氣窗,能滿足通風、採光、防潮,以及空中巡邏等需求。而門窗、開口特別要求堅固、耐用、防逃等專業施工;此外,監獄內尚有保存著日治時期的病舍、營繕倉庫,以及諸多極具歷史價值的監獄文物,具體地見證了台灣獄政發展與法治社會演進的歷史過程。
資料來源:
http://www.ccha.org.tw/xoops/modules/tinyd2/index.php?id=2
其它說明
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法務部訂定改善監所設施六年計畫,嘉義監獄原本預定在東側圍牆外監獄的農場就地擴建,因地方人士多持反對的意見因而放棄,另在嘉義縣鹿草鄉取得糖廠土地興建新監。民國83年(西元1994年),新監獄正式落成啟用,搬遷後嘉義市的舊址改設為「臺灣嘉義監獄嘉義分監」。民國91年(西元2002年)6月10日,嘉義市政府公告指定「嘉義舊監獄」為市定古蹟,並進一步在民國94年5月26日由內政部公告成為全國唯一以監獄的國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