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老年人的情緒、情感與健康
[打印本頁]
作者:
danny
時間:
2009-5-3 22:33
標題:
老年人的情緒、情感與健康
據我國人口的預測,到本世紀末,老年人將達到1.3億左右,占人口總數的1/10,而且75歲至80歲以上的老年人增長得最快。因此,我國很快就成為一個老年型國家。
但在人的健康方面,這又是一個最脆弱的群體,他們最容易發生各種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癡呆以及各種行動不便或臥床的疾患等,
從而大大地增添了社會、國家、家庭和醫療、福利、社會保險的負擔,為了減輕各個方面過重的負擔,大力推行老年人身心保健與長壽的運動,
讓老年人受到這些方面的教育,從而瞭解和掌握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技能,不僅保持和提高老年人身、心的健康與長壽,同時也達到了敬老、愛老的我國傳統的美德。
這完全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並且必須及早作好這方面的工作。
一、心與身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人,都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一位青年作家說得好:“人無健康就一無所有。”但什麼是健康?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新的界說是:
“健康乃是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適應社會的完滿狀態,不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狀態。”因此,健康不僅是身體的而且也是心理的。
心理和身體是一個緊密聯繫、互相作用的辯證統一的整體。這在古代醫學中就早已有所論述。
《內經》中就有“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我國古代醫學文獻中也曾提出:
“形神共養之說”。
形即指身體,神指精神或稱心理。這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制約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僅如此,還進一步指出:
“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又說:“精神內傷,身必敗之”。可見,“形神共養”乃人的特別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
神或心理是客觀世界在人大腦中的反映。同時,心理也是人體各個器官與各系統如神經、呼吸…等系統和心、脾、肝胃等器官指揮中心或稱“司令部”。
當然,人體內發生了什麼變化一如饑餓、排便或患了什麼疾病,也會反映給大腦這一中樞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形與神就是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不過,神即心理在起著主導的作用而已。我國古代醫學家孫思就曾作了精闢的比喻;
“精神之於形骸,猶 國之有 君也;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猶君昏于上,國亂於下也。”
現舉幾則真實故事來說明心理與身體二者密不可分的辯證關係。
國外流行一種“生物資訊回饋”的新的科學。
如果一個人認真地運用自己的想像力,想像在自己體內流行一場白血球去吞噬各種病毒或病菌的戰鬥。
這時如果立即抽血化驗時,會發現白細胞和各種巨噬細胞大幅度的上升。
反之,如果這個人此時驚恐不安,則白細胞和種種免疫細胞會急劇下降,可見,心理和身體、心理和疾病之間的密切關係。
有一篇名為:“神奇的想像療法”。美國德克薩斯洲的一位患喉癌的病人。
癌腫及乎塞滿了他全部咽喉,每天僅能進食一些果汁,醫生斷言,他只能再活一個多月,雖開了點藥但卻囑咐安排後事。
誰知他遇見了一位精神心理學家,讓他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再運用“想像療法”。
即靜心坐床,放鬆並排除一切雜念,想像自己的喉頭有許多惡魔,體內的白血球為繞勇的戰士,
它們集中與惡魔作博鬥,激戰結果,惡魔被消滅乾淨。
每天認真地作2-3次,一個月後,病情好轉,一年後,癌腫奇跡般地消失了。
這說是在心理的作用下,調動體內免疫系統戰鬥的結果。
癌症本是世界上難以治療的所謂“絕症”之一,因此,人們曾“談癌而色變”而患了癌症的人則更會“神亂”以致不少人會走上死亡的道路。
但我國確有很多的“抗癌明星”。據報導,上海就被推出30余位抗癌明星。在一篇“癌症不再相信眼淚”中就闡述了一位抗癌英雄以精神的力量戰勝各種病症和癌症的驚人事蹟。
曾被譽為鐵人和抗癌英雄的徐州彭城五交化公司經理韓玉亭,她曾動過14次大手術,切除過6種惡性腫瘤,除將乳房和子宮全部切除外,部分切除的有肋骨、肺、胰、脾等12個部件。
十二年過去了,如今她還在工作崗位上,頑強地、健康地、瀟灑地活著,她向社會介紹她抗癌的“五心”術的經驗和體會時,第一條就是要有信心。
她說:“每次動手術,都堅信不會死,我身體很好,能度過這一關”有了這種意念;有了這種信心,為什麼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文章還進一步強調說:
“…有信心,才能激發拼博的精神;才能產生頑強與疾病作鬥爭的意志和韌勁;才能保持坦然的心境,樂觀的態度;才能挖掘自身抗病的潛在能力,從而戰勝一切疾病,包括癌症。”
曾有人指出;癌症患者,大多是被嚇死或餓死的。
因為驚怕,焦慮與悲觀失望等,不僅影響體內的植物性神經系統、內分泌和免疫系統,使之紊亂而降低或失去了抗病的能力。
再加上懼怕而不思飲食,缺乏營養,所以也算是餓死的,一位癌症患者說:“打倒你的不是癌症,而是你自己的絕望情緒與恐懼的心”。
總之,人的健康與疾病和人的心理或精神有著極為密切的,不可分割的關係,在心理上主要是通過人的認識,特別是情緒或情感的心理活動過程來體現的。
因為情緒或情感是促進人體內部――自主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一種動力系統。因此,有人稱情緒或情感是人的心理通向生理的一座橋,而且還是一種動力,
通過它來實現體內生理上的各種活動,這種活動與人的健康和疾病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二、情緒或情感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
人的情緒或情感有良性和不良甚至是惡性之分。
所謂良性情緒,一般指歡樂、愉快、和悅、恬靜、開朗以及英勇豪爽等等。它在人體內是一種良性的因素或因數。這種因數可以使人精神煥發,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
所以,良性情緒可以使人的生命更有活力。有句誇大的諺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惱一惱,老一老。”所以人們就提出了“樂則健康”的名言。
因為良性情緒或情感,可使體內各系統,各器官包括體內各種激素和免疫等機構,都處於積極又旺盛的運轉狀態,從而提高了人的生長、生存和抗病,抗衰老的能力。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備和痛楚”。英國也有句諺語:“一個丑角進城勝過一打醫生”。
另在一篇報導中提出:“笑能治關節炎”。
報導中說:“笑不僅對健康有益,而且還能治病,包括外科疾病。
日本醫科大學 吉野 教授,經過研究和實驗得出的一項結論是:笑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很有效。
因為患者在巨痛時,關節受損嚴重,從而導致失去活動能力,而這種疼痛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極大關係。
所以他讓26名中等與嚴重的患者連續看一小時的笑話表演,使這些人開懷大笑,結果在檢驗這些人的荷爾蒙與免疫狀況時,發現引起關節惡化的物明顯減少,
甚至有人恢復到正常範圍,經過一時期的實驗,患者都有明顯好轉”。
總之,良性情緒不僅對人的健康和長壽有益,而且在防病、治病上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謂不良情緒,一般指憂愁、悲觀、失望、緊張、恐懼、沉悶以及害羞、怯懦、多愁、善感等情緒或情感,這在“七情”之中及手占了“五情”。
如果不良情緒進一步發展甚至在機體超過了負荷,如狂喜、暴怒或大驚而失控等等,都會達到惡性情緒的境地,它會給人帶嚴重的後果甚至猝死。我國兩千多年前就有“哀樂失時,殃咎必至”之說。
特別中老年和患有隱性疾患的人。如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由於過度興奮,而發生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給老年人帶來極大的危害。
如歷史故事中就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瑜大怒,仰天長歎……連叫數聲而亡。”另據報異:倫敦平均每十場國際足球賽就有4至6人因情緒過度緊張而猝死。
科學研究證明:
當人在怒髮衝冠之時,其神經系統亢進,兒茶酚類內分泌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到情緒穩定時的一百倍,從而引起體內的心率,呼吸,血壓,冠狀動脈流量等大量的增加以及瞳孔放大等等變化,
這對患心,腦血管病人是最危險的時刻。
因為不良或惡性情緒和情感,都會通過大腦下部的下丘腦的三條主線,即:①植物性神經系統;②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激素;③免疫系統如T和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的變化到巨變,
從而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以及減弱對病毒、病菌或過敏的有害物質抵抗能力而致病,嚴重時會造成人的死亡。
據研究報導:“生氣會分泌毒素”生物學家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他呼出的氣變成水後是澄清的、透明而無雜色。
生氣時則有紫色沉殿,這種所謂的生氣水注入大白鼠之後,幾分鐘就會死亡。
如果人生氣十分鐘,除消耗掉相當於一次三千來賽跑的精力外,基分泌物更為複雜和具有毒性”。因此,人要健康與長壽就不要生氣。
外國學者胡蘭德在“人生延壽法”一書中曾提出:
“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要算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情,如憂慮、懼怕、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等”。
從上所講,有人就把身體和情緒的關係,比喻為一盤炒雞蛋,蛋白和蛋黃已經混合在一起。
但它又有好與壞之分,憂愁、悲傷、緊張等不良或惡性情緒,是健康和長壽的大敵。
反之,樂觀、歡快、開闊等良性情緒或情感,則為長壽與健康之本。所以,應當說:“樂則健康長壽;悉則多病、短命。”
因而,情緒和情感的良好與否,不可等閒視之。尤其老年人在身心衰退之年,容易發生生理疾病的前提下,更應加強並調控自己的情感和情緒,使之向良性方面發展,
既可達到身強力壯,少病或沒病,又可使心理得到優化,從而使老年人延年而益壽。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