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熱蘭遮城 [打印本頁]

作者: car    時間: 2008-3-15 20:04     標題: 熱蘭遮城

1、歷史沿革──荷蘭為向東方拓展其貿易基地,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入侵澎湖,不久被明軍迫退而轉進臺灣,佔領臺江口外一鯤身嶼(即安平)之沙崙上建築熱蘭遮城。城堡於1630年起工,城分為內外城廓,內城竣工於1632年,外城在1635年起工,至1641年才全部完成。前後工程經營長達十八年。其後,荷人即以此城作為行政中心,開展其三十八年之殖民基業。鄭成功在1661年驅逐荷人之後,即移居其內,後鄭經等襲爵亦居該城,一般人俗稱為「王城」即是這個緣故。清朝領有臺灣之後,王城前的臺江日漸淤淺,清廷不重視此城在臺灣南部的戰略地位,再加上海岸之風沙及地震損害,逐漸崩壞。清初利用為協鎮署及火藥庫,廢而不居。康熙57年(1718年),雍正11年(1733年)及乾隆13年(1748年)雖有修葺,但北面及西北角臨海之城壁受潮水浸蝕沖崩,據乾隆17年(1752年)編纂之臺灣縣誌有「複道重樓,傾圯已盡」之記載,可見其荒廢之狀。1861年時尚殘存著城門。至日據初年之頹損更嚴重,附近居民擅取城壁磚修造私宅。1868年時英艦曾砲轟該城。但最嚴重的兩次破壞是光緒元年(1875年)築億載金城砲臺時,曾拆運外城壁磚使用。及光緒23年(1897年)日人為建安平稅關官舍,亦曾拆掉內城之主要部分。

長久的破壞,直到日據後期,總督府技師栗山俊一去實地勘測時,內城只有土丘的形貌,而外城只剩下南邊城壁及西南角稜堡的一部分。1930年左右,日人曾自荷蘭收集資料,準備復原,並作大規模挖掘考證,然以其他原因作罷。光復後,也一直沒有受重視,終於在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配合臺南觀光年計劃,市政府作一次環境整修。但無助於古堡之復原,而且在內城之臺上增建一粗俗塔狀物,此舉恐離挽救重要史蹟之目標日遠,而臺灣史上最有意義之古堡面臨毀滅之日近矣。

2、規模──有關詳細記述熱蘭遮城之文獻圖片資料不少,〔註18〕綜合文獻與實地現況可以理出一清晰輪廓;內城為方形,坐南朝北,有兩層臺基,城壁高約30呎,厚4呎,四隅有突出60碼的稜堡,壁厚6呎,城基方廣276丈6尺,上下兩層附有雉堞。突出的稜堡附建有瞭望塔。北門上嵌有碑記「Te Castel Zeelandia Gebowed Anno 1630 」。城上共設砲位十五座,南北各挖有通海的深井,以防火攻。下面的兩層臺基各邊中央有半圓堡,亦可置砲位。北側有小門及磚梯,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城內有長官宅邸、教堂、軍營及刑場。

〔註18〕有「荷蘭東印度公司中國遣使錄」1671年出版。「中國及日本之條約港」1867年及C.E.S.所著「被遺忘之臺灣」(Verwaarloosde formosa)1675年;「臺灣縣誌」,1807年。「熱蘭遮城今昔」栗山俊一氏的研究論文,昭和5年3月。臺灣建築會誌。安平古堡區整修計劃案的商榷,黃秋月 建築師 民國64年5月

外城較低,搭接於內城之西北角。壁厚3尺8寸4分,雉堞高4尺,西北角及西南角亦有稜堡突出。並設有機車一軸,可挽重物以登城。現況尚可見到外城之南邊城壁,長約72公尺餘,壁內可以看到三十五個樑洞,北面城壁尚剩一小段,西南隅之稜堡也留存一部分。近年的實測,得知內城約115公尺115公尺,外城約165公尺╳77公尺,確是規模甚大的建築,內城磚有1寸2分厚,外城有1寸5分,仍以糖水糯米汁搗蠣灰及砂製成三合土使用。

  另外提到的,是外城壁上發現有固定木樑的鐵件,即臺南一帶古建築山牆上的鐵家刀。其次,鄭成功遷住內城後,擬塞住北門,另闢南門,但因磚壁太堅固而作罷。至於這座宏偉的荷式城堡細部平面卻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從嘉慶12年(1807年)的臺灣縣誌曾提到內城複道重樓記述及現存臺南文物館的模型核對,我們看出因為城堡高低層次多,所以每個稜堡都有階梯直上,而幾張年代不同的古畫上所看到的城內大小建築物配置卻不盡吻合。若欲真正深入研究原貌,可能須自荷蘭尋求當年各種營建檔案了。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