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及其製作工藝
[打印本頁]
作者:
danny
時間:
2009-4-8 21:19
標題: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及其製作工藝
1974年3月,陜西省臨潼縣晏寮鄉西楊村村民在村南一片砂石堆積、墓塚累累的荒野上畫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圈打井時,雖然井並沒打成,卻挖出了身高1.8公尺的瓦爺以及零散的兵器。經陜西省文物單位派出一組考古隊前來試掘,原預定花十天半個月可以功成返鄉,沒想到坑愈挖愈碰不到邊,最後才發現此處竟是一萬兩千多平方公尺的大坑,埋了近2200年的陶俑及陶馬。
這一驚人的發現,在中國大陸及全世界引起了轟動與震撼。如今距兵馬俑首次發現已近33載,本文擬回顧兵馬俑的發起及其製作工藝。
1974年7月15日,秦俑考古發掘隊正式進駐發掘現場。經過考古隊近一年的用洛陽鏟勘察鑽探,基本上釐清了一號坑的範圍,其東西長230公尺,南北寬62公尺,距現地表深約5公尺,總面積為14260平方公尺。最後鑑定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大型兵馬俑坑。
一號坑的考古發掘及出土文物和遺跡
1975年經國務院批准在一號坑上建立「秦始皇陵兵馬俑遺址博物館」。1976年初在現址上大興土木興建保護大廳。1978年4月1日大廳主體建成,總面積為15,458平方公尺,總投資381萬人民幣。從此一號兵馬俑坑整個遺址全部保護在展廳內,也是繼西安半坡博物館之後,成為中國第二座遺址博物館。
1978年5月,一號坑兵馬俑坑內正式做科學發掘整理。全坑共設定20×20(M)探方27個。1978年6月至1979年4月,原來用來保護坑內遺物及遺跡的表面填土全部揭取。1979年5月至1981年9月,先清理坑東端的五個探方。
五個探方內共出土木質戰車8輛,拉車陶質戰馬32匹,陶質兵俑1087件,另外還清理出大量的青銅兵器和建築遺跡。根據發掘探方考古遺存的發現,推測一號坑內共埋藏了陶俑約6000件,陶馬約160匹,戰車約40輛。這個組合呈現出佈陣正處於備戰狀態的兵陣。
1979年10月1日,秦俑一號坑首次以「邊發掘,邊展出」的方式,正式對外公開開放,前五方已修復並歸原位馬俑約千件。
自開館至今,估計共湧進海內外觀眾4000萬人次,並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之聲譽,並在1987年12月被聯合國科文教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中。
另從考古發掘出土的遺物和俑坑的形制斷定,這也是一座規模不小的土木結構建築。俑坑四周分別有五個斜坡門道,門道上土質堅硬,上有清晰的車輪遺痕,推斷這是當初放置兵馬俑時所出入的通道。兵馬俑定位後,門道則用立木封堵。然後用夯土填平,俑坑便成為一個長方形。在東西走向的十一個過洞和墁舖的青磚坑底上,發現清晰、規整的方形或圓形棚木、凹槽和木炭遺跡。這表明整個俑坑為土木結合而成,俑坑頂部的土層重量主要靠下面的立柱支撐。每個隔樑及四方邊牆主要起著隔斷牆的作用外,亦有成重牆壓力的用途。
這個有鋒(前鋒)、有衛(後衛)、有本(主體)有翼(側翼),步兵和車馬交錯的地下兵團,充分展現了氣勢磅礡,所向無敵的秦軍。由於一號坑兵陣的空間佈局具有「兵力部署上的對稱性、行列的規正性以及總體上的統一性」現址博物館的建築、展示理念及動線因而在此基礎上做了細部的規劃設計。
秦始皇兵馬俑遺址博物館一號坑展示大廳
一號兵馬俑坑可視為秦兵馬俑三個坑中之主體,也是兵馬俑軍陣中之右軍。坑體占地面積大,發掘及修復工作較早,文物埋藏量較廣而且公開展示的時間較早。自1979年10月1日正式公開展出後,曾於1985年、1993年對一號俑的展示內容做過兩次較大的調整。秦兵馬俑一號坑是一個平面成長方形的半地下土木建築,坑內陶俑、陶馬排列有序,主軸朝東。
文物的內涵及主題決定了博物館的整個空間佈局以及坑位。原址上建保護展廳,館主軸朝東,以俑坑東西中軸線為軸對稱佈局。展廳建於1975年採用鋼架搭棚,外形像一座大禮堂,採自然光照明,雖然是因陋就簡,但是無損坑內的展示內容。
進入一號坑展廳,門廳用柚木裝修成秦俑坑坑道,通道兩側安裝了仿秦陵紋瓦當圖案半圓形壁燈,正廳裝飾了一組秦兵器盾、劍、戟相互交叉組合的雕塑。另在門廳陳列秦陵沙盤模型,該模型呈現了秦陵文物保護區56平方公里的遺址位置及地形、地貌。
自門廳經過廳直通一號坑遺址展廳,從高寬明亮的門廳,經過低矮狹窄、光線較暗的過廳,步入兵馬俑一號坑展廳,首先映入視野的是長204M,寬72M,高22M的展廳空間,十八根鋼拱架猶如十八條彩虹橫架南北,展廳屋頂上170M長,6.7M寬的明亮採光天窗象徵著6000多秦兵馬俑沉睡在地下二千多年後重見天日。
因一號坑遺址本身呈南高北低,故展廳四周參觀廊道由南高向北緩降,觀眾在觀看坑內實物實景時,有步入坑內的臨場感。參觀廊道為水泥地,用鋼管欄杆做扶手以及圍護文物遺址。
1985年在展示廳內坑沿前方和兩側增加了15塊文物版面及5個燈箱。這些內容彌補了觀眾對坑內展出文物無法近看的缺點。在坑內入口右側觀眾可看到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一堵磚牆;另在坑內左側展出原先覆蓋著坑頂的草蓆痕跡。目前,一號坑暫無繼續發掘計劃,在大廳後面由修復的兵馬俑群沿兩側排列,為兵馬俑兵陣做了最佳的展示見證。
兵馬俑一號坑是一個由步兵和車兵組成的長方形矩陣。推估有手執各類兵器的武士俑六千左右,拉車的陶馬約160匹、戰車約40乘。前廊有三列橫臥的袍俑204尊,其中除三名手執長兵器的甲俑外,其他的手持弓弩,並配有兩柄吳鉤(銅彎刀),組成為矩陣的前鋒;南北側的過洞和後廊各有一列向外站立負持弩的甲俑,組成矩陣的兩翼和後衛,用來對付敵人截擊和包抄;中心部分則是由戰車和隨車甲俑俑群間隔(包括橫向和縱向兩種)排列組成面東的陣立主體。戰車乘員有三,包括車御、指揮和車士。車上配有鐘、鼓和弓弩、矛等。車後的甲士多手執戈、矛、戟、鈹等長兵器。目前觀眾在展廳中所能看到的兵陣只有1979年至1981年所發掘的東端五個探方,但是所呈現出的展示氣勢已令人震撼不已。
秦兵馬俑二號坑
1976年春天,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大廳動工。在一號坑的東北側考古隊利用施工空檔,於1976年前後探出二號、三號兵馬俑坑以及北側未建成的四號坑。1979年10月1日,一號廳正式對外開放,研究人員在一號坑內同時進行發掘及整理工作。三號坑的發掘工作自1977年開始至1988年正式開放參觀。
秦俑重見天日已近30餘年,對全球各地的觀眾而言,湮沒千年的地下軍陣確實是魅力十足、百看不厭。最近幾年,大陸上再度掀起一陣研究秦始皇及兵馬俑的秦俑潮。尤其是1994年3月,秦俑坑考古又揭開了秦俑的神秘新面貌,約50幾位考古工作者深入二號坑展開新的發掘,發現了新的彩俑。
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位於秦兵馬俑一號坑遺址北側東端20M處,平面呈曲尺形。俑坑東邊有四個斜坡門道,北邊有兩兵斜坡門道,西邊有五個斜坡門道,南邊無斜坡門道。經過考古大隊探測和部分試掘,俑坑東西全長115M(含東西門道長),南北全長93M(包括北門道長),坑深平均約6M,遺址面積為5988M2,屬於土木結構的地下坑道式建築。
二號坑遺址展示大廳,建築外型呈覆斗型,總建築面積為17600平方米,展示面積為12000平方米,為秦俑館三坑中展示面積最大的一個文物遺址坑。二號坑的展示吸取了一號坑的文物保存經驗採取了「發掘現場即展場」的經營策略。展場規劃將發掘面積中的1/3棚木層遺跡現場保存;發掘並修復出土1/3的陶俑;發掘現場不做任何修復原地保存的面積占1/3。正式發掘開始於1994年3月,當年10月14日即正式對外開放。
二號坑與一、三號坑不同的是,展廳內設有上下兩層外明迴廊,讓參觀者有宏觀及身臨其境雙重感受。二號廳採用鋼管球節點網架構築,寬敞的展廳看不到一根柱子,視野因而特別開闊。迴廊採用芝麻白天然磨光花崗岩舖貼。
俑坑欄板採用天然雲霧玉磨光大理石板鑲貼,欄板扶手由黃銅管製作,欄板高為0.96米,設計者已考慮到觀眾手扶休息最佳高度。主廳內牆面在標高8.5M以上採用灰色塗料粉刷,與網架顏色相一致;8.5M以下採用淺綠色噴塑牆面。整個牆面及迴廊色澤與坑內黃土堆積互相映輝,設計者的匠心不難看出。因為二號坑展示空間面積較大,在一、二層參觀迴廊之間,特別闢了一間冷飲茶座廳,是觀眾休息及居高觀賞坑內全景的最佳位置。
廳內全部採用人工照明,有恆溫恆濕的監控裝置,可有效地保護出土的文物。秦俑二號坑展示廳的建築理念是:「基礎穩、大跨度、高裝修、層參觀、特照明、全封閉、多功能」,可說是一間典型的遺址性文物展示廳所必備的條件。
秦兵馬俑二號坑展示
經過考古鑽探及試掘,研究人員推測二號兵馬俑坑為曲尺形結構。實際上是由弩、車、步、騎等四個兵種單獨或混編、繚射的營地。據估計有木質戰車89乘、陶製車馬356匹,鞍馬116匹,騎士俑116尊,甲徒俑562尊,車士俑261尊。合計陶馬472匹、陶馬939尊、戰車89乘。在營地格局上,按四個兵力單位宿營。其中,第一單位在最前,即占俑坑東北角突出的前沿部分,包括有四個過洞和一周迴廊;其他三個單位在第一個單位之後,南北並列,占了十四個過洞。
有朝一日遺址文物若全部揭露,其可看性絕對超過一號坑的兵陣氣勢。更增加了名列「世界第八奇蹟」美譽的光輝。
二號坑的展示基本理念是在有利於文物保護原則之下,形成「古樸、典雅、科學、現代」的整體藝術格調。通過對序廳、過廊、後門廳、二樓環視層的空間配置、藝術形塑,一方面與廳內大面積燈光照明相呼應、協調,陪襯出一個完整的展示藝術設計氛圍,並再現秦帝國雄兵百萬,統一華夏的壯觀情景。秦兵馬俑二號坑自1994年發掘工作進入第二階段,重點以清理二號俑坑弩兵軍陣為主。
1999年9月,在棚木層以下的陶俑等遺物經細心地清理之後,發現了五件彩繪原色保存完好的跪射俑和一件25年以來首次出土的彩繪綠面俑。為了讓觀眾欣賞到這批新出土文物,展示場一側設置一具閉路電視;近距離呈現其影像,將身臨其境的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新發現對秦兵馬俑博物館而言,無異增添了新的展示內容,也為館方延續了新的展示生命。
依上述展示理念,二號坑的展示主題有三大單元。第一是二號坑佈局複雜的建築;第二是多兵種編列的軍陣;第三是典型遺址、遺物的介紹。目前這三個主題分別用1.1×0.9米的24個燈箱作專題介紹。大廳北側展示已出土的將軍俑、跪射俑、鞍馬騎兵俑、立射俑以及坑內出土的銅構件。讓觀眾可以近距離的欣賞文物之美。
秦兵馬俑製作
在秦始皇的徵調下,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陶工,在秦始皇陵邊搭起一座座的陶窟,用當地的黃土,以精湛的技術進行雕塑,完成了震驚世界的第八大奇蹟,並以兵馬俑見證了秦代的興衰。秦俑以「大、多、精、美」四大特色堪稱世界雕塑藝術中的珍寶。
所謂「大」,首先是指其數量多,三個俑坑可出土的陶俑及陶馬約8000件;所謂「精」,是指每件陶俑陶馬,大到體型、小到毛髮鬚眉,都經過精雕細刻;所謂「美」,是指其塑造了豐富的人物形象,千人千面、栩栩如生。以下簡介這些陶俑及陶馬是如何製作而成。
(一)秦兵俑的製作過程
陶俑、陶馬是用手一件件雕塑的。所用的泥土為當地的黃土,經過淘洗去掉染質,再加適量的石英砂調和而成。其製作方式大致如下:通常先用泥條盤築粗胎,再進行覆泥和雕刻細部,原則上頭、軀幹等是分開製作的,然後再組合在一起,待陽乾後送人陶窯中烘燒,出窯後再一件件彩繪上色而成。
陶俑的製作是由上而下逐步疊塑成型。即先製作方型的腳踏板,在踏板上堆泥塑造雙足及腿,然後用泥條盤築法製造中空的軀幹,在軀幹的兩側貼接雙臂。頭和手單獨製作,再與軀幹、雙臂套裝成一體。秦俑的頭部製作,是整個陶俑製作中比較復染的部分,需先志成粗胚,再進行細部的加工。
而製作粗胚的方式多用合模法,也就是將俑頭分成大致相等的前後兩半,用模子完成後再粘合,合模線通常在耳後,但也有在耳中或耳前的。俑頭的胎壁厚薄不一,薄的部分,如後腦,只有2~3毫米;厚的部分,如臉部,則有2~3公分。由於工匠們會用手按壓陶土以使密實,因此胎壁內常會留下工匠們的掌印和指紋。俑頭的粗胎完成後,開始粘貼五官和髮式、冠等部分,再分別進行細部的刻劃,這些另外粘貼的部分,有時會用模子製成後再進行細部的修整,有時則會直接在俑上堆泥雕刻,情況不一。
經過了精心的修飾後,每一個俑頭雖部分出於模子,到此時已看不出雷同性,每一個俑頭似乎都有了自己的神采和生命。有些身體的製作方法也是先用模子作出粗胎,再進行細部的修飾,先在粗胎上覆一層細泥,然後在細泥上雕刻出衣襟、衣擺、領口、鎧甲、腰帶等各種身體上的服飾及裝飾。
(二)秦馬俑的製作步驟
陶馬的製作是先把馬的頭、頸、軀幹、四肢及尾、耳等分別製作,拼裝粘合一起成為粗胎;再經過二次覆泥修飾、雕刻成型。
陶俑、陶馬的製作比較成功地把握了整體效果,把圓雕、浮雕和線刻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雕、堆、捏、貼、刻、劃等多種技法,以顯示立體形象的體、量、形、神、色、質等藝術效果。
陶俑、陶馬成型後入窯焙燒。焙燒的溫度約為950℃~1050℃。其色澤純正,質地堅硬,敲之鏗鏘有聲,說明當時的燒造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兵馬俑的製作者
兵馬俑的作者是誰?這是一個相當令人感興趣、但不易解答的問題,所幸的陶俑、陶馬身上的某些隱蔽處,發現了一些刻化或戳印文字,可以作為追索兵馬俑作者的線索。
秦代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的制度,因此在作品上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方面加強了對工匠的控制,另一方面有利於產品質量的提高。這些留下的文字字數極少,多半只有一兩個字,是負責製作的陶工之名,目前已發現87個不同的人名。這些人中一部分來自秦王朝中央宮廷的製陶作坊,如「宮得」、「宮疆」、「宮錯」、「宮系」等等。
另一部分來自民間的私營製陶作坊,如「咸陽夫」、「咸陽衣」、「櫟陽重」等等。以上兩部分人由於來自不同的地方,師承關係不同,加上作者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的差異,因而個人所創作的藝術形象的風格也各不相同。
從製作技巧上看,來自中央宮廷製陶作坊的陶工技術純熟,水準較為平均,在陶俑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對比上較為準確。來自民間的陶工雖也有不少優秀作品,但其中部分陶工的技術較為粗劣,在身體比例和四肢的協調性上,出現失衡的狀況。如有時會出現雙手長度有別,部分外衣過短、腿部過細,顯出頭重腳輕的現象。
從燒陶的技術上看,宮廷類陶工能比較準確地掌握火侯,同時為防止焙燒過程中陶俑及陶馬發生爆裂,工匠們會在泥土較厚的部分留下通氣孔,讓內外受熱比較一致,使陶俑及陶馬不易產生變形。
民間類陶工所燒制的陶俑多呈青灰色。由於受熱不均勻,有時會出現黑色或外黑內紅的現象;從形態表現上看,宮廷類陶公所創作的形象多身強體壯,氣質威武好像是守衛宮殿的衛士。民間類陶工則依個人所接觸的軍人形象雕塑陶俑,表現出的陶俑形象雖然不如宮廷工匠細緻,但因每個陶工生活經驗的不同,反而能表現出各地不同的人物面貌,使秦俑多了幾分社會寫實的色彩。
總之,秦勇的體型高大、數量眾多、形象逼真。顯示出一種恢宏的氣勢和巨大的力量,使人心靈受到震撼,產生出一種濃烈的藝術魅力。
秦彩繪俑
當人們駐足在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軍陣前,感受那歷史的蒼涼之美時,可曾想到眼前這陰霾冰冷的灰色軍陣,也曾因遍身施彩而鮮活和生動?秦始皇的工匠們在塑造、焙燒好兵馬俑後,對兵馬俑包括車、馬均精心彩繪,完成了這畫龍點睛的一筆,整個兵馬俑便鮮活起來。
然而,在埋入地下兩千年的漫漫歲月中,秦俑俑坑遭受焚毀、坍塌及多次山洪沖刷,加上地下多種有害因素的影響,出土時大多數陶俑表面的彩繪已損失殆盡。而那些殘存的少數彩繪,保存狀況也不好,稍不留意就會隨土壤掉落,若不進行有效的保護,殘留下來的彩繪很快就會蕩然無存。
為了妥善地保護好這些彌足珍貴的秦俑彩繪,秦兵馬俑博物館的保護工作人員從1979年建館開始,經過初期艱苦的摸索,後期與國外的合作,直到2001年「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研究」文物保護科技成果終於通過了中國大陸國家文物局的鑑定,認為該項成果在以生漆為底層的彩繪文物保存領域中,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
秦俑的彩繪成分
秦俑彩繪是由褐色有機底層和彩色顏料層構成。褐色有機底層的主要成分為生漆,而陶俑身上殘存的彩繪顏色,主要有紅(朱砂、鉛丹)、綠(石綠)、藍(石青)、紫(紫色硅酸銅鋇)、黃(密陀僧)、黑(炭黑)、白(磷灰石、鉛白)等,多為天然礦物質材料。
其中的紫色硅酸銅鋇(BaCuSi2O6)和鉛白(PbCO3-Pb(OH)2)、鉛丹(Pb3O4)均被認為是人工製造而成。這種紫色顏料目前在自然界中還未發現,而秦俑是現在知道的有確切出土地點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實證。而與此大約同時代的埃及托勒密王朝所使用的埃及藍(CaCuSi4O10),與之有著相似的化學結構,它們有著何種關聯不得而知,但卻同樣的神秘。
至於鉛白與鉛丹的製造,分別見於公元前四世紀的《計倪子》和公元前二世紀的《淮南子》兩書中。《史記‧貨殖列傳》也有「巴寡婦清,其中得丹穴,而膳其利數世……秦皇帝以為貞婦客之」一段,也說明早在秦代,有關顏料的貿易與製造就已經開始。
在完成了秦俑彩繪成分的分析研究後,秦俑館研究人員通過進一步的科學測試分析,揭示彩繪的損壞原因。首先分辨彩繪的結構,也就是施彩方法:先在陶體上塗以生漆,再施以礦物顏料。陶體上的生漆可使施彩面滑澀相宜、吸水性適度,卻給現在的文物保護工作者帶來了與保護其它彩繪文物不同,也更具難度的問題。
在漫長的地下埋藏過程中,彩繪的顏料調和劑生漆底層均已老化,顏料層內部的結合力、彩繪各層之間、底層與陶體之間的粘附力都很微弱,特別是生漆底層對水分的散失非常敏感,出土後文物從原先極高的濕度環境中突然暴露在一般溼度下,生漆層迅速失水,引起劇烈收縮、龜裂、起翹、卷曲,造成了彩繪脫離陶體。
找出病因,就對症下藥。目前研究出兩種成功的保護方法,其一是用抗皺縮劑(聚乙二醇,或稱PEG200)和加固劑(聚氨酯乳液,或稱PU)聯合處理法。PEG200的作用是抗皺縮,該試劑可從周圍環境中吸收水份,使彩繪生漆層保持濕潤,隨後緩慢失水,使加固劑在彩繪完全乾燥前,塗施於彩繪上,從而達到加固的目的。
其二是採用單體(甲基丙烯酸羥乙基酯)滲透,電子束輻照加固法。該方法考慮到大分子加固劑不易達到彩繪和陶體之間引起加固作用。選用小分子的甲基丙烯酸羥乙基酯單體,先滲透過彩繪、再利用電子束輻照引發,使液體狀態的小分子變為大分子長鏈固體狀態,達到加固目的。
比較而言,前者實用性較好,而後者保護效果較佳。在實驗室有了具體的成果後,接著又進行了發掘現場的保護試驗。抗皺縮劑(PEG200)和加固劑(PU)結合使用後,另外發展出一套適用於發掘現場的保護技術,對剛出土的彩繪陶俑進行了精細的保護處理,首次成功地保護了整尊彩繪秦俑,至今,已完成了二號坑內的六件彩繪秦俑的保護工作。
秦俑的服飾
考古發掘資料提供了第一手秦俑服飾的真相。除了鎧甲之外,秦代軍隊沒有統一的服裝顏色,軍裝全是自備的。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四號秦墓出土寫在木牘的家信上足資證明。一位名為黑夫的秦軍士兵在攻打淮陽時,曾寫信向家母要錢一事,這反映了當時秦兵的服裝不但自備,而且在軍中的費用也由家中籌措的事實。易言之,當時秦軍的服裝,也應為當時秦國最時尚的顏色了。
秦俑的上衣、下衣、護腿、圍領、袖口顏色各異。根據已出土的彩繪秦俑統計,當時秦軍服裝顏色以綠、紅、紫、藍為主,尤其偏愛綠色。對色彩的搭配也很講究。如綠色的上衣,一般配有粉紫色或朱紅色邊沿,下衣為天藍或紫色,下身穿綠色的褲子。
綠、紅、紫、藍的強烈對比、色調明快、給人一種熱烈、喜悅、活潑的感受。這種五顏六色的服裝色彩也應該是當時民間的流行顏色,為當時的時尚色「黑」色有所區別。中國歷史均有其時尚色,傳說黃帝時代尚黃、夏代尚青、商代尚白、周代尚赤、秦代尚黑。所謂秦代尚黑為當時最尊貴的顏色或是為黃家專用的顏色,有重大的祭奠活動時,皇帝必著黑色服裝。相反地,民間喜愛的服裝是色彩豐富及審美的多樣性。
對秦俑彩繪的研究,從彩繪保護成功那一刻起才走上了一條科學的道路。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有妥善保存好彩繪,其他相關的研究才能推廣起來。秦俑的色彩不但絢麗多姿的,而且從中所引發出來的問題也是引人入勝,本文只是對彩繪的保護與秦俑的色彩提出一些看法,更深入的研究還需要各方面的專家的共同努力。
秦兵馬俑二號坑綠面俑之謎
1999年9月10日,考古工作者在二號俑坑發掘時,偶然發現一件非常奇特的跪射武士俑,這件跪射俑頭,除髮鬚、瞳仁是黑色外,臉部塗有綠色彩繪,這是俑坑中首次發現的一件。
這件綠面俑迥然異於其他已經出土的秦俑的肉紅色獲粉白色面孔,有人認為這可能是長時間埋藏,或有其他物質使其顏色發生化學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秦代工匠有意模仿某些膚色較深的真人來繪製的,還有人認為可能是某個工匠的惡作劇所為。以下依專訪前秦兵馬俑博物館袁仲一館長的說法來探討綠面俑。
綠面俑出土脈絡
綠面俑出土於二號坑T21方十八過洞,編號為001號,為跪射俑。出土時右手殘斷,俑頭斷落於身的右後角002號俑身旁。俑的姿態作蹲跪式,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扺地,身微向右側轉,雙臂曲舉於身的右側,雙手一上一下作控弓弩狀。002號俑身後方伴出已散亂的銅鏃一束,鏃鋌長30餘釐米,是弩上用的箭鏃。俑身穿長襦,腰束革帶,外披鎧甲,下身穿褲,腿上縛護腿,足登方口齊頭翹頭履,頭綰圓椎形髮髻。長方面龐,濃眉大眼,氣質威武,是關中秦人的典型形象。
俑身上的顏色局部脫落,大部分保存較好。身穿赭黑色的鎧甲,甲上綴著朱紅色的聯甲帶和白色的甲釘(即連甲組的針腳)。粉綠色的長襦,袖口鑲著天藍色的花邊。褲為棗紅色,護腿為粉綠色,赭黑色的履,履帶為粉綠色。頭髮為黑色,髮帶為朱紅色。足和手為粉紅色。臉部為淺綠色,眼睛為白睛、黑珠。
前胸甲的甲片上刻一「得」字,為「宮得」的省稱,是製作陶俑的藝術匠師名。在一、二、三號兵馬俑內都發現有「宮得」製作的武士俑。其所作俑的造型風格和藝術技巧基本相似,遠遠一望便知是此人的作品。宮得這個人所製作的眾多作品中僅一件為綠色面孔,其他均為粉紅色。
綠色的文化意義
綠色,屬於冷色,是介於黑與黃之間的綠色。古人常以綠來形容帶有這兩種顏色之物體。秦王朝時把百姓稱為「黔首」。
黔,即黑色。黔首稱謂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另一說法:百姓常年經風吹日曬容顏黎黑,因稱黔首。古人又常以綠來形容黎黑,因而綠面俑在秦俑坑中雖僅見一例,這與古人對色彩的認識有關。
一號兵馬俑坑T20方十過洞出土的戰車前拉車的四匹陶馬,其中的左驂馬和左服馬都通體塗棗紅色。而右驂馬和右服馬則受光面塗棗紅色,背光面塗綠色。
如這兩匹馬和脊幹和腹部的兩側為棗紅色,而腹下為綠色;肩部及頸的兩側為棗紅色,而前胸及頸下為綠色;馬頭的前額及鼻樑為棗紅色,兩側的面頰及頷下為綠色。可見兵馬俑的作者是用綠色來表現明暗處的顏色,即灰黑色或蒼灰色。
兵馬俑坑內目前發現的顏色有紅、綠、藍、黃、紫、黑、白、赭等色,每一種顏色中又有深淺,濃淡的變化形成不同的色階。其施色的方法都是平塗。物體的亮部和暗部用的是亮色和暗色的強烈對比色,二者之間不見過渡色。
這兩匹陶馬及秦陵出土的一、二號銅車馬施色的方法都是如此。所有的色彩除了用原色外,多加白色使其色彩變淡,如朱紅、綠、藍、紫、黃等色和白色調和後,朱紅變為粉紅,綠變為粉綠,藍變為天藍、紫變為粉紫,黃變為淡黃色。其他的調和色極為少見。這說明當時關於調和色的配色學知識還比較貧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上述兩匹馬的背光面用的不是表示明暗的調和色即灰黑或蒼灰色等,而以綠色作為近似色來運用。
中國人之面色
現實生活中的中國人的面色多為肉紅色。由於個人的生活環境、健康狀況及遺傳基因等許多條件的不一樣,而臉的顏色則有差異。除肉紅色的面龐外,還有黑、白、黃、青、紫紅等不同的面色。肉紅色為一般健康人的面色;黑色和紫紅色的面龐,是身體壯健、性格粗曠的表徵;白中微透紅的面色,是清秀俊美的象徵;黃面龐表現人的瘦弱;青色面龐表現人性格慓悍。不同的面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物不同的性格。中國京劇舞台上演員臉上所繪的各種不同顏色的臉譜,用以表現不同人物的性格及善惡邪正,就是現實生活中不同人物面色的抽象概括和加以誇張形成的。
一、二、三號兵馬俑坑出土的數千武士俑的臉色,基本上都是粉紅色,只有二號坑俑出土白色、黑色和綠色臉的俑各一件。白色臉是由於原來粉紅色退變成白色,還是原來塗的就是純白色?黑臉俑頭塗的是一層生漆,其上部是否原來還塗一層粉紅色,由於上層色脫落而顯露黑色,還是原來僅有一層黑色?這兩件俑原來的面色到底是什麼,目前還不敢驟然斷定。綠色臉卻是確切無疑,是先塗一層薄薄的生漆作底,再塗一層淺綠色。
綠面俑的謎底
淺綠色是人面的一種近似色,近似於灰黑色,或蒼黃色。這種面色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是性格慓悍、剛毅型人物的面孔。其實大多數陶俑面部的粉紅色,也是用的近似色,它近似於現實生活中人面的肉紅色。
只是二者的差異較小,人們的視覺不覺得奇怪。而用綠色作為灰黑色或蒼灰、蒼黃色人面的近似色,則在人的視覺中反差較大,不易接受,感到十分怪異。像一號俑坑T20方十過洞出土的右驂馬和右服馬的背光面,用綠色作為明暗色即灰黑色的近似色,則人的感官卻易於接受。其實二者在秦俑作者對色彩理解的原理上是相同的。近似色的運用反映了秦俑制作者調和和配色學知識和技能的貧乏,調配不出豐富多彩的色調,故用色階相近的原色作為近似色。
後記
筆者自1985年至今曾經十五度參觀過一號坑展廳,至今仍是看上千遍也不厭倦,特別是在凌晨及夕陽由天窗所穿透晨曦及餘暉照射在兵馬俑上,那一時刻若站在坑前凝視全坑,頗有時光倒流至2200年前的臨場感。
誠如袁仲一名譽館長所云:「觀眾在這裡可以看到兵馬俑的原始風貌、如兵馬俑出土的原狀、俑坑的形制、結構和俑坑倒塌破壞的情況等。特別是有些跡象只有在考古發掘現場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馬俑時工人留下的腳印、挖土時留下的工具痕、像俑坑內運送陶俑、陶馬時留下的車轍印痕,盜掘者留下的盜洞。」
但是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之背後,這個遺址博物館內的兵馬俑也在重見天日之後,也令秦俑考古及文物維修專家們頭痛不已。雖然目前人們所看到的陶俑、陶馬都呈現灰色,但是這並非原色而是陶質的本色。
原來的秦俑都是彩繪的,由於俑坑經過火燒和埋在地下兩千多年水土的浸漬,都已脫落,保有彩繪者甚為罕見。如何保護秦俑彩繪的神韻,對秦俑文物保管人員而言,責任重大。目前在二號兵馬俑坑出土的彩繪俑,利用與德國合作研發的收縮劑及加固法已取得保護彩繪的效果。
另外,一號坑的隔樑和東壁因土質風化乾裂出現了嚴重的裂縫,在1988年採用了支架加固。後來於1990年再度利用較隱蔽的加固裝置代替了原有的支架。由於一號坑內採用了自然光,無形中也增加了氣候的變化、陽光的輻射、空氣污染、害蟲蛀蝕及黴菌繁殖的危險因素。這些都是這座遺址博物館當初規劃時所忽略的關鍵代價。
付出的這個代價,相對地對建二號坑做了週全的準備。萬萬沒想到由於二號坑的展廳比較密閉,因潮濕而出現了黴菌,免不了又使文物保護專家們苦思防霉特效藥。這些幕後的工作人員歷經了30多年的歲月,所付出的心血,可說是保存秦兵馬俑的最大功臣,特別是秦俑考古隊的老一代專家、學者、有的離休、有的退休、有的仙逝,仍在秦俑考古隊工作的已寥若辰星。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