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英國 Royal Veterinary College 的 Stephanie Bayol 博士和他的團隊。研究者讓大鼠在懷孕和哺乳期間,攝食甜甜圈、瑪芬、餅乾和甜食,然後測量這些大鼠的體重變化,和他們的下一代的飲食偏好及體重變化。結果發現,比起正常飲食的大鼠所生的後代,垃圾食物媽媽的後代會偏好垃圾食物,有喜好高脂、高糖、高鹽的傾向,同時這些後代的食量比較大,體重也比較重。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 Bo Son 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究者將大鼠媽媽在懷孕期間分成兩組,一組餵食高脂肪飲食,另一組則為正常飲食。兩組各有一半的後代交給高脂飲食媽媽哺乳,另外一半的後代交給正常飲食媽媽哺乳;然後觀察這四組後代的生長。結果發現,只要是交給高脂飲食媽媽哺乳的後代,不管其生母是誰,其體重都較重。即使在斷奶後,回復到攝食正常食物,其體重仍然是比由正常飲食媽媽哺乳者高。另外,由高脂飲食媽媽哺乳的後代,在之後出現葡萄糖不耐症或糖尿病的機會增加。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義大利 University of Padua 大學的 Domatella Gniuli 和他的研究團隊。第一步,研究者餵食小鼠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發現小鼠會因此容易在成年後有糖尿病的症狀,而及早改變成餵食正常飲食,則可以防止其糖尿病的發生。第二步,研究者讓小鼠媽媽在懷孕和哺乳期間,攝食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則所生下來的小鼠,即使在斷奶後改變成餵食正常飲食,也仍然會有較高機率形成糖尿病。讓研究團隊驚奇的是,高脂飲食媽媽的小鼠,即使是斷奶後攝食正常飲食,然後和正常飲食的小鼠配對,他們的下一代小鼠 (即富含飽和脂肪酸飲食者的孫子輩) 仍然比較容易發生糖尿病。
研究者評論說,雖然 DNA 是遺傳的主要根據,但是懷孕和哺乳期間小鼠媽媽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新陳代謝的傳承,而且看起來這個新陳代謝的改變,不但是長久的,而且可以傳到下兩代。不過,研究者強調,這只是小鼠的實驗資料,是否能夠應用到人類,仍然需要進一步證實。研究者又說,但是已經有臨床報告說,不正常飲食婦女的小孩,會有較高的機會罹患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
CFH 編者註
在 2009 年 12 月的 Hepatology 期刊有一篇文章說,婦女在懷孕期間攝食高脂肪飲食會使嬰兒在成年時罹患脂肪肝的機率增加;又另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11 月的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期刊的文章說,婦女在哺乳期間每天攝食反式脂肪酸超過 4.5 g 者,其嬰兒將來體脂肪過高的機率是其他婦女的嬰兒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