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古人如何計算時間
[打印本頁]
作者:
hifree
時間:
2011-11-30 23:02
標題:
古人如何計算時間
古人計算時間,最常用的方法是「測日影」和「滴漏」。
「測日影」的工具有「圭(粵音歸)表」和「日晷(粵音軌)」。「圭表」由兩部份組成:「圭」是平放於南北方向的尺;「表」是垂直立於「圭」的南端的標竿。古人根據「表」的影子投射在「圭」的表面上的長度,來判定中午的時間,從而推算出冬至日、夏至日、二十四節氣和其他時刻。正午時表影最長的一天是冬至日,最短的一天為夏至日。「日晷」又稱日規,和「圭表」同樣是以日影來判別時間的計時儀器。「日晷」是由「晷針」和「晷面」組成。「晷針」的作用等於「表」,垂直穿過「晷面」;「晷面」相等於「圭表」的「圭」,是一塊表面被劃分成12格的圓形石盤。圓盤上每一格大約等於兩小時。當太陽光照射到「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便會投射到「晷面」上,就像現代的時鐘般顯示不同的時間。「日晷」和「圭表」都有個缺點,就是遇上陰天和雨天便無法計時。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滴漏」。早期的「滴漏」是一個簡單的銅製圓筒,筒放置標尺,然後注滿水。開始計時的時候,水從銅壺漏出,水位慢慢下降,而標尺也隨之下降,古人便是從標尺上的刻度來判別時間。
「滴漏」的標尺刻有10格,每格又細分為10格,這100小格便代表了一天。古人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如果以100格的方式計算時間,換算起來有點不便。聰明的祖沖之於是把標尺改良,將刻度改為3大格,每1大格刻有4中格,每1中格再刻上8小格,這樣標尺上便有96小格,每小格為一刻,每一刻相等於15分鐘,這樣計算起來,是不是方便得多呢?祖沖之還發現了「滴漏」的另一個缺點:壺中水多時,水滴得較快;壺中水少時,水滴得較慢,這樣量度時間便會出現較大的誤差。於是他把三個漏壺分別放在木梯上,上壺的水滴到中壺,中壺的水滴到下壺;他又增加了一個「受水壺」在下壺底下,把標尺置於「受水壺」中。這個改良,能使漏壺的水更均勻地外流,這樣計算時間便更準確了。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