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烹調多樣 素食也能很健康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20日電)素食是否可能造成營養不均衡?營養師與素食總舖師都對素食給予正面的答案。吃素者若能兼顧均衡飲食與多樣化攝取6大類食物,並選擇注意烹調方式,一樣可吃得很健康。
依行政院衛生署今年最新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指出,食物可分為「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與「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主任饒月娟建議,全素食者在飲食攝取時,同時吃多種穀類,如吃「十穀米飯」,並加入糙米、燕麥、小麥、黑豆、黃豆或玉米等多種穀類、豆類,可以彌補全素食者在蛋白質攝取多樣性不足的問題。
她說,全素食者除蛋白質,也較不易攝取到膽固醇,但膽固醇對神經系統與腦細胞、荷爾蒙的製造是必需品,她認為生長期的孩童最好不要吃全素,如果要吃素,建議選擇奶蛋素。
饒月娟說,素食者常發生因飲食內容單調,造成營養素無法互補的問題,可能會導致造血功能異常,或影響神經系統正常功能;還有部分素食者因油脂攝取過多,有血脂肪過高問題。
饒月娟建議,素食者可參考衛生署今年推出的「素食飲食指標」,搭配改變烹調方式,儘量減少油炸,改以蒸、烤、煮等烹調方式,選擇橄欖油、芥花油或葵花油等健康油品,並攝取堅果種子類補充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都可讓素食民眾吃得很健康。
傳統素食常給人油膩、變化少的負面印象,擔任素食總舖師超過30年的陳寶梅說,善用中藥材做高湯底,並在食材上多做變化,素食一樣可美味又不油膩。
因宗教信仰常年吃素的陳寶梅原本不是廚師,但過去很少總舖師會辦理素桌,為服務吃素的親朋好友,陳寶梅投入素食辦桌服務,一做就超過30年。
對習慣用大骨熬湯的台灣人來說,素食湯頭常顯得平淡無味,陳寶梅說,家中如果有玉米、高麗菜或番茄,就很適合拿來熬煮蔬菜高湯,而較方便的做法是運用當歸、老薑、麻油與酒等材料炒香後,就能做為多種素菜的湯頭。
陳寶梅表示,如果想喝較清淡的湯頭,也可利用黃耆、當歸、枸杞或紅棗等中藥材,熬煮出清淡的中藥湯底,加上麻油後,甚至可當做孕婦坐月子餐的湯頭。
她說,素食常給人油膩的感覺,其實是擔心吃葷的人吃不習慣,加上葉菜類如果不夠油,綠色蔬菜會變黃、高麗菜會變紅,才常給人油膩的壞印象。
陳寶梅建議,素食者可挑選較好的油品,如葡萄籽油、橄欖油等,烹調上多蒸少炸、用煎代炸等,都可讓素食更好吃也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