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東線戰場失利 納粹潰敗主因
[打印本頁]
作者:
Groiue
時間:
2011-7-10 00:35
標題:
東線戰場失利 納粹潰敗主因
對于二次大戰聯軍如何擊敗納粹德國,美國人的認知往往比較單純,像是英國拒絕屈服于德國空軍的閃電戰,巴頓与隆美爾在北非沙漠鏖戰,攻擊發起日(D-Day)登陸戰,以及突出部之戰等戰役,就是他們的主要概念。然而,軍事史學家始終清楚的知道,在東線戰場的潰敗才是納粹德國瓦解的主因,因為德軍二戰的傷亡中,八十%發生在東線戰場。
德國國防軍与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長達四年的戰爭迄今仍是史上規模最大,甚至可能是最殘酷的戰爭。雙方軍隊的戰線綿延超過三千公里,德軍深入蘇聯領土超過一千六百公里。戰爭規模更是舉世罕見,以突出部之戰的庫斯克戰役為例,雙方就動員了三百五十萬名兵員。
簡言之,二戰東線戰場可說是現代軍事史上最重要的一章,但是這章歷史最近才幵始有人著墨,因為直到蘇聯瓦解之后,戰史學者才幵始能從俄羅斯公布的史料檔案中窺其堂奧。例如,二戰造成蘇聯人民死亡將近五千萬人,是先前估計的兩倍半﹔紅軍在占領德國時強暴了兩百萬名德國婦女,以及四十%的紅軍戰役等,都從未見諸史料。
不遺余力挖掘二戰紅軍史料的美國陸軍外國軍事研究辦公室前主任葛蘭茲說,他可能需要三輩子的時間才能讀完已經公布的紅軍史料。俄亥俄州立大學名譽教授、軍史家及國防顧問莫瑞表示,蘇聯對于二次大戰的紀錄,在二戰盟國中可能無一能出其右。東線戰場史料隱晦不明,最大的原因就是冷戰導致蘇聯禁止西方學者進行研究,而西方國家也為了政治原因刻意貶抑蘇聯抗德的戰績。蘇聯自己也必須為此負責,當局選擇性的公布史料,以掩飾戰爭中的挫敗,避免抗敵英雄威名受辱。
學者過去被迫依賴德國史料來研究這段戰史,但是德國的史料對這段經過极度扭曲。所幸蘇格蘭史學家艾瑞克森的兩本名著「到史達林格勒之路」及「到柏林之路」,以及鑽研紅軍戰爭思想的葛蘭茲所出的多本書籍,扭轉了外界對紅軍二戰表現的誤解。
根据傳統觀點,二戰中的德軍在軍事戰術上最為先進,相比之下,紅軍戰術及表現就毫無創意且笨拙,紅軍的胜利不是因為他們善戰,而是因為蘇聯太大。但從多位軍史家近來的研究發現,蘇聯軍隊把「作戰藝術」發揮得淋灕盡致,他們所使用的迂回包圍戰術(紅軍稱為深入戰斗)─极端快速、深遠的突進敵軍防線后方─為二戰中最具創意及毀滅性威力的戰術。且從一九四四年夏天到一九四五年冬天,紅軍的戰術行動遠优于德軍。
葛蘭茲說,將近一半的紅軍行動未曾見諸歷史,蘇聯自己必須為此負起部份責任。例如,號稱為蘇聯贏得二戰中所有重大戰役胜利的朱可夫將軍,在一九四二年十一及十二月間發動大型攻勢作戰「戰神行動」,動用八十三個師的八十一萬多人及兩千多輛坦克進攻德軍﹔結果此役以潰敗收場,紅軍死傷近三十五萬人,損失一千七百輛坦克。但是為了保全朱可夫的名聲,蘇聯史料刻意避過不提。
在冷戰時期,西方指控蘇聯領袖史達林為便利蘇聯日后染指東歐,在一九四四年刻意下令紅軍不要協助波蘭的反抗運動,使德軍終能摧毀波蘭部隊。但是最新的研究也有了不同發現。葛蘭茲指出,紅軍剛幵始對波蘭的抵抗運動做了合理的協助,但后來史達林發現,這樣的援助將迫使蘇聯軍事行動轉向,削弱對德軍的主要攻勢。(取材自紐約時報)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