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王莽迷信威斗的悲劇
[打印本頁]
作者:
vicky3
時間:
2009-2-23 20:16
標題:
王莽迷信威斗的悲劇
一、信德治還是信天命?
在西漢末年,王莽曾是顯赫一時、建立新朝的著名歷史人物。他是孝元皇后之弟,出生於九侯五大司馬之家,當時權傾朝野。王莽的兄弟輩也位列五侯。唯莽父早亡,莽幼孤貧。正因為這樣,養成了他自小狡詐有禮、折節恭儉、沽名釣譽的形象。由其世父王鳳推薦進入官場。以後王莽便日漸遷升,執掌國柄,權傾朝野,最終實現了篡權為帝,改國號為新的目的。他自視為黃帝、虞舜復出,奮其威祚,滔天虐民,毒流諸夏,造成中外憤怨,終致迅速敗亡而肢體分裂。
其稱帝時的作為,《資治通鑑》評為:「莽性躁擾,不能無為,每有興造,動欲慕古,不度時宜。」所造威斗,便是其代表之作。這就是說,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安於本分的人,想到什麼就立即要去興作。在他看來,只有遠古才是聖賢時代,盲目慕古,形式化的造作,便是他在位時的一個特點。例如,人們認為黃帝是遠古歷史上最偉大的古帝,很多發明創造和豐功偉業都出自黃帝時代。黃帝建立五行,考定星曆,從黃帝起,中國才有了自己的天文曆法。於是王莽也想當漢代的黃帝,將管理天文事業的天文官員改名為羲和。劉歆是其第一任羲和,後來擔任羲和的還有魯匡等人。
地皇元年(西元20年),有星占家報告說天上有土功之天象,這正符合王莽的心意,於是從當年九月起,便在長安城南大造九廟,以黃帝廟最為宏大。據記載,廟方四十丈,高十七丈。他到處搜括錢糧,博徵工匠,窮極百工之巧,徒卒勞死者達萬人。
第二年正月莽妻死,郎官又獻上符命說,應該繼續策立民母,民母即皇后。又說「黃帝以百二十女致神仙」。王莽信以為真,便下詔說「己當如黃帝仙升天」。立即派出百名謁者等使官到天下博採宮娥美女,於更始元年選中一百二十名,符於黃帝御女致神仙之數,置於後宮。並以朝中公、卿、大夫、元士等官號稱之,荒唐到了極點。
二、失德求助於威斗
莽並不以自己種種勞民傷財之舉受到廣大民眾的反對而有所收斂,仍然一意孤行。王莽以為,只需奪取帝位,就是得到了天命,自己的意志就是天命,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合於天意的。為了向世人證明這一點,他於天鳳四年(西元17年)八月,親自到長安南郊,製作威斗。據《漢書》記載:
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既成,令司命負之。莽出在前,入在御旁。鑄斗日,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
這就是說,威斗用五石銅鑄成。這個威斗象徵北斗所賦予的天命,皇帝可以坐在威斗裡,向臣民頒布天命。故王莽走到哪裡,便由司命官將威斗抬到哪裡。當王莽出行時,威斗便先在前面出行。回來以後,也都放置在他的身旁。王莽相信方士的意見,認為這個威斗,能夠借助於符咒制服敵兵。故戰爭的勝負不是憑藉力量的強弱和戰士的效命,而是天命和符咒。由此可以看出,王莽只是迷信天命,從而完全喪失了民心。
三、威斗保不住皇位
中國古代的星占家,確實非常重視北斗星的觀察,並與帝王之位及行政相聯繫。《黃帝占》曰:
北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太一之事也。配於二十八宿,天所以發其時,地所以成萬物,諸侯屬焉。
即指出北斗所顯示的是太一即皇帝的事情。又《春秋緯元命包》曰:
斗為帝令,出號布政,授度四方,……為斗,為人君之象,而號令之主也。
故認為北斗為布政、帝令之主。這便是為什麼王莽要鑄威斗的道理所在。又《兵法》云:
北斗,名長史,小宇大方,能知者,便不畏白刀。
巫咸曰:
北斗,天子受命之使。
這就是為什麼王莽自以為得天命,而知北斗之運,不怕白刀的占語所由。
又敦煌卷子載唐同光二年(西元924年)曆書說:
《仙經》云:若有人每夜志心禮北斗者,長命消災,大吉。
葛洪為東晉著名學者,其所著《抱朴子》、《神仙傳》均為道家名著,其後者可能就是敦煌卷子所引《仙經》。故王莽與葛洪所信所言,均有共同出處。
時更始、劉秀等農民起義軍討伐王莽暴政的聲勢已經非常浩大,但王莽自以為受天命在身,並不把這些草寇放在眼裡。更始元年九月,起義軍已入都門,引起大火,王莽在前殿避火,並不去考慮如何擊退義兵的侵犯,而是穿著青紅色的袀服,手持象徵虞帝王權的匕首,讓天文郎操作著占卜用的式盤,自己則坐在威斗裡面,讓司命按天文郎的指令隨時轉動斗柄的方向,以示與天象相應。以為這樣以符咒保護他的皇權,便能擊退敵軍的進犯。但事實並不如願,在起義軍無情的進攻面前,抵禦的部隊全被義軍消滅,王莽只得退到漸臺。漸臺為國家漏刻測時授時之臺,四周環水,中間高出,以象徵海中仙洲。不管王莽為維護帝位和皇權而走火入魔,終究還是逃脫不掉被義軍斬首分屍的命運。
閒聊幾句:當在位者失去民心時,死鴨子嘴硬仍是保不住小命的。以古鑑今,以鏡理容。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