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讓心靈出走
[打印本頁]
作者:
danny
時間:
2009-2-21 20:07
標題:
讓心靈出走
「出走,也可以是一種存在的靜止方式」--作家.鍾文音
旅行,可分為,身體和心裡兩個層面。旅行,是另一個夢想的實現。
讓心去旅行吧!因為,心也需要翅膀。
有的人旅行是為了渡假、採購或者增廣見聞,有的人是為了能在旅行中尋找真正的自己。
如果說,生活是持續的,那麼旅行則意味著你打斷了日常生活所決定的空間和時間,你只是選擇了「暫停」。你可以暫時不用趕著去上班打卡,不用搶著時間衝進浴室裡刷牙洗臉,更不用匆匆忙忙的大口喝下鮮奶,就必須趕著去搶停車位。
當所有一切都暫停,你所剩下的就是重新找到自己。
我覺得去哪裡旅行,對某些人來說根本不重要,因為,旅行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只是一種暫停,是工作的暫停、心情的暫停或者是愛情的暫停,當他願意重新面對自己的時候,也就是該回來的時刻。
在旅行當中,你最重要的收穫就是:你會愈來愈了解自己,另一個自己。旅行也可以是一種浪漫,我想旅行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你可以跟你原本不同的世界產生了對話或者是類似對話的可能。
旅行中的每一種過程都是往後的美麗回憶,但是,旅行並不是在比較誰去的地方比較多,又收集了多少紀念品,更不是盲日的跟著流行跑,你除了要帶著地圖,更要帶著「心」一起去旅行。
人們想要去旅行的原因很多,也許是希望從忙碌的生活中,挪出一段可以令自己喘息的時間和空間,也許是你需要從忙碌的生活中暫時抽身,才能從日復一日單調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出口。
旅行,有時並不是想增加些什麼,而是要拋出一些什麼,目的是讓生命騰空,留著一點點生活的空間。而想像力豐富的人,就能因此看到事物的不同,也能看見內心不同的風景。
「轉換」、「改變」、「療傷」、「救贖」的各種旅途情境,好像出發旅行前和回歸後使得靈魂有所依歸似的。畢竟生命的旅程是要向自己的記憶交代,而非是為了要求創新而創新。旅行被大眾媒體炒作成一種遠離現實的夢幻之境,成為生活現實之外可能的逃離途徑。
事實上,我們終究發現在每一趟回歸後,「我還是原來的我」時,那是非常沮喪的,甚至因為現實的對比,而讓壓迫的感覺更勝以往。我們聽過很多人,長久遠遊於外之後,就很難定點地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便是如此。
如果,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放一顆原本就騷動的心,當壓力本身簡直是逃無可逃時,旅行的本身,其實沒有那麼可歌可頌,旅行和生活一樣,只是把所有人、事、物暫時停擺而已。
每個回歸點,都可能是出發點。
文章摘於「幸福不要奢望別人給」、邱立屏 著、啟思文化出版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