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伽馬(Vasco da Gama, 約1460~1524):
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的葡萄牙航海家。由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的海路的開拓者。出身貴族。1492年葡萄牙國王命令他在海上攔截法國船隻,以報復法國對葡萄牙船隻的劫掠,出色地完成任務。國王約翰派遣他的父親率領船隊開闢通往亞洲的海路,其父死後指定由他接任。1497年7月8日,他率領船隊由里斯本出發,經過加那利群島和佛德角群島,繞過好望角,次年4月7日船到現屬肯亞的蒙巴薩和馬林迪,然後穿過印度洋,於5月20日到達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因信仰不同以及和阿拉伯商人利益衝突,受到當地統治者嫉視,遂於8月底離去,並偷偷帶走五、六個印度人,於1499年9月回到里斯本。不久國王又派航海家卡布拉爾率船隊去卡利卡特。在他離開後,留下的葡萄牙人被當地人所殺。於是達伽馬奉命率船隊前往報復,並建立葡萄牙在印度洋上的霸權。船隊途經基爾瓦(今坦尚尼亞)時,威脅該國埃米爾臣服葡萄牙。經過果亞,然後在卡利卡特北部海面上捕俘一艘阿拉伯商船,將船上幾百乘客,包括婦女兒童全部燒死。接著下令卡利卡特統治者驅逐全部阿拉伯人,為達到目的,炮擊該城,屠殺了一批漁民,在附近一次海戰中擊潰了阿拉伯船隊。1503年2月啟程回國,10月到達。1519年受封伯爵。1524年受命為印度總督,9月到達果亞,不久染疾,12月死於科欽。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出生於德意志薩克森尼(Saxony)的埃斯勒本(Eisleben),先世原本務農,其父親轉入礦業,因經營得法,而頗有資產。馬丁路德自幼聰慧,上進心強,十八歲時被送進艾福(Erfurt)大學攻讀法律。但因其志趣在神學,故在西元 1505年獲得碩士後,即不顧父親的反對,轉入艾福的奧古斯丁修道院(Order of St. Augustine)當修士。兩年後,路德正式成為教士,並奉派至威登堡(Wittenberg)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1512年,他再取得神學博士學位,成為聖經教授。馬丁路德性情激烈,精神不穩定,對上帝的全能常感恐懼,對自身的渺小覺得沮喪。他經常為能否得救而感痛苦,而當時教會提供的辦法,如聖禮、祈禱、彌撒等,又多無助於解除其心中的惶惑。據說,在1505年7月某日,他曾在暴風雨中遭到雷擊倒地,受驚之餘,不禁向聖安妮(St. Ann, Mother of Blessed Virgin)許願,若得不死,將終身為修道士。1510年,他至羅馬出差,親睹上層教士之靡爛,深受震驚。在神學上,馬丁路德深受奧古斯丁學派的影響。奧古斯丁學派主張上帝全知全能,世間一切皆其旨意;人性墮落而邪惡,人無法有善行;人完全依賴上帝,才能免於罪惡和死後得救;只有預定得救的人才能得到永生。馬丁路德由於研究聖經和奧古斯丁論著,對神學提出新的看法:人性因原罪而完全變壞,人除會犯罪外,實無力遵守上帝的誡命。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by Faith alone)如新約羅馬書第一章第十七節所言:「義人必因信而生」。復義(The Justification)人獲得赦罪,僅是基督以其救恩將人的罪遮掩起來,並非將其改變成「義人」(The Just)。依持的信心(The Fiducial Faith)人只需依持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功勳,即足得救,故一切「善行」,包括克己、呼求聖母助佑或聖人的轉求、齋戒、長途朝聖,尤其大赦等,皆屬不必。
喀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
是喀爾文教派的創始者。他出生於法國,在巴黎接受人文主義教育。西元1534年,他因思想傾向新教,為避免被逮捕,乃逃到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後轉赴瑞士巴塞爾城。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原理(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提出其重要神學主張。喀爾文在西元1536年抵日內瓦(Geneva)。當時,日內瓦人推翻了薩伏伊公爵(Duke of Savoy)的統治,改建共和;同時,新教的勢力開始滲入。日內瓦的新教領袖法萊爾(William Farel, 1489~1565)力請其留下,協助推動宗教改革。喀爾文因組織力強,迅速成為該城領袖,但他意欲建立嚴格的神權統治,不為日內瓦市民所喜,兩年後即遭驅逐出境。1541年,喀爾文再回到日內瓦,擔任首牧,控制了日內瓦的政治與宗教,直到1564年去世為止。在教義方面,喀爾文主張人生的目的在榮耀上帝,而非拯救自己。與路德一樣,他強調信仰的重要,認為靠事功善行不能得救。但是,喀爾文也不認為僅靠信仰即可得救。他提出「預選說」(predestination),指出只有上帝預先選定的少數人,始能得救。人不但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得救,也無法獲知他是否在得救的行列中。可以確定的是,他若多行不義和違反誡命,則必遭沉淪;但他若能抵抗試煉與誘惑,過著聖潔的生活,則他可能已獲救,雖然他自己並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