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人為的觀點與自然的啟示
[打印本頁]
作者:
danny
時間:
2009-2-16 15:18
標題:
人為的觀點與自然的啟示
我們繼續談以人為觀點看動物行為和以自然觀點觀察動物行為的不同,因為還是有人會問我:以人為觀點看動物行為有什麼不好嗎?或者,有什麼不對嗎?
我們先來看看我上次提到的那位朋友所做的觀察及論點。以動物的親子關係來說,以人為觀點出發,他會去強調親情,然後提出這樣的例子:「獅子教子,用心良苦」。
他說,母獅為了磨練小獅,經常故意把小獅子推到山谷下,讓小獅子在危險的環境中,自己努力掙扎,克服困難,設法從谷底爬上山頂。小獅子要從谷底爬到山頂,必須歷經無數次的挫折-摔倒、爬起、摔倒、爬起......最後才遍體鱗傷地爬到了山頂。
他認為,母獅知道,只有讓小獅接受磨鍊,靠自己的力量飽受折磨爬抵山頂,才能培養出生存的實力。
結果他歸結出這樣的論點:現代的父母親(當然是指人類)對子女過度的溺愛與保護,不但給他們吃最好、穿最暖的,上下學還有專車接送,就怕子女吃苦、受一點委屈。在這種過度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來必成為溫室中的花朵,禁不起任何的考驗打擊,而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他又說,「愛之適足以害之」,溺愛與保護,在表面上看來是愛孩子,其實反而害了孩子。正確的教子之道是:給予適度溫飽,讓孩子勇於面對挫折,並在挫折中成長,以培養出克服困難的力量與氣魄。
對我來說,我覺得後兩段文字完全是人為的論點。而且,站在現代人的立場來說,這樣的觀點,有待更多人去認同,更多人去力行。只是,把這樣的論點和「獅子教子」相提並論,或甚至認為是從獅子身上找到啟示,我覺得是很牽強。
首先,我不認為母獅「知道」要讓小獅接受磨鍊,母獅如果會去教小獅日後獨立生活時的謀生之道(例如捕殺獵物的技能),也是出於本能,而不是有這樣的「意識」,刻意的去進行。
實際的情況是,小獅在出生一段時間後才會走動,先靠吃母奶長大,然後才開始吃母獅帶回來的肉,然後才學習參與獵食行動。其中,在吃奶期間小獅就會和同胎兄弟姊妹玩遊戲,這包括追趕跑跳碰、打滾、抓、咬,在實質上就是在鍛鍊體能與基本技巧,到形體長到夠大、氣力也足,相關技能也有起碼的純熟程度,就會加入獵食的實際行動。
也就是說,獅子的獵食本事是在生活中學習,在情境中學習;還有,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獅子是小群體(二十隻以內)的群居動物,所以小獅的學習是在群體之內學習,不是母親獨立調教,所以也沒有朋友提到的「用心良苦」問題。
而且,獅子的棲地主要是草原地區(以非洲草原為主),因此,不太容易有讓母獅把小獅推下山谷的機會。所以朋友所說的情況應該只是極少數的特例。
談到這裡,我想再回到我的「回到蠻荒」自然觀點來。論動物的親子關係,一個普遍的共同事實是,親獸(主要是母獸)只把子獸養到可以獨立生活,然後就讓牠們去自己求生存,如果有所謂磨鍊、要克服困難,通常是這時才開始,但這是子獸以個體立場要面對的問題,並非親獸刻意去營造出來的。
如果我們現代人要從這樣的事實得到什麼啟發,那大概就是不能讓子女依賴終生,要讓他們知道有一天要靠自己的能力謀生,所以要事先做好準備(具備謀生所需的學識技能)。這就是回到蠻荒的觀點。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