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身經百戰之少年英豪 凌統
[打印本頁]
作者:
yourtime
時間:
2011-1-26 10:47
標題:
身經百戰之少年英豪 凌統
前言
得仔個人認為,這次所要介紹的人,或許在三國風雲人物裡面,他的名字不是非常響亮。
或許是《三國演義》較不重視東吳人才的緣故吧。
得仔我覺得應該很少會有人對他感興趣吧。即使是在東吳,得仔認為,他的名聲雖遠遠不及孫策、周瑜、陸遜等人。但此人也替東吳立下不少戰功,所以得仔我便將他向各位大大推薦,此人便是「凌統」。
父子生平
凌統(189年-237年或217年),字公績(或公續),吳郡餘杭(今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父親凌操,是一位俠客,很有膽量。孫策初起義時,常跟著作戰,都是冒著槍刀打先鋒。
被任為永平縣長, 平定了山越人,使奸猾人都收斂起來,又改任破賊校尉。
後來,孫權統領軍隊,凌操隨著去討伐江夏,攻進夏口,首先登城,打敗了敵兵前峰,乘坐快船急進,不幸中了流箭陣亡。
少年將領
凌統十五歲時,孫權左右已然誇獎他,孫權也因為凌操為國犧牲,派凌統為別部司馬,破賊都尉,統領凌操的兵。後來隨軍攻擊山賊,孫權攻破保屯先回軍,剩下麻屯一萬人(麻屯、保屯都在今湖北嘉魚縣)。十五歲就統兵,令得仔佩服啊!
忍無可忍
凌統和督官張異等人圍城,定好日期進攻。事先,凌統和督官陳勤聚會飲酒,陳勤是個剛強氣粗的人,為了督祭酒,欺負在座的人,罰酒也不按規矩,凌統看不上他欺負人,當面頂撞。
陳勤就罵凌統和統的父親凌操,凌統流了淚不答話,大家就退了席,陳勤酒喝多了還鬧氣,又在路上辱罵凌統,凌統忍無可忍,便拿刀砍了陳勤,隔幾天陳勤死去。
將功贖罪
到了進攻麻屯的日子,凌統說道:「非死不能贖罪。」就激勵士兵,迎著刀箭進攻,他所攻打的一面,立時破敗了,於是各路乘勝進兵,大敗敵人。
作戰回來,凌統自投軍法處。但孫權稱道他勇敢奮戰,結果將功贖了罪。
擔任先鋒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第三次征討黃祖(之前黃祖部將甘寧因不受重用,前來投奔孫權並向孫權獻上良策,孫權下定決心討伐),凌統擔任先鋒,和關係最密切的幾十個健兒乘坐一條船前進,離孫權的主力部隊起碼有幾十里遠。
戰鬥進行得很激烈,黃祖領軍將兩艘蒙衝船(大戰船)夾首於沔口,用粗大的棕櫚繩栓上大石頭墜在江中,船上有一千多名士兵,弓弩手一齊射箭抵禦,射出的箭就像下雨一樣,孫權軍隊沒法前進。
不畏生死
當時,凌統隨同另一名先鋒大將董襲 ,兩人各帶一百名敢死隊,每人都穿上雙層皮甲,乘船冒著箭雨向敵人的蒙衝船衝過去,董襲親自砍斷了敵船的棕櫚繩,敵船沒得固定了,在江面上飄飄蕩盪。
凌統和董襲趁機發動猛攻,行進到右江,凌統奮起發力,斬殺了黃祖的將領張碩,並且將張碩全船的人俘虜。然後回來向孫權報告,接著孫權大軍加速前進。
攻占敵城
先鋒呂蒙大敗黃祖水軍,並斬殺黃祖的水軍都督陳就,黃祖再也扛不住了,便打開城門逃跑,結果被孫權部下騎兵馮則追上並梟首。
凌統率先攻占了黃祖的城池,這次征討,孫權軍大獲全勝,凌統被孫權封為承烈都尉。得仔我認為,凌統的作戰風格簡直就和他父親是一個樣。
冤家路窄
江夏之戰結束後,甘寧因獻策有功,更加受到孫權重用。因為甘寧曾射死了凌統的父親凌操,凌統一直對甘寧懷恨在心,總想找機會殺了他,甘寧也因此常常迴避凌統,盡量避免和他見面。孫權也多次勸告凌統,要以大局為重,不要與甘寧結仇。得仔認為這挺有難度滴。
呂蒙斡旋
但是後來有一次,甘寧、凌統等人在呂蒙那裡小聚,席間凌統喝多了,頭腦熱起來後,又想到要為父親報仇,就起身舞刀說要為大夥兒「助興」,甘寧當然知道凌統想做什麼了,於是也起身舞起雙戟,跟凌統“對練”起來。
呂蒙見他二人有相鬥之意,怕到時候弄出事,就操刀挾盾擋在中間將二人分開,一場潛在的衝突得以平息。
事後,孫權也知道要讓凌統忘卻仇恨是不太可能了,但是甘寧也是自己的愛將。
於是就讓甘寧率兵改駐其他地方,以避開凌統。
駐守後方
同年,曹操南下荊州 ,凌統跟隨周瑜在烏林大破曹操,殺敵七千有餘,把曹操後方逃兵全部殲滅。曹操狼狽逃回北方。
之後在南郡攻打曹仁,甘寧奪取夷陵後被曹仁圍困,形勢危急,凌統替周瑜駐守後方,周瑜得以同呂蒙等率兵解救甘寧。
(東吳上下大都知道凌統與甘寧不和,如果讓凌統去他肯定不樂意了,所以呂蒙就推薦凌統替周瑜鎮守後方)。經過艱苦的奮戰,曹仁終於被逼走,東吳占領南郡。
一路立功
後來,凌統一路立功。公元214年隨孫權攻克皖城,戰後升為蕩寇中郎將,兼任沛國行政長官。後孫權與劉備因荊州利益發生矛盾,凌統跟隨呂蒙等向西取回長沙 、零陵、 桂陽三郡。孫、劉矛盾緩和後,凌統從益陽返回。
合肥之敗
次年(公元215年)跟隨孫權攻打合肥。不料戰事不利,起初被張遼八百人突襲,
(得仔補充一點:由於這次突襲被很多人以為張遼八百大破孫權十萬,但事實的細節並非如此)。
喪失銳氣,之後半個月攻城,張遼、 樂進帶領合肥七千守軍頑強抵抗,孫權攻城不力,此時軍中又瘟疫流行,孫權不得不宣布撤軍。
然而撤退的時候出了亂子,大部隊撤走後,只有呂蒙、 蔣欽 、凌統、甘寧以及親兵一千多人跟隨孫權駐在逍遙津北。
孤軍奮戰
不料被張遼看出破綻,孫權現在在逍遙津北的部隊是孤軍,就乘機率步騎數千人發動襲擊,東吳軍隊猝不及防,孫權得力愛將陳武力戰而死。
甘寧、呂蒙、凌統等奮力抵擋,與曹軍展開死戰,得仔再次補充:由於仇恨也過去了十多年,甘、凌二人也能一同作戰了。當時凌統率親兵三百人掩護孫權撤退,為孫權的撤退贏得時間。
凌統奮力拼殺,手刃數十人後,護送孫權成功撤退,此時手下三百親兵已全部戰死,凌統自己也受了很多處創傷,便且殺且退,當時是橋斷路絕,幸好凌統水性好就潛水而回。
重要將領
孫權在船上,看到凌統在水里而且還活著,又驚又喜,下令手下把他撈上來,在他的創口敷了藥,給他換上乾的衣服。
當凌統悲痛和自己朝夕相處的侍衛們無人生還時,孫權一邊用袖子為凌統擦眼淚,一邊安慰凌統說道:「公績啊,死去的人永遠也不能複生了,但只要有你在,還用擔心會沒有人嗎?」
得仔我在想,由此可見凌統在孫權心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此後孫權拜凌統為偏將軍,加倍撥配兵馬。
國士風度
凌統雖然身在軍旅,卻依然能夠親近並接納賢人,而且輕視錢財,重視道義,很有國士的風度。當時有人推薦凌統的一位同鄉叫盛暹的給孫權,說此人人格高尚,節操比凌統還好。
孫權說道:「只要他能像凌統那樣就不錯了。」後來,孫權召見了盛暹。
晚上,盛暹去了凌統那裡,當時凌統已經睡了,聽說盛暹來了,便馬上穿好衣服出門迎接,牽著盛暹的手一起進入房內。凌統就是這樣尊重賢人的。
恩威利誘
東吳內部山越頻繁暴動,而且非常難以製服他們,這很是讓孫權頭疼。凌統於是向孫權納諫,說山里的人大多都強悍而且蠻橫,可以使用施恩威、利誘的辦法讓他們歸順。孫權於是派凌統到東部各縣去招募並征討。
又命令所屬各城,凡是凌統需用的物資,都可以先供給再報告。凌統一向愛護士兵,士兵們都很仰慕他。這次招募,得到精兵一萬多人。
凌統經過家鄉餘杭縣 ,步行進入官府,見了官員便執版三拜,態度恭敬,禮節也很周到。對待親戚和朋友們依然像以前那樣,感情更加濃厚了。
天命難違
很可惜,凌統辦完了事情,正準備離開老家回去向孫權復命的時候,突然患病了,畢竟兩年前在逍遙津的那次拼殺,身體上留下了累累傷痕,加上那個時代的江南瘟疫橫行,誰也無法挽回凌統的生命了。
不久,凌統去世,年僅29歲(得仔補充一下:《三國志•吳書•凌統傳》說是49歲病故,但經多方推敲,認為不實)。
如此一個優秀的將領英年早逝,不禁讓人感到惋惜......孫權當時正在睡覺,一聽到凌統去世的消息,倒吸了一口涼氣,驚得馬上坐了起來。
頓時,孫權淚流滿面,悲傷得難以自抑,為此連續幾天吃不下飯,一想到凌統就傷心落淚。之後命令張承(張昭之子)為凌統撰寫銘誄,以表示哀悼......
後記
得仔我又完成一帖主題文了,關於凌統死亡時的歲數究竟為幾歲?關於此疑問,得仔亦也摸不著頭緒,而這個疑問得仔會在最後為各位大大提出相關史料。
至於這凌統嘛…得仔對於他的評價乃是「勇猛果敢、視死如歸」,得仔認為凌統的一生是很短暫的,在他短暫的一生里跟隨孫權四處征戰,的確創造了很多不平凡的事蹟,在《三國志》裡,他能和程普 、 黃蓋 、甘寧等名將並列一傳當之無愧......
卒年說法
《 建康實錄 》:“統為人性好接物,親賢愛士,輕財重義,有國士風。年二十九歲卒。”
《三國志•駱統傳》:“及凌統死,复領其兵...以隨陸遜破蜀軍於宜都 ,遷偏將軍...年三十六, 黃武七年(228年)卒。 ”
《三國志校誤》的作者陳景雲認為:“從往合肥往當作徵卒年四十九,案統父操以漢建安八年從征黃祖戰沒,統時年十五及十一年即預討麻屯之?後至四十九而卒,則吳之赤烏中也。統自攝領父兵屢立戰功為時名將,若赤烏中尚在,則從征合肥還二十年間,統之宣力戎行多矣何更無功可錄乎?據駱統傳凌統死复領其兵在隨陸遜破蜀軍之前,然則統之年當在三十左右本傳所云,乃傳錄之誤。”
2002年岳簏書社《三國志》修正版:“事畢當出,會病卒,時年二十九。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膳,言及流涕,使張承為作銘誄。”
《 永樂大典 》收錄了《吳志》:“凌統病卒,時年二十九。”
《諸史拾遺》的作者錢大昕認為:“計統之年,殆未逾三十。”
史家評價
陳壽:(凌統)有國士之風。
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冑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