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一生只寫過一首半詩的皇帝 [打印本頁]

作者: Sopa    時間: 2015-5-21 21:32     標題: 一生只寫過一首半詩的皇帝

  公元927年3月21日,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其父趙弘殷,曾是後唐、後晉、後漢、後週四代王朝的禁軍將領。趙匡胤年少時就器宇軒昂,儀表非凡,《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趙匡胤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威震四海達數百年之久的大唐帝國已經消失整整20年,其時中華大地山河破碎,爭戰長久不息。軍閥割據的五代十國是歷史上的大動亂期,人們不堪戰亂之苦。趙匡胤早年從軍,歷經沙場,由於功勛卓著,一路加官進爵,後官至後周歸德(今商丘)節度使、殿前都點檢。公元960年,經過精心策劃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登上皇帝寶座,成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
  趙匡胤少懷大志,受家庭的熏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並練就—身的絕好的武藝。趙匡胤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可謂古代武功第一的皇帝。他自創太祖長拳,整套拳路演練起來,充分表現出北方的豪邁特性,為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他還發明獨特兵器「大小盤龍棍」,兩相配合使用威力無比,大盤龍棍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後來,習武之人根據趙匡胤大小盤龍棍的運用原理,又發展改造出適於巷戰近身短打的「三節棍」與「雙節棍」。行伍出身的趙匡胤雖然讀書不多,但也粗通文墨。我們都知道,古人做詩很時髦,趙匡胤亦未能免俗,他也曾寫過詩,隻不過產量少得可憐,平生只寫詩一首半而已,這一點,有關古籍有記載。
  據宋人陳肖巖所著《庚溪詩話》記載,趙匡胤在登上龍椅之前,有一次晚上同幾個朋友相聚喝酒閑聊,大家談興甚濃,全無睡意,以至通宵達旦,東方既白。清晨,當初升的太陽冉冉而升,在座的一位朋友觸景生情,隨口吟一首《詠日詩》。趙匡胤聽很不以為然,認為詩句雖然工整,卻沒有什麼氣勢,當即脫口而出,吟下面這首《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這首詩儘管押韻不是太好,但詩意不凡,頗具氣吞山河、吐納煙雲之大氣勢。眾皆叫好,趙匡胤自己也頗為得意。當皇帝之後,趙匡胤儘管日理萬機,但每每想起此詩,心中便為自己當年出口成章妙得佳句得意,於是乎很想再露一手,超過自己的舊日之作。但做詩須有機緣,有感而發才行,苦於沒有能激發靈感的題材,趙匡胤一直未能如願。有一年中秋之夜,明月當空,分外晴朗,那情景使他心曠神怡。詩興也隨之而來。趙匡胤暗想,既然以前曾寫一首《詠初日》,今日何不再來一首詠月詩呢?想到這兒,他稍作思索,立馬脫口而出前兩句:「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
  結果呢,後兩句卻卡殼,趙匡胤苦思冥想,卻無論如何也續不上來。就這樣,他的這個《詠月詩》便只寫半首,留下深深的遺憾。此後,趙匡胤再無寫詩的想法衝動,專心於治理社稷江山也就再無詩作問世。儘管一生寫詩甚少,可趙匡胤在歷史上留下很深的印記。如他有名的「勒石三戒」(即太祖碑誓)。王夫之說: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嗚呼!若此三者,不謂之盛德也不能。他從後周恭帝柴宗訓手中兵不血刃奪來江山,讓趙家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的子孫們都保全柴氏子孫,不可謂不仁厚。不殺知識分子幹部,不加農田之賦,都是很難能可貴的,顯示一個好皇帝的品質。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