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曾國藩為什麼要匆忙殺死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 [打印本頁]

作者: Marts    時間: 2014-12-12 00:17     標題: 曾國藩為什麼要匆忙殺死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

  1864年7月28日,曾國藩到達金陵。幾個小時後,曾國藩連夜審訊了李秀成。李秀成是幾天前被俘的,金陵突圍時,李秀全掩護小天王一行殺出城,因腳部受傷摔下了馬,躲藏在城外方山一帶,結果被當地的村民抓住,捆送到湘軍大營。數天前,性格暴躁的曾國荃在審訊李秀成時,想起新仇舊恨,情急之下,竟用刀尖將李秀成的手臂與大腿刺得鮮血直流。李秀成情急之下大聲叫道:「老九,我們各為其主,你這又是何苦呢?」曾國荃又羞又愧,只好罷手。
  曾國藩像所有勝利者一樣,危坐於高堂,他先是沒有說話,只是藉著獄中昏暗的燈光,用他的三角眼仔仔細細地打量著這個軍事生涯重要的對手。曾國藩沒有想到,這個文化程度不高、卻堪稱太平天國最傑出的軍事天才長得如此瘦小、貌不驚人,他甚至如女人一樣柔弱纖細。曾國藩開口了,他的語速沉著而緩慢,就像是在跟李秀成拉家常似的。曾國藩饒有興趣地詢問了李秀成很多有關太平天國的情況,仔細聆聽了李秀成對一些人和事的評價。這一次談話,讓曾國藩關於太平天國的很多疑問得到了證實。李秀成也很坦誠地回答了問題。在大多時間裡,曾國藩都是在聆聽,李秀成則侃侃而談。這一次雙方的會面,李秀成在幾天後的自述中濃墨重彩地加以描述,字裡行間中表現出對曾國藩感激涕零。曾國藩卻在當天的日記中輕描淡寫道:「戌初,將所擒之偽忠王親自鞠訊數語。」寥寥一筆,便可以看出曾國藩對李秀成的輕慢。曾國藩是勝利者,當然可以居高臨下。除此之外,讓曾國藩居高臨下的還有文化和思想;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這位曾經的對手讓曾國藩大失所望。不過從見李秀成起,曾國藩已經決定要殺李秀成了。第二天,曾國藩給在安慶的兒子曾紀澤寫信道:「偽忠王曾親訊一次,擬即在此正法。」
  曾國藩為什麼如此匆忙殺掉李秀成,這一直算是一個謎。也許,長於識人的曾國藩對於李秀成的面相和言行感覺不爽,在他看來,這個太平天國忠王異常狡猾,並且,在太平天國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只有速殺,才會讓餘黨徹底斷了東山再起的念頭。當然,這只是想法之一。最大的可能性在於,曾國藩審問李秀成之時,李秀成極可能力勸曾國藩起兵造反恢復漢室,並且承諾召集十數萬舊部幫助曾國藩。在李秀成的自述書中,也極可能有相關內容,後來被曾國藩刪除了。這一點,可以說是最讓曾國藩忌諱的。李秀成如果解押到京,話題涉及到這方面,或者說出什麼對曾氏兄弟不利的話,會讓曾國藩很被動。另外,曾國藩忌憚的一點是,如果李秀成押送至京的半途中,有個三長兩短,放虎歸山,就必定釀成大禍。總而言之,如果押解李秀成去京城,一切將無法控制,有百害而無一利,還是在金陵將他迅速處死為上。當然,另一種可能是,李秀成在與曾國藩談話時,請求速速將他在金陵處死,以免折磨。曾國藩滿足了李秀成的願望。在金陵處死李秀成,最起碼,可以讓他死個痛快,而到了京城,肯定會遭受百般折磨,最後還得「凌遲而死」。以曾國藩的為人來說,他是有著如此器量的。可以佐證這一猜測的是,李秀成在見了曾國藩一面之後,意識到自己死期將至,他帶著傷殘的身體,幾乎是用每天七千字的速度在寫自傳。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上午剛剛完成自傳,晚上,就被帶到法場上處死。據趙烈文後來記述道,李秀成在臨死之前一直說「中堂厚德,銘刻不忘,今世已誤,來生圖報」云云,似乎對曾國藩感恩戴德。死之前,李秀成談笑風生,雖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還是寫了十首半文半白的絕命詞。曾國藩下令:「免凌遲。其首傳示各省,而棺殮其軀,亦幸矣。」從李秀成免凌遲這一點看,曾國藩已經相當不易了,按照朝廷的慣例,對待這些造反的頭目,從來就是千刀萬剮的。曾國藩在金陵處死李秀成,至少,讓李秀成免除了肉體上的折磨和痛苦。
  後來的野史記載:曾國藩親自審訊李秀成的第二天,也即7月29日晚,曾國藩曾經與曾國荃有一次長談。對於九弟曾國荃,曾國藩一直抱有感激之情的,弟弟自從咸豐六年籌建「吉」字營跟隨曾國藩打仗之後,攻城拔寨,戰無不克。有一次左宗棠問曾國藩,對於曾國荃,他這個做兄長的,有什麼看法,曾國藩的回答是:「殺人如麻,揮金如土。」在曾國藩看來,曾國荃算是一個軍事奇才,但在治理國家以及人情世故方面,缺少智慧,顯得相當不成熟。現在,裁減湘軍,首先要爭取的,就是曾國荃的支持。
  野史曾記述兄弟二人的談話。兩人見面後,曾國荃看出了兄長的心事,乾脆開誠佈公地說:「東南半壁無主,我公豈有意乎?」這實際上就是很明白地問曾國藩,敢不敢造反?曾國藩把臉一沉說:「這種掉腦袋的話,你也敢說,真是糊塗啊!」曾國荃似有不服,辯解說:「兩江總督是你,閩浙總督是左宗棠,四川總督是羅炳常,江蘇總督是李鴻章,還有三個現任總督、五個現任巡撫全是湘軍之人。大哥手裡握著二十多萬湘軍精兵,如果需要,可把現在被捕的李秀成說動,讓他振臂一呼,收納十萬太平天國降兵跟隨你造反。這樣,手上就有三十多萬精銳之師。有這些兵馬,即可攻破京師,恢復漢家江山,成為一代帝王。大哥,捨你其誰啊!」。
  曾國藩搖了搖頭,緩緩地說:「老九,你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在湘軍中,有很多人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共享富貴。左宗棠一代梟雄,做師爺時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甘心在我面前俯首稱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個起兵討伐我的人就是左宗棠;再說李鴻章,我若一帆風順,李鴻章永遠是我的學生;如若不順,李鴻章必然反戈一擊。李鴻章多麼聰明啊,名利心極強,他當然不會輕易丟掉現有的權力和地位。並且,你看看現在這支湘軍吧,這麼多年的仗打下來,精銳早已打光了,那些優秀的人早已犧牲,部隊已呈老態,哪裡還能再打仗呢?再說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從者雲集;一旦他投降了,就是一隻走狗,誰還聽他的!」一席話把曾國荃說得啞口無言。曾國藩還說,當兵吃糧,陞官發財,就比如養了一群狗,你扔一塊骨頭,它就跟你走,別人扔一塊更大的骨頭,它就可能出賣你。我現在這個樣子,又有多少骨頭可以扔給他們呢?
  曾國藩與曾國荃的這一番談話,當然有野史想像的成分。不過以曾國藩和曾國荃的性格和關係,這樣的談話內容完全合理。不僅如此,曾國藩到了金陵之後,他的很多心腹,包括彭玉麟、趙烈文等人,以及著名的研究「帝王之學」的學者王闓運等,都先後來探曾國藩的底。他們一開始說話時都很隱晦,有的藉機發發牢騷,抱怨朝廷獎勵不公,有的替曾國藩抱屈,因為咸豐帝臨死之時有遺言,許諾「克復金陵者王」。可等到曾氏兄弟攻克了金陵,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只慳吝地給了曾國藩一個「一等毅勇侯」,「王」與「侯」,相差十萬八千里啊!對於部下與幕僚們的試探,曾國藩絲毫不動聲色,他什麼也沒有表示,後來,為了避免越來越多的麻煩,曾國藩乾脆親筆寫下了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掛在金陵住地的中堂上。這樣,所有來曾府試探風向的人,從這副對聯中,就已經明白曾國藩的心跡了。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