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古巴飛彈危機
[打印本頁]
作者:
AA82276761
時間:
2014-11-2 04:34
標題:
古巴飛彈危機
古巴飛彈危機(英語:Cuban Missile Crisis),又稱加勒比海飛彈危機,加勒比海危機,是1962年10月14日-28日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折點,在世界史中人類從未如此近地從一場核戰爭的邊緣擦身而過。
最後雙方達成以下協議:蘇聯撤回部署在古巴的飛彈,美國宣布不再對古巴進行任何入侵行動,美國撤回部署在土耳其和義大利的飛彈。
[attach]100412[/attach]
1959年1月,菲德爾·卡斯特羅武裝推翻之前親美的巴蒂斯塔政府,奪得古巴政權。由於新政府施行的改革不斷觸及美國利益,1961年4月1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協助古巴一支反政府武裝在該國西南海岸豬灣登陸,最終遭遇失敗,全軍覆沒。圖為1961年6月14日,古巴哈瓦那,卡斯特羅召開記者會,就美國方面提出的釋放1173名“豬灣事件”中被俘人員的請求,開價2800萬美元。
[attach]100413[/attach]
“豬灣事件”之後,美國對古巴實行全面禁運,古美關係繼續惡化,開始了導彈危機的前奏。1961年5月卡斯楚宣布古巴走社會主義道路後,蘇聯加緊改善同古巴的關係,並在政治,外交和經濟上給予支持。在冷戰對峙的態勢下,美國也將地處自家”後院“的古巴看作是蘇聯在西半球擴張的跳板與基地。圖為1962年1月5日,古巴哈瓦那,蘇制坦克參加慶祝卡斯楚革命3週年的閱兵式。
[attach]100414[/attach]
彼時,美國和蘇聯作為兩個經濟和思想政策截然不同的超級大國,不斷使用先進武器互相威懾,雙方均不排除進行“核首發”的措施。這個戰略的目的在於對敵方進行猛烈的第一次核打擊,致其癱瘓,無法進行核反擊。因此,加快核武器的開發和部署成為了兩國最為重要的軍事戰略。圖為1961年11月3日,美國紐約,抗議者頭戴甘迺迪和赫魯曉夫的面具在蘇聯領事館前抗議蘇聯進行核試驗。
[attach]100415[/attach]
當時美蘇擁有的洲際導彈技術均可以從自己的國土打擊對方國土內的目標。但是這些武器的弱點在於預警時間太長,對方有足夠時間採取反擊措施。為縮短預警時間,雙方必須將核導彈盡量佈署到對方領土附近。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佈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這也成為了古巴導彈危機的導火線。圖為1961年6月3日,奧地利維也納,甘迺迪和赫魯曉夫在美國大使館舉行會談。
[attach]100416[/attach]
1962年5月,蘇聯爲彌補美國在歐洲佈署中程導彈所造成的戰略劣勢,開始秘密在古巴佈署可以搭載核彈頭的SS-4中程彈道導彈,並佈署4萬蘇聯士兵來保護古巴,抵禦美國的入侵。1962年8月5日和29日,美國中央情報局通過U-2偵察機以及間諜報告首次在比那爾德里奧省首次發現了導彈發射裝置。圖為1962年10月,美國偵察機在古巴拍攝到的其中一個中程導彈發射基地。
[attach]100417[/attach]
真正的危機從1962年10月中旬開始爆發。10月15日,美國偵察機拍攝的照片明確地顯示了導彈的存在。這些導彈是佈署在古巴東北部聖克里斯托佛附近的SS-4導彈,它們可以打擊美國首都華盛頓。圖為美國一架P2V“海王星”反潛機正在跟踪一艘裝載有核導彈的蘇聯貨船。
[attach]100418[/attach]
10月16日,國家安全顧問麥克喬治·邦迪向甘迺迪匯報偵查結果,甘迺迪召集他的執行委員會來討論各種反應方式。其中包括容忍蘇聯佈署導彈、試圖採取外交解決以及軍事手段如封港、空襲和入侵。圖為美國偵察機拍攝照片顯示,蘇聯貨船裝載著大量導彈。
[attach]100419[/attach]
美國派出6架U-2偵察機拍攝此前發現的導彈發射場,證明當地佈署了至少16顆、最多32顆導彈(SS-4和SS-5)。這些導彈的最大射程為4500公里,可以攻擊所有美國重要的工業城市,殺傷數百萬美國人,預警時間只有五分鐘。此外蘇聯還佈署了伊爾-28轟炸機。圖為美國偵察機拍攝到的蘇聯貨船。
[attach]100420[/attach]
10月18日,蘇聯外長安德烈·葛羅米柯赴白宮與甘迺迪舉行早先就計劃好的會晤。出於策略性考慮,甘迺迪在會晤中沒有提到古巴問題,但華盛頓開始不斷有蘇聯大量向古巴出口武器的消息流傳。一些美國將軍認為必須立刻進行空襲,然後入侵古巴。甘迺迪最後作出抉擇:進行封鎖。
[attach]100421[/attach]
10月22日晚上7時,甘迺迪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從10月24日開始對古巴進行封鎖。甘迺迪指出,古巴建設的導彈基地可以擊中西半球的大多數城市,構成了“對所有美洲國家的和平與安全的明顯威脅”。甘迺迪強烈呼籲赫魯曉夫“停止和取消對世界和平和我們兩國穩定關係的這種秘密魯莽並富有挑釁氣味的威脅”,要求蘇聯放棄世界霸權的計劃,結束危險的軍備競賽,從古巴撤走導彈並保持克制
[attach]100422[/attach]
10月22日,美國軍隊進入三級戒備狀態,集結了戰後以來最龐大的登陸部隊。大批艦隊被移駐到和古巴隔海相望的佛羅里達州沿岸基地,戰略空軍部隊進入戰備狀態。同時美國也開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爭取盟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10月23日,美洲國家組織召開會議,投票同意封鎖古巴。圖為美國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多艘參加集結軍艦和潛艇停泊在碼頭。
[attach]100423[/attach]
10月24日,執行任務的艦隊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的護衛下駛入封鎖帶,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正式開始。美國艦隻和蘇聯艦隻首次發生衝突,為了防止衝突升級,美國艦隻沒有總統的直接命令不許開火。圖為美軍登陸部隊正在集結。
[attach]100424[/attach]
蘇聯方面則把美國的封鎖照會當作不可接受的文件退還美國駐蘇使館,同時加速了在古巴的導彈基地建設。10月23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警告美國政府“如果輕率玩火應對和平的命運負嚴重責任”。赫魯曉夫宣布不接受封鎖,但是保證佈署的導彈完全是出於防禦策略的。圖為古巴革命軍在美國宣布封鎖令後開始集合備戰。
[attach]100425[/attach]
蘇聯政府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強烈抗議美國侵略古巴和別國的行徑,堅決譴責這些行動並阻止美國政府發動熱核戰爭”,並指示它駐聯合國代表提出召開安理會討論美國“違背聯合國憲章和威脅和平”的問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則請求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討論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對於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危險威脅”。圖為古巴革命軍搭建防空陣地應對戰事。
[attach]100426[/attach]
一觸即發的核戰爭令眾多美國民眾緊張不已。圖為一戶家庭正在後院安裝放射性塵埃躲避所。
[attach]100427[/attach]
圖為美國民眾在地下室儲備應急食物和水。
[attach]100428[/attach]
10月25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上,美國大使與蘇聯大使針鋒相對,美國首次展示了蘇聯導彈發射場的照片證明。
[attach]100429[/attach]
10月26日,赫魯曉夫建議:如果甘迺迪總統願意公開宣布不入侵古巴,那麼他準備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把導彈撤出。僅隔一天,10月27日,赫魯曉夫第二封信語氣強硬,要求美國以撤除在土耳其的導彈換取蘇聯從古巴撤走導彈。幾乎在同時,一架美國U-2偵察機在古巴被擊落,機毀人亡。整個危機達到了高潮,美國戰略航空司令部進入了二級戰備狀態,僅僅低於全面戰爭狀態。
[attach]100430[/attach]
10月27日,美國海軍對一艘蘇聯核潛艇投下了深水炸彈,核潛艇艦長以為戰爭已經爆發,決定發射艦上核導彈,由於大副執意不同意(按照當時蘇聯核潛艇的規章必須三位最高軍官:艦長、政委、大副一致同意才能發射導彈),最後潛艇上浮來請示莫斯科的命令,這也是導彈危機中距離核戰爭最近的一次。這一次,美國一方面同意赫魯曉夫前兩封信的條件,同時發出威脅:赫魯曉夫必須在24小時內撤出導彈,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圖為一架美國直升機低空監視一艘蘇聯潛艇。
[attach]100431[/attach]
10月28日,赫魯曉夫回函,表示已下令撤除在古巴的核武器。美國同意不入侵古巴,並秘密撤回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最後,蘇聯拆除了所有的進攻性武器,正在前往古巴途中的船隻也接令回航。至此,古巴導彈危機正式宣告結束。此次危機歷時13天,又稱“13日危機”。圖為11月1日,當美國U-2再次對原先發現的中程導彈發射場進行偵察拍照時,發現導彈已經拆除。
[attach]100432[/attach]
圖為美國偵察機11月4日拍攝到的畫面顯示,古巴馬里埃爾港口一批導彈正在等待裝載返回蘇聯。
[attach]100433[/attach]
圖為美國偵察機11月9日拍攝到的畫面顯示,一艘裝載有導彈的蘇聯貨輪啟程回國。
[attach]100434[/attach]
11月26日,甘迺迪親自探望了U-2機組成員,充分肯定了他們拍攝的照片在危機當中的作用。最後,甘迺迪授予了第4080戰略聯隊總統通令嘉獎,同時給這次古巴導彈危機惟一的犧牲者,U-2偵察機飛行員魯道夫·安德森頒發了空軍十字勳章。圖為11月6日,美國通過瑞士駐哈瓦那大使將安德森的遺體運回國內。
[attach]100435[/attach]
1962年12月29日,導彈危機過去一個半月之後,一百萬古巴人在卡斯特羅的召集下在哈瓦那舉行集會抗議美國。大國之間的妥協讓古巴獲得了寶貴的生存空間,也被國民視為一場偉大的勝利。而美蘇兩國則開始考慮如何避免類似的危機,並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建立了美蘇熱線,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格局再次改變。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