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明朝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
[打印本頁]
作者:
Sopa
時間:
2014-10-25 09:42
標題:
明朝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多年後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成祖」,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
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極力肅整內政,鞏固邊防,政績頗著。在文化事業上,加強儒家文化思想的統治,大力擴充國家藏書。永樂四年(1406),至御殿觀覽圖書,問大學士解縉:「文淵閣內經史子集全備否?」解縉回答:「經史粗備,子集尚多闕。」他又說,士從家稍有餘資,便欲購書,況於朝廷?遂召禮部尚書鄭賜遣使購訪天下遺書。又指示購奇書要不惜代價,「書值不可計價值,唯其所欲與之,庶奇書可得」。永樂年(1403)命解縉等人編纂「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技藝之言,各輯為一書,毋厭浩繁。」動用文人儒臣3000餘人,輯古今圖書8000餘種,謂「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於當世」。於永樂六年(1408)編成,共22877卷,裝成11095冊,定名為《永樂大典》。藏於「文淵閣」中,對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重要貢獻。遷都後,在宮內東廡南,又建,「文淵閣」,南京之書,大量北運,把《永樂大典》運至北京後,專貯於「文樓」。使明代國家藏書建設發展迅速。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實為中華文化的一大貢獻。現僅存世3%。
明成祖即位後五次北征蒙古,追擊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疏通大運河;遷都並營建北京,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定都北京的漢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後500餘年的首都地位;組織學者編撰長達3。7億字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設立奴兒干都司,以招撫為主要手段管轄東北少數民族。更令他聞名世界的是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前六次在永樂年間進行,第七次下西洋在宣德年間進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溝通了中國同東南亞和印度河沿岸國家。明成祖可謂功績纍纍的一代雄主。
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朱棣在位期間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永樂初,曾先後復周、齊、代、岷諸王舊封,但當其皇位較鞏固時,又繼續實行削藩。周、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遷寧王於南昌;徙谷王於長沙,旋廢為庶人;削遼王護衛。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朱棣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永樂初即改北平為北京,設行在六部,增設北京周圍衛所,逐漸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七年在女真地區,設立奴兒干都司。與此同時,爭取與蒙古族建立友好關係。韃靼、瓦剌各部先後接受明政府封號。永樂八年、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1410、1414、1422、1423、1424),朱棣親自率兵五次北征,鞏固了北部邊防,最後死於班師途中。五年派兵統一安南(今越南),在河內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進行直接統治。七年開始了營建北京天壽山長陵,以示立足北方的決心。十四年開工修建北京宮殿,十九年(1421)正式遷都北京。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運河重新暢通,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對其他邊疆地區的統治也得到發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亂後,設立貴州布政使司,為加強對烏斯藏(今西藏)地區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給予封賜,尊為帝師。他還於四年設立哈密衛,並多次派遣陳誠、李達等人赴西域(今新疆),加強了政治、駐軍和貿易往來,全國統一形勢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
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征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峰。為開展對外交流,擴大明朝的影響,從永樂三年(1405)起,朱棣派鄭和率領船隊七次出使西洋,所歷三十餘國,成為明初盛事(見鄭和下西洋)。永樂時派使臣來朝者亦達三十餘國,中亞的帖木兒帝國也與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來。浡泥王和蘇祿東王親自率使臣來中國,不幸病故,分別葬於南京和德州。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內屬,於其地設交趾布政使司。
永樂時全國範圍階級矛盾相對緩和,但由於國家支出過大,賦役征派繁重,使有些地區發生了農民流亡與起義,十八年山東發生的唐賽兒起義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支。永樂二十二年(1424)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廟號太宗,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時改成祖。謚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簡稱文皇帝。在中國古代一流帝王中,明成祖朱棣做的大事和別的一流帝王比只高不低,像鄭和下西洋、設立奴兒干都司、下令編撰《永樂大典》、設立內閣制度、遷都、等等。只要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明朝幾乎所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大事都是朱棣做的。清朝皇帝康熙稱朱棣的時代為「遠邁漢唐」。能讓一位傑出的帝王稱讚另一位傑出的帝王,可以說朱棣他做的這個皇帝是合格的。
永樂盛世是明朝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所出現的盛世。明成祖統治期間以永樂作為年號,朱棣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並且宣揚國威,大力開拓海外交流,人民安居樂業,社會上可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所以後世史學家稱其為永樂盛世。
明太祖朱元璋時,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鉅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明成祖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這個內閣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所效仿,一直延續到現在。但內閣品級不高,一般要經過翰林院庶吉士鍛煉,後來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進內閣」的潛規則。
明成祖朱棣對各地方官吏要求極為嚴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須深入瞭解民情,隨時向朝廷反映民間疾苦。永樂十年(1412),朱棣命令入朝覲見的地方官吏五百餘人各自陳述當地的民情,還規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當者勿問』。之後,永樂帝宣佈「諭戶部,凡郡縣有司及朝使目擊民艱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觀察員,如果看到民間疾苦而不實報的,要逮捕法辦。對民間發生了災情,地方上要及時賑濟,做到「水旱朝告夕振。無有雍塞」。
永樂元年(1403)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型類書,至永樂二年(1404)十一月編成《文獻大成》,即《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十八世紀中葉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
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這一古代文化寶庫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永樂大典》收錄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這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傳。收錄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莊、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醫卜、文學等,無所不包。所輯錄書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別編入,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資料的文獻價值。全書體例「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檢索非常方便。自《永樂大典》公眾於世之後常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存不到800卷。
為了徹底解決蒙元貴族的殘餘勢力,從永樂八年(1410)開始,明成祖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這次北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迫使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永樂帝封韃靼大汗為和寧王。隨後明朝大軍一直進入到極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永樂十年(1414),永樂帝舉行第二次北伐,擊敗了蒙古另一部瓦剌,瓦剌遣使謝罪之後,永樂帝班師回朝。永樂十七年(1421),永樂帝舉行第三次北伐,大敗兀良哈蒙古。蒙古勢力遭到永樂帝的連續打擊後,此後數十年都無法對明朝構成威脅。永樂七年(1409),明朝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地方,設立了奴兒干都司,管轄今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等地。以及對安南的戰爭。
永樂三年(1405),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乘「寶船」六十二艘,遠航西洋。明朝艦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錫蘭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返國。以後又於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間,先後七次出海遠航,經過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這就是偉大的鄭和下西洋。永樂帝在位期間,「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