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在有色人種裡面,是比白種人來的多,台灣人發生率,以粗略的評估,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都有子宮肌瘤,醫師建議:計劃懷孕的婦女,最好深入檢查子宮,有肌瘤最好不要一拖再拖,讓肌瘤跟著肚子裡的胎兒一起長大,而增加生產的危險性。
子宮肌瘤一般是說:正常的子宮是一個肌肉壁的組織,可是有時它裡面的一些腺體、纖維細胞,會產生肌肉增生,變成所謂肌瘤的現象產生,目前原因並沒有很明確的說法,基本上,子宮裡會有新生血管,荷爾蒙的會讓子宮營養增生之後,肌瘤就會逐漸長大。
通常肌瘤在直徑5公分以下,是不建議開刀,比較常見的症狀,其實經痛還蠻多的,當然還是要看它長的位置,有些長在比較會影響子宮收縮的位置,就會引起旁邊神經血管的反射動作,而造成疼痛,大部分如果是比較靠近子宮內膜層,就會造成子宮內膜層增厚,這樣的體質經血量就會特別的多,月經的出血可能一般人3~5天就乾淨,他可能要更久,甚至會有很多的血塊,若有經血量特多的時候,可能就要檢查是否有子宮內膜增生或肌瘤的問題。
肌瘤可以長在子宮內,也可長在子宮外,這時就會造成肚子變大(肚子以下變大),而肌瘤長的位子影響也就不同,若長在子宮內膜,就會造成內膜層增厚,造成出血不規則,但是若長大到壓迫到膀胱,就會造成頻尿,若壓到腸子,就有可能造成便秘,若是壓迫到神經系統,也可能造成大腿疼痛,若長在子宮內,而擋住了子宮頸,也可能造成不孕,其實症狀就與它長的位置及大小很有關係,若長的非常小,其實也不太會有什麼症狀,一般來講,所有子宮肌瘤的人,大約只有25%(四分之一)的人才有症狀,也有很多人幾乎是沒有症狀的。
通常病理報告出來是子宮肌瘤的話,絕對是良性的肌瘤,因為在病理學上,子宮肌瘤就是良性的細胞;但也是有少數手術後出來其實不是子宮肌瘤的時候,就有可能是惡性子宮的腫瘤。
肌瘤如果長的太大,就會產生器官壓迫的症狀,有三個需要手術的情況:一是快速長大,二是壓迫器官的症狀,三是因為嚴重出血,造成嚴重貧血而無法得到改善。
本身有肌瘤的人,要少吃鴨、紅肉類,筍子、麵包、冰冷食物、淹漬、罐頭、泡麵,而四物湯也不能吃、或者補腎的中藥、月見草油、靈芝,因為這些有促進荷爾蒙的作用,反而會讓肌瘤長的更大。
更年期後,因為卵巢萎縮沒有功能了,也沒有荷爾蒙的製造,整個血循也不像以前那麼好,肌瘤沒有養分的供應,當然也就不會再度長大。
穴位保健
可抑制子宮收縮(肌瘤):隱白、大敦、內關。
子宮內膜異位
基本上來說,有時候它如果是子宮腺瘤的話,在超音波看來跟子宮肌瘤有點類似;可是基本上它們還是不同的,因為內膜異位在一般的理論是說:子宮內膜層的經血,隨著每次月經來潮時增生、剝落,月經就是內膜層剝落之經血,可是有些內膜透過血流、輸卵管跑到別的地方去,大部分常見內膜異位的地方是骨盆腔的卵巢、輸卵管旁邊,會因為這樣造成發炎反應,內膜會增厚但是排不出去,所以在每個月不斷累積之後,可能像個氣球一樣逐漸的長大,這其實就是濃濃的經血組織,是經血化掉之後,從紅色變成像咖啡色一樣,所以就叫「巧克力囊腫」。
內膜異位,也可能經過血流而跑到其他器官,也有可能到達呼吸道,也可能在月經來潮時喀血或是流鼻血。
子宮內膜異位:因為月經來潮會造成增生的問題,在懷孕時不排巢,組織也就不會再長大。
穴位保健
子宮內膜異位:合谷、三陰交、足三里、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