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
元黃公望作,繪富春山水,用墨淡雅,疏密有致,為中華十大傳世名畫。初贈無用上人,幾經輾轉,複被火難,今存二殘卷,長者曰「無用師卷」,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短者曰「剩山圖」,藏浙江省博物舘。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與吳鎮(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七十九歲高齡時開始創作的。這幅縱33公分,橫6.9公尺的長卷,是他生活在富陽,又以富春江為題材推出的力作。黃公望在題跋提到這幅畫從至正7年一直畫到至正10年,
1350年黃公望將此圖題款送給無用上人。《富春山居圖》便有了第一位藏主,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
清順治年間此畫為宜興收藏家吳洪裕得之清順治七年臥病在床的吳洪裕到了彌留之際,決定把圖首智永的「千字文」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藏品當作陪葬,“前一日已先焚《千字文真跡》,次日令家人取畫囑咐逝世後把它付之一炬“焚以為殉”用來殉葬。就在國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吳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吳靜庵(字子文)搶救出來.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畫,用偷梁換柱的辦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圖》。畫雖然被救下來了,卻在中間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此畫起首一段已燒去,所倖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從此,稀世國寶《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
1652年,吳家子弟吳寄谷得到後,將此損卷燒焦部分細心揭下,重新接拼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後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相佑。於是,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做《剩山圖》。而保留了原畫主體內容的另外一段,在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於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這便是後來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值此,原《富春山居圖》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短兩部分,身首各異。
「剩山圖」有1669年王廷賓的題跋,說明1650年吳洪裕火燒「富春山居圖」的故事。民國初年曾流落民間,後來被上海吳湖帆收藏,並用篆字提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之前韓葑題「富春一角」,意指現存者只是殘留的一小部分。
重新裝裱後的《剩山圖》,在康熙八年(1669年)讓與王廷賓,後來就輾轉於諸收藏家之手,長期湮沒無聞。至抗日戰爭時期,為近代畫家吳湖帆所得。畫家吳湖帆曾用古銅器商彝與人換得《剩山圖》殘卷,十分珍惜,從此自稱其居為“大癡富春山圖一角人家”。當時在浙博供職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頗不平靜。他想,這件國寶在民間輾轉流傳,因受條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國家收藏,才是萬全之策。於是數次去上海與吳湖帆商洽。曉以大義。吳得此名畫,本無意轉讓。但沙先生並不灰心,仍不斷往來滬杭之間,又請出錢鏡塘、謝椎柳等名家從中周旋。吳湖帆被沙老的至誠之心感動,終於同意割愛。1956年,畫的前段來到浙江博物館。成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
「無用師卷」名稱原由,是因為題跋說明畫給「無用師」,無用師本姓鄭,號無用,是一個道士,是黃公望師弟。1746年收藏家安儀周死後家道中落,「無用師卷」被變賣後被清宮收藏。
乾隆皇帝認定1745年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子明卷」為真,在「子明卷」畫卷空白處題寫評語55處並加蓋玉璽,在他出巡時常比對真實風景與畫中風景。「無用師卷」由於不被視為真跡故沒有他的題字,僅有「大臣梁詩正奉勅敬書乾隆御識」文字,因此黃公望在畫中的留白空間得以保留。
乾隆皇帝在1745年得到子明卷.「子明卷」名稱是因為題跋指是畫給「子明隱君」,但尚未考證出實際人員。直到國民政府點收北京故宮文物,由於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曹知白「群峰雪霽」裡有黃公望的題字,證實「無用師卷」才是真跡,但由於子明卷是富春山居圖被燒前所仿摹,故成為了解富春山居圖原作之重要參考。
其時,除了吳洪裕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外,當時還有另一幅《富春山居圖》流傳在世。那即是明朝畫家張宏《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這幅畫是學術界公認的最接近原作的版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20世紀30年代(1933年),故宮重要文物南遷,萬餘箱的珍貴文物分5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文物停放上海期間,徐邦達在庫房裡看到了這兩幅真假《富春山居圖》,經過仔細考證,他發現乾隆御筆題說是假的那張,實際是真的,而乾隆題了很多字說是真的那張卻是假的,推翻了先人的定論,還它一個真實的面目。直到隨其他文物一起南遷。而今,這真偽兩卷《富春山居圖》都存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