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明清松錦大戰
[打印本頁]
作者:
covertutty
時間:
2014-6-21 00:26
標題:
明清松錦大戰
晚年的大明,或許是出於上天的憐憫,在送走了迷信的嘉靖、昏庸的萬曆、無能的泰昌和天啟等五六位荒唐的皇帝後,迎來了懷有強烈的中興之夢的能幹之君-崇禎帝,但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不是那個能在歷史舞臺上呼風喚雨的帝國了。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腐敗和內憂外患後,崇禎的先祖、父親、兄長留給他的卻只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他試圖竭盡全力去扭轉乾坤,去改變大明漸漸步向滅亡的現實,但命數始終是命數,於是才有了下文... ...
崇禎十三年(1640)4月,清軍包圍錦州城,開始在神州大地上上演一幕足以改變中國歷史的明清松錦大戰。
在松錦大戰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時中國的情況。當時大明的歷史舞臺上活躍了三支實力不同的勢力:北邊的蒙古(也稱北元) 、西北的農民軍、東北的後金(1636年稱帝,改年號「金」為「清」)。其中,尤以清的實力最強。在經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人的努力,女真人已大大不同於半個世紀前的女真了,他們能徵善戰,統一了東北地區,在政治上又進行了積極而又有效的改革,在農業生產上頒布了一系列保護、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注意發展紡織業、造船、冶金等,從而提高女真的經濟實力,國力十分強盛。並先後對搖搖欲墜的大明國發動了幾次極具威脅的進攻,其中耳熟能詳的有寧遠大戰、薩爾滸大戰、沈遼大戰。當然,大明始終是大明,帝國的國力還不至於被這區區的幾場戰役所完全拖垮。接著,皇太極放手一搏,向西聯合蒙古,向東又用武力強迫北韓屈服,輕易地切斷了大明國的左右手,準備在關外與明軍的主力來一場大決戰,從而使大明帝國的國運耗盡。而這次選擇的地點就是關寧錦防線中的錦州。說起關寧錦防線,其實它是遼西走廊裏從錦州直下至山海關的狹長地帶,全長400餘里,寬40餘里。防線中有松山、杏山、塔山等軍事要地和錦州、寧遠等軍事重鎮,易守難攻。而且,在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苦心經營下,關寧錦防線的守法和城池的堅固程度已有了大大的提高。但由於當時的朝廷長期拖欠遼東軍餉,致使士兵的戰鬥力不能得到保證。在極其重視的關外尚且如此,更和況那些不重視的地方,可見,當時的大明朝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隨著關寧錦防線最前沿的錦州城的被圍,松錦大戰也正式拉下了帷幕。
負責防守錦州城的是袁崇煥的舊部祖大壽。十年前,祖大壽在大淩河一戰中吃了敗仗,被皇太極俘虜並投降了後金,但不久後他又用計回到大明,並繼續鎮守關外。對於祖大壽的那次投降,史學界至今還為真降與假降之間而爭論不休。我們先撇開祖大壽的個人問題不談,其實,在防守錦州城的士兵中大多都是當地的遼人和蒙古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英勇善戰,但這只是表面給人的印象。實際上鎮守遼東的士兵如果用的好那當然是精銳部隊,若用得不好或處理不當就會惹出大麻煩來,崇禎元年(1628)的寧遠兵變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發生在遼東的兵變還不止這區區的一次,也可見當時的大明軍心是如此的潰散。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守城的祖大壽還是傾儘自己的力量把城池堅持下去了,清軍的鐵騎甚至還不敢怎麼去衝擊火力猛烈的錦州城。明軍似乎看到了一絲絲的希望,他們還甚至認為女真人怕了袁崇煥遺留下來的守城打法。但細心而又有遠大目光的清軍主帥皇太極卻不這麼看,他所想要看到的就是錦州城還處在明軍的手中。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皇太極在出發前就已經定好了「剪重枝而伐大樹」的戰略目的,圍城打援則是實施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而這個所要圍起來的「城」就是錦州城。
為了把錦州城圍個嚴嚴實實,給關內的明軍造成判斷上的錯覺,皇太極把圍城的清軍分成兩班,以三個月為一期,輪流更換,從而防止士兵疲憊和產生不良情緒。同時又把錦州城外的莊稼收割完畢,掃蕩清除錦州城外的明軍據點,完全切斷城內明軍與外界的聯繫。現在對於皇太極來說,還真應了<<三國演義>>裏的那句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那股遲遲未出現的「東風」,就是來自關內的大明援軍。
錦州被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北京,而此時的京城中對增援錦州的意見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兵部尚書陳新甲認為應分兵三路:一路從塔山出發,攻擊清軍的西北面;一路從杏山出發,抄錦州攻擊清軍的北面;一路從松山出發,渡過小淩河,攻擊清軍的東面。明軍的主力則從松山出發攻擊清軍的南面。而這個計劃的一切前提是速戰速決。我們從計劃的出發點來看,這似乎挺符合當時搖搖欲墜的大明的基本情況。因為西北地區的農民軍運動已經到了十分倡狂的地步,朝廷在兩面戰事的情況下是根本拿不出足夠的軍餉來給出關的明軍,而且此時的朝廷(包括崇禎本人)太需要一場實實在在的勝利來緩和帝國的危機了。
而身為遼東主帥的洪承疇卻認為應用打持久戰的方法來出關,儘量避免與敵主力決戰或者輕易進攻,步步為營,把圍城的清軍拖垮,然後迫其退兵。但這種戰略思想的最大弊端就是「曠日持久,耗費錢糧」,日落西山的帝國已經再拿不出這樣一筆龐大的軍費來給洪承疇打所謂的持久戰了。
說到洪承疇,這可是不能不提的一員晚明大將。洪承疇,字亨九,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萬曆丙辰科(1616)進士。早年在楊鶴手下任職,因解韓城之圍而名噪一時,後來在與農民軍的圍剿中屢建奇功,並擒殺出名的闖王高迎祥,被崇禎帝器重有加。為人心狠手辣,處事謹慎小心,是晚明最有才幹的大將之一。最終,一向急功近利的崇禎帝選擇了陳新甲等人的速戰派的方案,並命令洪承疇立即出關解錦州之圍。
7月底,洪承疇統領8總兵,13萬兵力在寧遠誓師,然後向松山進發,其中大部分的糧草和淄重都留在寧遠城。這8總兵分別是: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東協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其中除了吳三桂、曹變蛟等人較為能打之外,其他的都是無能之輩。到了松山後, 洪承疇吸取薩爾滸大戰中楊鎬所犯的兵力過於分散的錯誤,把6萬人馬集中在松山城外,兩翼只部署少量的兵力來牽制清軍,兵力部署得相當集中。 洪承疇的打法就是想集中兵力全力正面進攻圍困錦州的清軍,但避免過早決戰,儘量做到步步為營,謹慎小心。而同樣熟悉兵法的皇太極卻看出了洪承疇的破綻,過於集中的兵力無疑是給前方的進攻增添了不少的麻煩,但極其薄弱的後方卻還真應了「虎頭蛇尾」一詞。於是,嗅覺靈敏的皇太極立即命人在松山明軍週邊挖起三道大壕,每條壕深8尺,寬1丈多,並抄後包圍了聲勢浩大的明軍,把明軍的後路給切斷了。
一開始,在明軍還沒有被包圍之前,洪承疇還處於優勢地位,但皇太極的這一招也來得太快了,明軍的優勢一下子就變為了劣勢。更讓洪承疇頭疼的是,大部分的糧草尚留在寧遠,不久被圍的明軍就會出現斷糧情況。其實,明軍也曾經試過搶在清軍包圍前轉移出擊,但不成功,導致被圍的明軍進不能依錦州,退不能歸寧遠,縮在松山一帶動彈不得。無奈之下,洪承疇命令部隊對包圍圈進行強而有力的衝殺,試圖逃出包圍圈,但幾番週折後還是無法衝破清軍鐵桶般的包圍。先前還認為不可以過早決戰的洪承疇已經是忍無可忍,反正再這樣下去,明軍就只有死路一條,那不如傾盡家產跟清軍拼了。
8月21日晚,洪承疇召集各總兵將領商議,要求諸將拚死一戰以解被困之圍,換言之就是準備實施大突圍,但此時的眾將領已經不可能再像誓師時的那樣眾志成城,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甚至有些總兵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後路了。當夜,大突圍的時間還未開始, 大同總兵王樸由於貪生怕死先率部逃遁。接著,其他各總兵也紛紛效倣,好像多米諾骨倒塌一樣發生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情況陷入了無比的混亂,各級指揮官無法對所部進行有效的指揮,堂堂的大明軍隊就這樣亂成一團了!
在明軍這樣混亂的情況下,膽大心細的皇太極哪會放過這樣絕妙的時機,他立即命令清軍全線出擊。清軍的鐵蹄乘亂斬殺一路崩潰的明軍,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儘是大明將士的屍體,十分難看。吳三桂、唐通、馬科等人雖然幸運地衝出了包圍圈,但周圍已經是沒有什麼兵可用了,大部分士兵在混亂中或被殺或被俘。而經過一番廝殺後,主帥洪承疇、前屯衛總兵王廷臣、東協總兵曹變蛟則仍處在包圍圈中,看來突圍已經是不可能了,無奈之下,洪承疇只好收拾殘兵退入松山城中。
松山突圍令到明軍元氣大傷,由興盛走向衰亡。此役明軍陣亡者竟多達5萬多人,被繳馬匹7000多匹,甲冑10000多副。那位被困在松山的明軍主帥洪承疇可能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一生戰績輝煌,居然敗得如此狼狽,只能聽天由命守住松山等待援軍的再次到來。戰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城,震驚的崇禎帝立即召集眾大臣商議對策。可是這時的朝廷還有什麼能人,眾大臣面面相覷,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最後,崇禎派了個楊繩武去增援,後來又派了葉廷桂和范志完,但這些懦字派的人不是畏於關內,就是有心無力。可憐一代名將洪承疇,竟這樣孤獨地被困在區區的松山城。
被圍的松山城在清軍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城中的官兵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只能盼望清軍快點攻進城來了絕他們的餘生,但清軍就是圍而不攻。日子一天天下去,城內的明軍餓得已經開始競相吃人肉了,看來他們在不久的將來不是被稱為餓死就是被殺死。崇禎十五年(1642)2月21日夜,事先與清軍聯繫好的松山副將夏成德之子夏舒主動開城迎接清軍,清兵蜂擁進城,一舉佔領了松山城,並俘虜了洪承疇、王廷臣、曹變蛟等人。後來明軍中100多名軍官(包括王廷臣、曹變蛟)、三千名士兵受到了誅殺的最高「待遇」(洪承疇除外)。
松山的失守,被圍了將近兩年的錦州城也無力回天了。3月10日,祖大壽率部出城投降。接著,清軍沿遼西走廊而下,於4月9日破塔山,4月21日破杏山。至此,明清松錦大戰終於告一段落了。此時的大明王朝只剩下寧遠孤城一座和吳三桂的五萬關寧鐵騎。
縱觀這次足以改變中國歷史的戰役,明軍的失敗有很多原因:
1、朝廷內部意見不和,無法做到統一,如戰前以陳新甲為首的速戰派和以洪承疇為首的持久派之爭。前線將領中也出現意見不和的現象,他們各自懷胎,無法統一聽從主帥的命令。王樸的提前突圍就是很好的例子。
2、朝廷無法給前線的將士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援,糧草不足,軍餉不足,增援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暴露出朝廷多年來積蓄的弊端。
3、洪承疇的兵力佈置上出現了致命的弱點即過於集中,虎頭蛇尾,容易被敵所包圍。而且戰術上過分強調穩妥,不免顯得保守。
4、士兵在個人素質上不是清兵的對手,這也與起用的當地遼兵民族問題上有關,歸其究,還是朝廷多年來不注意遼東的民族問題。
5、明朝過時的文官制度處處約束在外征戰的武將,打起仗來捉襟見肘。而且這種情況在當時來說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先前的薩爾滸大戰、沈遼大戰,還有同農民軍的戰鬥中我們也常常見到這種現象,祖宗之法已經不可再用了!
歷時兩年的明清松錦大戰徹底把大明推向了深淵,大明損失的不只是10多萬精銳的士兵,還有那些本能挽大明於水深火熱的洪承疇等名將,後來的洪承疇降清、陳新甲被殺已是題外話了,然而大明帝國離真正滅亡的日子不遠了... ...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