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歸化中國的穆斯林
[打印本頁]
作者:
covertutty
時間:
2014-6-18 00:21
標題:
歸化中國的穆斯林
安史之亂發生後,至德二年(757)九月,唐朝曾借用大食等國及地區的軍隊,協助鎮壓安祿山反叛。當時廣平王李淑率領漢蕃聯軍15萬,號稱20萬自鳳翔東進討賊。除安西、朔方等唐軍外,回紇、大食、南蠻的武裝也參加這支聯軍。聯軍的主力,唐朝方面是郭子儀率領的朔方軍;蕃軍方面是葉護太子統領的回紇兵。九月克長安,十月取洛陽,從此安史叛軍聞回紇而膽寒。在史籍中,對大食的兵眾有多少,起了多大作用都語焉不詳。由於回紇援兵統共只有四千餘眾,所謂大食派三千回兵的傳說可能有所誇大。按當時實際狀況估計,既然史籍對回紇援兵的參戰人數、戰鬥情況皆有記載,對大食的援兵僅提及其名稱,且排列在援兵之後,所以人數不會接近回紇援兵,大約在一二千人左右。那時在呼羅珊駐有大食重兵,派千把人的一支軍隊去援助唐朝不會有什麼問題。至於其軍隊成員,除了阿拉伯人,也可能包括少量的中亞穆斯林。
從中國史料看,這些大食援軍只參加了收復長安和洛陽的戰鬥。《舊唐書》198卷記述:「至德初,(大食)遣使朝貢。代宗時為元帥,亦用其國兵以收兩都」。又據《資治通鑒》220卷「唐紀36」記載,收復兩都以後,至德二年(757)十月「葉護自東京還,上命百官迎之於滻水東長樂驛。上與宴於宣政殿。葉護奏以軍中兵馬少,請留其兵於沙宛,自歸取馬,還與陛下掃除范陽餘孽。上賜而遣之。」蕃軍似乎再沒有參加戰鬥。儘管後來唐朝曾再次借用回紇兵討伐史朝義反叛,不過這次援軍中肯定沒有大食兵了。
援助唐朝的大食兵士,有一部分可能包括在「賜而遣之」的範圍內,並沿海道返回本土。至德三年(758)九月,這些軍士在臨歸國之際曾搶掠了廣州城。如《舊唐書》卷10「肅宗本紀」說:「至德三載,九月癸巳,廣州奏:大食國、波斯國兵眾攻城,刺史韋利見棄城而遁。」《資治通鑒》220卷補充說:「二國兵掠倉庫,焚廬舍,浮海而去」。但是,大食援軍的大部分人卻沒有回國,留居於長安一帶,並與中國婦女通婚,這是首批正式落籍中國的穆斯林。他們的留居,也推動了外國人較多地在長安乃至在中國的定居。唐德宗時期(780~783),胡人在長安的居留已成為必須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除了對社會風氣有影響外,單就此項事務所開銷的財物而言,唐廷就大有不勝負擔之虞。為此宰相李泌對留居的外國人進行戶籍清理:要麼加入中國籍,要麼離境回國。結果發現長期留居長安的胡客竟有4千人,「胡客留長安久者或四十餘年,皆有妻子,買田宅,舉質取利,安居不欲歸」。這些人中肯定包括留居中國的大食軍士及一些穆斯林客商。他們沒有一個人願意回國,都加入了中國籍,成為地地道道的中國穆斯林。
怛邏斯戰役結束50年以後,貞元十七年(801)春發生的渡瀘之役,也導致部分降卒在中國滇川一帶留居。該年,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與南詔王異牟尋共同攻打吐蕃,夜渡瀘水後連破敵方營寨,經過接連兩場戰鬥,消滅了吐蕃主力,俘獲吐蕃、康、黑衣大食等聯軍兵眾2萬餘人。除了被遣返者外,其中遠道而來的康國及大食國的被俘軍士自然只能在滇川一帶就地安置。由此可見,自唐代中後期起,在雲南等地也許已經有穆斯林大食降卒在活動了。至於它同元代及明清兩代穆斯林有否淵源關係,則需要繼續考證。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