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雨果 生前身後盡榮耀 [打印本頁]

作者: boiboi    時間: 2010-7-9 16:43     標題: 雨果 生前身後盡榮耀

維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一八○二-一八八五年),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十九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作家。

雨果的創作生命長達六十八年,幾乎經歷了十九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創作了大量詩歌、小說、劇本、散文和文藝評論、政論文章;但同時,他又是一個具有豐富生命的人物。

政治人物的雨果

雨果曾經說:「我愛人民,但我討厭亂哄哄的群眾。」

十九世紀的法國歷史,是用鮮血和刺刀寫就的。革命、起義此起彼伏,帝制、共和反覆不止。社會運動反映出的聲音只有一種,就是對抗。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的雨果,作品中卻少有你死我活的鬥爭,而體現了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究其原因,家庭的出身應該是重要的一點。

雨果出生在一個政治分裂的拿破崙時代家庭: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名將軍,曾長期跟隨拿破崙南征北戰,後又宣誓效忠波旁復辟王朝;母親卻曾積極密謀推翻拿破崙。處於同床異夢的父母之間,他從小就困惑於對立雙方的不同、不容和不屑。這最終造就了雨果在政治上的平衡和非極端:既堅持民主、追求自由;但又絕不介入打打殺殺的革命。

在八十四歲高齡告別人世的時候,彌留之際的大作家,吟出了這樣的詩句:「在日光與夜色中衝擊。」後來,著名傳記作家安德烈‧莫洛亞評論說:「這一佳句描述了他的一生,也描述了人類的一生。」

雨果的政治態度一向溫和、穩健,主張通過一點一滴的改良來推動社會前進。而且,當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意識遭到顛覆的時候,他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對抗。突出的例子是,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五日,路易‧波拿巴(拿破崙三世)為連任總統發動霧月政變,解散議會並稱帝。堅持民主共和的雨果,對這種歷史倒退奮起反抗。

鬥爭沒有取得勝利,作家不得不流亡國外,出逃比利時,十九年後,一八七○年拿破崙三世垮台,雨果才回到法國。長篇小說《悲慘世界》(一八六二)等就誕生在流亡期間。

被朋友「奪愛」的雨果

從一八二八年雨果與書商簽訂協議,到一八三一年初《巴黎聖母院》(台灣譯名《鐘樓怪人》)寫作完成,雨果為這部世界文學史上的傳世名作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從宗教到歷史,從建築到藝術,從愛情到戰爭,史詩般的巨作《巴黎聖母院》,是人類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雨果沉浸在充滿激情的創作之中,卻冷落了自己的妻子阿黛爾。他的好朋友、文學評論家聖伯夫(一八○四│一八六九),此時卻與寂寞、鬱悶的怨婦阿黛爾,愈來愈成為無話不談的莫逆之交。

雨果本人的感情生活其實也是豐富多彩的。他的一生中除了經常圍繞左右的文學女青年、文學女粉絲之外,甚至也有公開的情人,據說還不只一個。但是,當聽說自己的妻子紅杏出牆,特別是和自己信任的好朋友過從甚密時,大文豪還是異常痛苦的。

這個終日忙碌、情感熱烈、思想深刻的哲人,把對愛情、忠誠和自由的思考,化作了筆下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從而誕生了不朽的《巴黎聖母院》。

小說中圍繞三男一女展開的有關忠誠與感恩、愛情和友誼、嫉妒和崇拜,恰當地反映出作家現實生活中的困惑或混亂;同時,不同的男人形象也表現出作家本人對自己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反對死刑的雨果

革命的到來日益高漲,使得死刑的執行成為法國社會中日常可見的現象。血腥殘暴的現實,促使大文豪一次又一次地主張取消死刑。在認識到這種主張尚難以實現的情況下,雨果要求把斷頭台從巴黎市中心移走,以避免群眾看到這可怕的場面。

在一百多年前處於尖銳對立的法國社會中,他的取消死刑、避免當眾施刑等主張,應該說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

享盡榮華的雨果

雨果一生基本上沒有受過苦,即使因政治信仰不同流亡國外的期間也如是。他的作品,官、民「通贏」,雅俗共賞,一直是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主流」。

他一八四一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一八四五年晉身貴族,封為伯爵;一八七一年當選國民大會代表;一八七六年當選參議員。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二日,雨果逝世,法國兩院立即休會,宣布全國致哀。六月一日,舉行國葬,鳴禮炮二十一響,二百萬群眾為雨果送葬,靈柩置於凱旋門下,供萬民瞻仰,隨即葬於巴黎先賢祠。

一位詩人、小說家得到如此厚愛,在人類歷史上怕是絕無僅有。真可謂:生前,享盡富貴、萬眾敬仰;死後,極盡哀榮、名垂青史。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