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坐不改姓 空話一句 [打印本頁]

作者: heysong    時間: 2010-6-29 12:26     標題: 坐不改姓 空話一句

中國人好講「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更名暫且不說,改姓的事兒卻不少。

以前讀《三國演義》,對曹操那邊的親戚關係就很頭疼,明明人家夏侯惇、夏侯淵乃複姓「夏侯」,曹操楞把他們當成親兄弟,你說怪不怪?

後來讀了歷史才明白,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被過繼給宦官曹騰為養子,所以曹家和夏侯家確是本家關係。

這倒也罷了,畢竟這是被動改姓,歷史上還真有一位皇帝主動給自己改姓的,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他因為仰慕漢文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其中有一條就是要鮮卑貴族改姓。為了起表率作用,他先把自己的姓改成了「元」,其他的如「拔拔」改「長孫」、「獨孤」改「劉」、「尉遲」改「尉」、「步六孤」改「陸」等等。於是「拓拔魏」成了「元魏」,鮮卑族逐漸融入了漢族,卻留下了一個更強大的北方王朝,為隋唐一統天下做足了準備。

歷史上還有些達官貴人喜歡給別人改姓。譬如「唐伯虎點秋香」中,華太師府中的僕人跟著主人姓「華」,「唐伯虎」當書童時就叫「華安」。

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有這種癖好,黃巢起義時,李唐皇帝就將救駕有功的「沙陀族」首領賜姓「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後來就以自己為唐朝正朔,建立了五代中的後唐;明朝的皇帝也喜歡給別人賜姓,像明成祖給太監「馬三保」賜姓名為「鄭和」,成就了一段鄭和下西洋的佳話。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人稱「國姓爺」,其實鄭成功原名「鄭森」,因有功被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名「成功」,所以他也叫「朱成功」。

民間還有許多兩姓不分家的傳說,也大多和改姓有關。像春秋末年陳國公子「完」逃到齊國,因「陳完」古發音與「陳田」相近,所以改姓「田」氏。這個田氏後來廢黜了「姜」姓齊國國君,建立了田姓齊國。

胡姓一大源流叫「明經胡」,又稱「李改胡」、「假胡」,據說是唐昭宗迫於朱溫淫威,暗將繈褓中的皇子送交宦遊長安的歙州人胡三公帶回原籍撫養。不久昭宗遇害,皇子就從「胡」姓,取名昌翼。後唐時胡昌翼以明經科及第,這支胡姓人由此得名。

在古代因避諱而改姓的事情也很多。避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習俗,乃對於君主、聖人或尊長的名字,避免寫出或說出。封建時代把避諱神聖化,成了懸在老百姓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像東漢明帝名「劉莊」,他為了避自己的諱,就把思想家「莊子」稱為「嚴子」;「丘」姓因觸犯了「孔子」的聖諱,在漢代被欽定改「邱」姓;北宋名臣「文彥博」,先祖本姓「敬」,因避後晉「石敬瑭」諱,其祖父改姓「文」;至後漢,復姓「敬」;但到了北宋,又因宋太祖趙匡胤祖父「趙敬」諱,其祖父又不得不改姓「文」。

看來,在古代中國「坐不改姓」只能是一句大話、空話罷了。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