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變與永樂之治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為使朱家子孫能長坐江山,在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同時,又沿襲元朝的分封制度而略加變革,分封諸子為王,賦予其很大權力,藉以「屏藩王室」。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死後,以皇太孫的身份繼位的明惠帝朱允炆,感到諸王的勢力日益坐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即與大臣齊泰、黃子澄謀議削藩。燕王朱棣遂打出「清君側,靖內難」的旗號,以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名,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在北平誓師起兵,史稱「靖難之變」。轉戰四年,燕王乃揮師於建文四年(1403)六月從瓜州渡江,直逼京師。「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1402~1424),次年改元永樂。
明成祖即位後,改京師為南京,改北平為北京,著手大修北京城,於永樂十九年(1421)正式遷都北京。與此同時,他採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恢復發展經濟,強化中央集權,加強邊疆的經營管理,並積極發展對外關係。
(一)恢復和發展經濟。為了恢復遭受靖難戰爭破壞的社會生產,明成祖繼續執行洪武時期的移民屯墾與軍士屯田政策,並興修水利,賑濟水旱災害,農業和手工業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整個永樂年間,國家歲糧收入年均31788696石,超過洪武時期的年均28734250石。「屯田米常溢三分之一」。
(二)強化中央集權。明成祖繼續實行削藩之策,剝奪藩王的軍政大權,並令殿閣大學士參預機務。
(三)加強邊疆的經營管理。元朝殘餘勢力這時已分裂為韃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兀良哈歸附於明,明太祖於其地置朵顏等三個羈縻衛所。但韃靼、瓦剌拒不附明,不時縱兵騷擾。明成祖從永樂八年(1410)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五次親征漠北,先後擊敗韃靼和瓦剌,敕封瓦剌與韃靼首領為王,許其入貢互市。並進一步修築長城,建立「九邊」防禦體系。同時,在洪武設置遼東都司的基礎上,繼續招撫東北女真諸族,於永樂七年(1409)建立奴兒干都司(司所置於特林,在今俄羅斯境內黑龍江口)。在西北,在洪武所設的安定、阿端、曲先三個羈縻衛所基礎上,繼續向西拓展,增置罕東、赤斤蒙古、沙州、哈密四個羈縻衛所,合稱「關西七衛」。在西南,除在洪武年間所設雲南都司、雲南布政司和貴州都司的基礎上,增設貴州布政司。
(四)發展對外關係。永樂年間,明成祖曾派遣鄭和六下西洋,使明朝聲威遠播海外。
明成祖的永樂之治,是明朝的鼎盛時期。此時,其綜合國力無論在亞洲還是世界,都堪稱是首屈一指的。
本來明代與漢、唐兩代並稱盛朝,明成祖之治亦應和漢武帝、唐太宗等一樣並為盛世。但在歷史上,永樂之治卻不如武帝盛世、貞觀之治那樣出名,其原由或與成祖篡位奪權有關,或同明初開始的宦禍及特務統治相繫,令史家對朱棣的所作所為產生一種厭惡之感,故往往加以貶抑。不過,論及朱棣之雄才大略,似不比李世民稍讓。觀諸永樂年間之政績,比較漢、唐、明三朝形勢,成祖固宜與漢、唐盛世之君主相媲美。職是之故,漢武帝是以「通西域」而著稱,唐太宗因被尊為「天可汗」而聞名,明成祖則以「下西洋」而傳世,因此,「永樂盛世」實非虛美之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