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永安建制
永安城為州治所在,是一座繁華堅固的中型城市。攻克這座城市後,洪秀全一家於10月1日進駐原知州衙門。城中一些富豪人家被抄家,抄家所得被納入「聖庫」,以資軍用。但總的來說,太平軍的紀律是相當不錯的。在永安城裡,太平天國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制度,被歷史學家稱之為「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今蒙山)後,相繼建立各項制度。確定官制,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頒行天歷,廢除清朝紀年;嚴禁私藏金銀財物;令人民蓄髮;刊行官方文書。太平天國初具建國規模。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義後,正式向清王朝宣戰。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為太平軍。8月20日,太平軍在廣西平南官村一帶大敗清軍向榮部,取得自金田起義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先是,7月15日,太平軍與清軍在紫荊山西之雙髻山作戰不利,被迫突圍。19日,洪秀全於茶地下詔,要求全國團結一致,克服困難,楊秀清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經過一系列整頓,太平軍戰鬥力大為加強。
8月16日中秋之夜,太平軍分三路自新墟出發,經五峒山東至平南縣之思旺、官村一帶,清軍副都統烏蘭泰部縱火焚掠新墟,提督向榮率部尾追,於20日也到達官村,紮營數十座。太平官在馮雲山、蕭朝貴等率領下,乘敵立足未穩,突襲劫營,大獲全勝,陣斬千總楊成貴,繳獲大批軍火、器械、糧草、服裝等軍用物資。向榮部全軍崩潰,只得收拾殘兵,退入平南縣城這一年冬天,太平軍在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進行了一系列政權建設,史稱「永安建制」。
該年閏8月1日,太平軍攻克永安城,這是為太平軍自金田起義以來佔領的第一座城市,7日,洪秀全進入永安。10月25日,洪秀全下詔,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列一等;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列二等;石達開為翼王,列三等。西王以下皆受東王節制。凡事有功將士都晉封官職。12月14日正式頒行天歷,廢清朝紀年,以金田起義之年為太平天國辛開元年,本年為壬子二年。規定一年為366日,單月31日、雙月30日,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寒露、大雪六節氣為十六日,其餘十八節氣皆十五日。仍以干支紀年,但將地支中「丑」改為「好」、「卯」改為「榮」、「亥」改為「開」。又頒布「太平禮制」,規定了一整套嚴格的尊卑等級和煩瑣的禮儀制度。另外,洪秀全還多次詔令全軍不得私藏所獲財帛等物,一切戰利品都要上交天朝聖庫,違令者治罪;不得違反十款天條;命太平天國將士蓄髮;刊刻頒行太平天國官方文書等等。「永安建制」為太平天國政權奠定了初步規模。
與此同時,咸豐元年至四年(1851~1854),河南、安徽等地捻軍紛紛舉行起義,並逐漸匯合在一起,號稱「捻軍」,成為太平天國以外另一支強大的反清力量。洪秀全知道,既然舉起了反清的義旗,就要建立一個和清朝不一樣的王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讓弟兄姊妹都能享受天倫之樂。可以說,洪秀全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他怎麼也想不到十幾年後,跟隨他的天國將士,竟然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正應了那句話:勝者王侯敗者寇。
基本內容
1851年3月,洪秀全在廣西武宣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州(今蒙山)後,整頓建制,相繼建立下列軍政制度:
(1)修改曆法,制訂天歷
(2)令人民蓄髮(參見辮子)
(3)建立聖庫制度,財產統一管理
(4)確定官制(參見太平天國兵制)
(5)論功行賞,分封五軍主將為王
太平軍駐留廣西永安期間,太平天國進行的軍政建設。金田起義後,太平軍於1851年9月25日攻克廣西永安州,進行了軍事、 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整頓和建設,主要包括整頓軍紀、分封諸王 、頒行《天歷》、規定禮制等。又封秦日綱為天官丞相,胡以晃為春官丞相,其餘有功將士均晉陞官職。又確立了官制,其官級是軍師,丞相、檢點、指揮、將軍、總制、監軍、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和兩司馬,共12級。1852年又頒布了「天歷」,刻印了許多書籍,強調了軍隊的組織紀律,加強了對起義者教育。
洪天王年僅兩歲的兒子洪天貴福被封為「幼主」,稱「萬歲」,以後的兒子則一律稱為「殿下千歲」,女兒們稱為「金」。軍中高級將領稱作「大人」;中級軍官到兵頭將尾的兩司馬,被統統稱為「善人」;其子女,男的被稱為「公子」、「將子」,女兒被稱作「玉」、「雪」;女將領被稱為「貞人」。各級頭目的妻子被稱作「貴」,並根據丈夫的具體職銜細分為「貴嬪」、「貴姒」、「貴姬」、「貴嬙」不等。
洪秀全為「天王」,稱「萬歲」;楊秀清為「東王」,稱「九千歲」和明朝著名宦官魏忠賢一樣的歲數;蕭朝貴為「西王」,稱「八千歲」;馮雲山為「南王」,稱「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稱「六千歲」;石達開為「翼王」,稱「五千歲」。以東王節制諸王,其他各人或稱軍師,或稱丞相等。為了避洋上帝「爺火華」的諱,所有的王都不能稱「王爺」,洪秀全自己也以身作則,不稱「帝」、「聖」、「上」等,僅稱「主」。
從這些森嚴的等級制度我們可以看到,號稱「天下多男兒,皆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儘是姊妹之群」的太平天國,也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平」。太平軍的軍制,是知識分子馮雲山借鑒《周禮》設計出來的,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五「伍」設兩司馬;四個兩司馬編製設一卒長管轄... ...依次五五進位,再往上則是旅帥、師帥、軍帥。一軍轄五師,理論上有13155人。但楊秀清、蕭朝貴這兩個「不識得多字墨」老粗對此頗不以為然,認為這一軍制並不實用,馮雲山純粹是在賣弄學問。
太平軍在永安沒有站住腳。雖然他們此時已有兩萬多人的實力,但清軍迅速趕來,到1851年底已集結了四萬六千人。12月10日,號稱敢戰的清軍猛將廣州副都統烏蘭泰,猛攻永州外圍防線的要點水竇村,當時還未被封為西王的蕭朝貴身負重傷,村子失陷,整個防線陷入被動。兩天後,傷勢惡化的蕭朝貴被封為「八千歲」,一周後,洪秀全下詔封「五王」,這時候蕭朝貴才成為「西王」。因為這場重傷,原本平起平坐的楊秀清、蕭朝貴兩人涇渭立分,形成了楊秀清一人獨大,以東王身份節制諸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