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常見藝陣(四)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常見藝陣(四)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常見藝陣(四)   
  
【結論】

每年在大甲媽祖進香活動中,都會遇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故事,引發不同的感受,看到進香客餐風露宿、不分晝夜地跟隨媽祖,內心總是充滿著感動,是什麼力量驅使這群民眾無怨無悔地步行三百多公里,在進香過程中可以體驗信徒對媽祖的虔誠,信仰力量之偉大。

二OO一年台中縣政府配合媽祖進香活動開始舉辦「大甲媽祖文化節」,二OO二年起交通部觀光局將大甲媽祖進香列為台灣十二大民俗活動之一,二OO三年擴大為「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希望使進香宗教活動成為國際性觀光民俗活動。

在大甲媽祖進香活動中,儀式性的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八大典禮,並非民眾觀賞的焦點,真正具有可看性、藝術性的其實是各種陣頭的排場與演出。

自一九九二到二OO四年個人實際參與、觀察大甲媽祖進香,查覺參與進香的表演性陣頭年復一年地減少,至二OO四年各香所聘請的民俗藝陣僅存醒獅團、女子西樂隊、電動藝閣和電子琴花車幾種,而各廟宇宮堂前來送駕、接駕的陣頭全為家將團,以往台灣民間常見的車鼓陣、跳鼓陣、宋江陣等民俗陣頭已難得一見。

醒獅原非台灣本土獅陣,女子西樂隊表演每年相同,連吹奏樂曲都不曾改變,電動聲光藝閣是固定式裝置完全沒有變化,而電子琴花車更是不值得鼓勵的廉價陣頭。

年年重複、沒有變化又缺乏藝術性陣頭將使進香活動庸俗化。其實宗將性儀式、陣頭固定應維持傳統,但表演內容卻應設計主題、創造新意。

其次,在媽祖進香陣頭中,可以發覺進香活動並未與大甲當地傳統藝術資源結合。

大甲五十三庄原本有「拳頭巢」之稱,境內武館、獅陣林立,根據《台中縣民俗資源普查計畫》資料,大甲地區有六個南管樂團,二團北管社團,及全國唯一的義虎陣(弄虎),但在媽祖進香藝陣中,這些大甲當地的陣頭卻完全沒有出現,顯然媽祖進香活動並未與地方藝術團體結合,殊為可惜,照理如此盛大的宗教活動可以帶動地方藝術團體生機,振興藝術表演團體功能,

從鎮瀾宮所組成的宗教性陣頭來看,其中音樂性陣頭,如開路鼓、轎前吹正面臨成員老化的現象,這些傳統音樂陣頭具有技術性,無臨組合,如果不能傳承則將面臨斷層的危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