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產仍有泡沫陰影
國科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林祖嘉進行的研究發現,台北市房地產的泡沫在2008、2009年達到最高點,之後略有下降。由於缺乏所得上漲的支撐,未來台灣房地產長期上漲空間有限,短期內雖不至於出現泡沫破裂問題,但泡沬化陰影仍在,購屋民眾還是要小心。
林祖嘉指出,這一波造成台北市房價大漲的主因,在於2008 年政府大幅調降遺產贈與稅,台商資金回流,加上兩岸解凍,同時開放陸資來台等諸多利多因素的影響。
在國科會經費支持下,林祖嘉和博士候選人馬毓駿的研究團隊進行「台美房地產市場泡沫現象之研究」,利用分析房價與租金的關係,以及分析房價與所得的關係,估計泡沫的大小。
林祖嘉解釋,房租可看成民眾對居住的實質需求,若房價上漲超過房租上漲,就可看成是因投機產生泡沫。同樣的,所得增加也會引發對房屋需求的增加;房價上漲如果沒有所得支撐,房價就不具有長期上漲的可能性。
林祖嘉舉例,如果某地區的房租在幾年內上漲10%,房價卻飆漲25%,其中10%是民眾為了住更好的房子而導致房價上漲,屬於合理的上漲;另外的15%,則來自於所得增加導致投資或投機需求增加,就屬於泡沫,隨時有破裂的風險。
研究團隊利用1975年第一季到2009年第四季台北市房地產相關資料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若以房租來推估,台北市在2008年第二季的泡沫最高,達到63.5%,其後略有下降;若以所得推估,2009年第二季的泡沫達到23.7%的最高點,其後也略為下降,但泡沫仍繼續存在。
面對已超過多數受薪階級購屋能力的大台北地區房價,林祖嘉傾向採取較溫和的因應策略,政府不必刻意把房價打壓下來,但也不能坐視房價持續飆高,應讓房價維持在緩漲或緩跌的區間內,再等國民所得慢慢追趕上來。否則一旦出現拋售潮,恐會造成劇烈的社會動盪,那就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