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劉憶如:簽ECFA 國際企業選台灣捨南韓

劉憶如:簽ECFA 國際企業選台灣捨南韓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今天說,兩岸簽訂ECFA最大改變是國際企業選擇布局亞洲市場夥伴時,會選台灣不會選南韓,因為不僅有投資保障協定、台灣營所稅降至17%,且比南韓懂大陸市場。
兩岸即將在6月簽訂ECFA(兩岸經濟協議),劉憶如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ECFA最大改變就是國際企業會選擇台灣作為布局亞洲市場的策略夥伴,而不會選擇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南韓。
劉憶如對中央社表示,國際企業運作是每個製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布局,台灣與南韓優勢類似,因此國際企業選擇台灣就不會選南韓,這就是全球運籌管理模式。
對兩岸簽署ECFA後會帶給台灣什麼改變?劉憶如認為,台灣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南韓,如果有ECFA,台灣至少有3大優勢。
第1,台灣比南韓至少早2年與大陸有自由貿易協定,國際企業選擇與台灣合作布局大陸與亞洲市場,不僅可以優惠方式進入大陸市場,而且還擁有投資保障協定保障投資權益。
第2個優勢是台灣營所稅已降至17%,但是南韓營所稅還高達22%,這是租稅的優勢。
第3就是台灣比南韓人懂大陸;劉憶如表示,國際企業如果有80%製程在大陸製造,因為台灣有ECFA,會選擇台灣做為策略夥伴比較有優勢。
不過劉憶如也強調,如果兩岸沒有直航、兩岸關係沒改善,台灣的這些優勢都是白搭,因為國際企業不管是生產或是銷售,現在誰離得開大陸?
劉憶如表示,目前台灣自身環境還有很多待改進,例如必須排除投資障礙以及加強基礎建設,她說,「這兩年因兩岸關係改善,國際企業都認為台灣長得不一樣了,有ECFA之後,會更進步。」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