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圖曼
鄂圖曼盤據伊斯坦堡長達四百餘年,然而帝國崩解至今也將近一個世紀了,土耳其人似乎仍在東與西之間,尋找一個足以支撐整個民族動力的新價值。曾著有《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一書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說道:「鄂圖曼帝國瓦解後,世界幾乎遺忘伊斯坦堡的存在…她對我而言一直是個廢墟之城,充滿帝國斜陽的憂傷…雖然西化和現代化的慾望強烈,但最急切的願望似乎是擺脫衰亡帝國的辛酸記憶。」
說來難免感傷,在土耳其人亟欲西化,決心與腐敗的鄂圖曼一刀兩斷同時,要在伊斯坦堡城裡尋覓曾經輝煌的蛛絲馬跡,已經難以找尋;而皇室後代流亡英國,被禁絕再踏入土耳其國土一步,只有老城裡、坐擁金角灣的托普卡匹宮(Topkapı Sarayı)和城區外圍、緊鄰博斯普魯斯海峽畔的朵瑪巴切宮,兩座新舊皇宮可供追憶。
鄂圖曼帝國最顛峰時疆土達到歐亞非三洲,從維也納到黑海、阿拉伯半島、北非埃及全在它的掌握之下,佔了世界六分之一的領土。老皇宮正是鄂圖曼強盛的象徵,因為四百餘年歷史間,36位蘇丹(皇帝)中的半數都以托普卡匹宮為家,武功強盛時,蘇丹不僅在此運籌帷幄,決勝於萬里之外,其後宮的香豔及血腥傳奇,就連莫札特的歌劇也要上演這齣以鄂圖曼後宮生活為場景的《後宮誘逃》。
老皇宮除了佔地廣闊、房間多如迷宮,老實說並沒有多麼驚人的偉大建築,不過裡面卻收藏了鄂圖曼累積幾百年基業的精華,以及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所取得的寶藏。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寶物收藏室裡重達86克拉、世界第五大的鑽石,以及鑲了三顆大翡翠的托普卡匹匕首。至於新皇宮又是另一截然不同的風景,每個王朝帝國在落幕前常有短暫的曇花一現,朵馬巴切皇宮正是典型代表,也為鄂圖曼最後的榮光帶來一絲絲的悲涼。它建於帝國國勢已沒落之際,更給帝國幾乎無法負荷的財政壓力,1856年建成後,不到70年帝國便結束,這與同一時代、中國清末慈禧太后挪用建軍經費打造奢華的圓明園,頗有難兄難弟之嘆。
朵馬巴切皇宮借景博斯普魯斯海峽,為這座新皇宮帶來非凡的氣勢,嚴格來說遠遠超過鄂圖曼當時的國力了。首位入住的蘇丹 Abdülmecit 第一眼見到它,忍不住說:「這座皇宮太貴了,實在不該蓋得這麼華麗。」
新皇宮佔地7000公頃,有43間廳堂、70間浴室及285間房間。從行政翼的入口大廳到大使間的水晶階梯,立刻就給人「極盡奢華之能事」的印象,不但階梯扶手柱全是水晶,頭頂上的水晶吊燈也重達一公噸,更有數座波西米亞立燈裝點。接著大使間金箔裝飾的天花板、陶磁花瓶以及地毯,也都是華麗無比。而謁見間除了豔紅窗簾懾人目光外,入門兩旁的兩座紅色波西米亞水晶壁爐,是最精細的設計。
此外,擁有三面大窗的蘇丹浴池,讓蘇丹可以欣賞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美景。最後的高潮則是華麗得教人說不出話的大宴會廳,面積有1800平方公尺,共有56根大大小小的柱子,還有一個直徑36公尺的大圓頂。圓頂正中央垂著重達4.5公噸的大水晶吊燈,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送的禮物,在當時,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大的水晶吊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