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日 籲三高患者護腎
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日」,國健署提醒「三高」患者,要小心腎臟病上身!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13日指出,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三高患者,罹患初期及末期慢性腎臟病的比例都較一般民眾高。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特別推出「專人診療、積極配合醫師、不亂服藥、注意作息及飲食」的口訣,幫助三高患者預防腎臟病。
【三高者易罹腎臟病】 根據國健署2007年統計,全國20歲以上成人有10%罹患慢性腎臟病,若發展到末期勢必得洗腎,2013年健保洗腎門診花費高達新台幣318億元;健保為改善國民洗腎問題,在2011年於成人免費預防保健服務中,除三高檢查項目外另增列可作為腎功能判斷依據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
國健署統計全台逾154萬40歲以上民眾的eGFR數值後發現,「沒有三高」的民眾腎功能正常的比例為85%,但三高患者僅有65%正常,而罹患「三高之一」的民眾得到慢性腎臟病的比例為非三高患者的1.5倍,「三高全中」患者腎臟病比例則達2.1倍;游麗惠指出,受試者中男性比例僅占43%,呼籲民眾應善用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免費檢查服務。
【三高患者護腎口訣】 陳鴻鈞表示,有鑑於三高患者比例增加,他特別在過去為人熟知的「泡、水、高、貧、倦」腎臟病警訊,也就是蛋白尿導致小便起泡、體內積水、高血壓與腎臟病有關、腎衰竭造成貧血,以及患者容易疲倦5字口訣外,推出三高患者防治腎臟病的「專、勤、藥、生、食」口訣。
「『專』就是找專人諮詢治療,」陳鴻鈞解釋,研究已證實,專業醫師何時介入治療慢性腎臟病,對患者存活率影響極大,另外三高影響腎臟病的面向各不相同,治療方式也不同,應交由專科醫師處理。「勤」則是勤與醫護人員配合,陳鴻鈞指出,許多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者身體並無不適,有時1個月內需要複診,卻往往拖了2、3個月,每天也沒有按時服藥,導致病情控制效果不佳。
【合法藥物也勿亂吃】 「服藥對控制腎臟病是很重要的,」陳鴻鈞強調,患者不只必須遵照醫囑乖乖服藥,或不吃來路不明、處方不明的藥,即便合法、普遍的藥物或食品,最好都向醫師諮詢後再服用。陳鴻鈞表示,一般綜合維他命的某些成分,就不適合嚴重腎臟病患者服用,「每次患者問我某種藥可不可以吃?我都直接請他們帶來給我看,現場判斷才是最準確的。」
本身因遺傳性慢性腎絲球腎炎,已洗腎8年的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游建勳指出,目前高中畢業到進入職場10年內的年輕洗腎及三高患者越來越多,主因都是作息極不正常。「就算健保全額補助,但一旦開始洗腎,患者體力會明顯遽降。」游建勳認為,洗腎很花時間,可能導致雇主雇用意願降低,較粗重的工作也無法升任,「如果30歲就洗腎,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是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