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唐太宗死於丹藥?

唐太宗死於丹藥?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台市隆堯縣),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他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關於唐太宗的死因,有種種說法,比較集中的是三種。從各類史料我們可以得知,一般介紹李世民的文章比較通用的說法是因患痢疾而死,不過也有史家經考證,認為李世民的真正死因乃是服食丹藥所致,太宗服胡僧藥,遂致暴疾不救,此說也有一些間接的史料為證,何況唐承魏晉之風,服食丹藥很流行,諸多唐帝均有此好。李世民服丹當非異事。不過捨此之外,亦不乏第三種可能性,那就是李世民在貞觀19年征高麗之戰中因中箭受重傷,久治不愈,加之亂食丹藥導致身體更加虛弱,遂於三年另八個月之後終於駕崩了。
  作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不僅身居高位,且比較明智,就當時醫術而言死於痢疾可能性不高;再者說,若是僅僅為了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盲目服用丹藥的可能性也較小,但如果是因為箭傷極重,一時無法有良醫靈藥治癒,從而誤以為丹藥也能幫助治病救命導致一命嗚呼,可信度高了許多。
  李世民遠征高麗中箭受傷,此說並不見於國內史料,而是朝鮮方面的說法。貞觀19年6月,李世民圍困安市,因高延壽、高惠真率高麗、靺鞨兵十五萬來救,雙方僵持不下,李世民親率李世績、長孫無忌、李道宗等出擊,三月不能下,只得班師還朝。按《資治通鑒》的記載,退兵的原因是因為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不過,按高麗的記載,是因為聯軍屢挫唐軍,並射傷了李世民,使其不得不撤退的。
  當然,李世民是否真的中箭受傷已成歷史疑團,即便是事實,在當時也只能是有限人知的天大秘密,《資治通鑒》有一個細節,「會伏愛私離所部,高麗數百人從城缺出戰,遂奪據土山,塹而守之。上怒,斬伏愛以徇,命諸將攻之,三日不能克。道宗徒跣詣旗下請罪,上曰:『汝罪當死... ...故特赦汝耳。」失掉一個並非足以影響到戰局成敗的土山,讓江夏王都徒跣詣旗下請罪且是罪當死,看來在這場土山爭奪戰中,李世民確實吃了大虧。以李世民以往的風格,常親自在第一線指揮作戰,假如李世民真的受傷,當屬此戰。《新唐書》載,遼東之戰時靺鞨兵精於射騎,故「每戰,靺鞨兵常居前」,擊破高惠真之後,李世民坑殺了三千靺鞨兵,這也不符合李世民一向的寬大作風,此中的深仇若用箭傷來解釋,就比較合乎情理了。李世民班師途中嘗言:「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如此的失落與傷感,也不像是出自一位曾經身經百戰的的統帥之口。
  據《資治通鑒》載,就在回程途中,李世民又忽然患上了「癰疽」,嚴重到了御步輦而行的程度,乃至太子為上吮癰,扶輦步從者數日。到了并州,民部尚書劉洎曾經晉見,及上不豫,洎從內出,色甚悲懼,謂同列曰:『疾勢如此,聖躬可憂!』此言一出,大禍立至,這位重臣便被李世民下詔,洎與人竊議,窺窬萬一,謀執朝衡,自處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賜自盡,免其妻孥。按說劉尚書罪不至此,大約實情是他對外人透露過李世民所謂「癰疽」症的真相吧?
  回到長安之後,李世民傷情並未好轉,次年二月,上疾未全平,欲專保養,庚午,詔軍國機務並委皇太子處決。於是太子間日聽政於東宮,既罷,則入侍藥膳,不離左右。上命太子暫出遊觀,太子辭不願出,整整過了一年後,李世民才從傷病中恢復過來,上疾愈,三日一視朝。21年正月,高士廉死,李世民往唁,「長孫無忌在士廉喪所,聞上將至,輟哭,迎諫於馬首曰:『陛下餌金石,於方不得臨喪,奈何不為宗廟蒼生自重... ...』」可知李世民不但並未痊癒,身體很差,且因急於痊癒,又開始大量服丹。以致五月又不得不再度詔百司依舊啟事皇太子,此後太子親政,李世民雖然也過問國事,但已是只抓大事、具體事務不管了,身份近似太上皇,這一直到第二年五月他去世為止。
  由於這段歷史,實在無法考究其真偽,在此就不細細論述了。還是說說唐太宗服用丹藥一事,言歸正傳吧。
  早在先秦時期,民間就相傳掌握「長生不老」之術的「仙人」生活在東海之中的蓬萊、方丈、瀛洲等三神山上。秦始皇時,有一個膽大妄為的方士說自己找到了神仙,還親眼看見了山上的仙人及漫山遍野的仙藥,這一無稽之談確正好迎合了日夜渴求長生不老之藥的秦始皇。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至當時名為碣石、今為秦皇島的地方,登臨碣石以觀滄海,並刻石碣石門,又遣方士韓終、侯公、盧生率八百童男童女入海尋訪仙人,求不死之藥。然而這些方士不是一去不返,就是傳來消息說船被風浪所阻。徐福入海數年,求仙不得,耗資巨大,恐遭秦始皇怒斥欺君之罪,便謊稱道:「蓬萊藥可得,然常為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秦始皇求長生心切,自然信以為真,令入海者捕鮫魚。結果仙藥未得到,秦始皇卻在古渡平原津病倒了。
  唐太宗對道教宣揚的方術迷信不屑一顧,在談到秦始皇祈求神仙冀其長生的荒唐行為時,他嘲笑道:「神仙事本虛妄,空有其名。」貞觀十一年,唐太宗再次表示自己對不老術的反對觀點:「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壽者脩短之常數。生有七尺之形,壽以百齡為限。」「雖復回天轉日之力,盡妙窮神之智,生必有終,皆不能免。」意思是人不論高低貴貧賤,都逃脫不掉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可見,唐太宗在貞觀前期,對神仙方術的禍國禍己是深惡痛絕的。
  據已有資料顯示,隨著唐太宗功業的隆盛與年歲的增高,他也與歷史上許多有所作為的封建帝王一樣,開始愚蠢地追求延年益壽。貞觀十七年,太宗又幸名醫甄權家,視其飲食,訪以醫性。據說甄權時年103歲,長於養生,他和弟立言皆有高深的醫術。隋魯州刺史庫狄苦於風患,諸醫皆莫能療,甄權緘其肩隅一穴,即時而愈。御史大夫杜淹患風毒發腫,太宗令立言視之,奏曰:「從今更十一日午時必死。」果如其言。太宗親臨甄權家,看來應是有針對性的。
  因為貞觀十七年以後,唐太宗的身體時好時壞,除了早年的「氣疾」外,又相繼患有癰疾、胃病、感冒、風疾等多種疾病。在治療未見好轉的情況下,便滋生了對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寄托於方士的丹藥,希望通過長生不老藥收到奇效。於是乎,認為唐太宗此時開始服食丹藥還是比較可信的。
  假如以上分析屬實,唐太宗後來不僅服用本國道士煉成的丹藥,還放眼世界,從外國引進丹藥。大臣們為了迎合唐太宗的這種心理,向他推薦了天竺國(今印度)的一名方士。最終,這位古印度方士的丹藥葬送了唐太宗,就是沒有太大疑問的結局了。試想,一代明君唐太宗含恨死在自己曾經反對的丹藥上,走上了曾被他嘲笑的秦始皇的老路,真是悲哀。
  畢竟在唐太宗晚期的高壓統治下,絕對的權力早已讓人三緘其口,社會亦早已不是從諫如流的貞觀之初了。如此看來,唐太宗的人生軌跡就其個人來說,恰好畫了一個圓,從深惡痛絕反對到深信不疑迷信,最終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導致「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也就在所難免了。
  唐太宗作為一代明君,治國安邦頗有建樹,為何會走入一個讓自己被後人恥笑的境地?確實值得深思,令人深省。看來,成功偉業只能輝煌過去,將來的路還得步步為營、腳踏實地才好。無論多麼英明的領袖,不管多麼睿智的領導,都不能居功自傲,都不會一勞永逸,曾經的正確並不能夠保證永恆真理,曾經的理性並不能夠保障永遠理智。
  換句話說,領袖也是血肉之軀,不可能沒有過失沒有錯誤,只要吃五穀雜糧的人間凡人,都不是十全十美、一貫正確的先知先覺。因此,我們評價先人看待歷史,不能脫離歷史環境與社會現實。還是以就事論事、實事求是的態度與出發點比較妥當。一味反對或盲從的做法,都無疑是缺乏科學與理性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