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被遺忘的清朝英雄~施琅

被遺忘的清朝英雄~施琅

古代人被教導「無論如何千萬不能投降,不能做降將」,因為降將除了品德差之外,下場都是非常淒慘,如:吳三桂…等等,但隨著年齡逐漸成長,也逐漸明瞭台灣那時候還是與中國大陸意識對峙的時期,所以那是國民黨政府為了反攻大陸所做的「教育」,藉機告訴人民「忠臣不事二君」,但在見識逐漸增廣後,才了解降將的下場並不是都是很悲慘,有功名、得善終的只不過是被刻意的遺忘,舉例來說,在清初的社會中,有不少的明降將,像:尚可喜、耿精忠…等是屬「不得善終」,後來被清朝降服的台灣明鄭,雖然沒有很淒慘,但也沒有什麼作為,但只有一位得善終且官封太子太保的「降將」似乎被大家刻意的遺忘,那個人就是靖海侯─施琅。
明鄭降將施琅率兵攻打台灣」只記得高中歷史課本只有這樣介紹施琅,他的一些功過,課本似乎刻意的將施琅遺忘,他對於台灣有什麼功勞呢?

施琅的生平

一、為什麼施琅會降清
靖海侯─施琅,福建晉江人,原名施郎,後來才改名施琅,原為鄭芝龍的部下,後來播歸鄭成功統屬,在還沒降清之前,是鄭成功的得力助手,由於鄭成功與施琅年紀相近,雖然兩人是主從關係,但鄭成功與施琅是好朋友,而且鄭氏的海軍是由施琅負責訓練,所以施琅之於台灣明鄭,自是功不可沒。

但是為什麼施琅會投靠清廷呢?一般史書記載因為施琅太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尤其常常出言不遜,久而久之,使鄭成功與施琅的磨擦逐漸增高,最後因為屬下犯軍法,施琅主張嚴懲,與鄭成功「用人之際,不可擅殺部屬,以免士卒寒心」的說法相左,因此爆發衝突,又因手下的挑撥離間,所以鄭成功下令將施琅以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顯一起捆綁起來,交給下屬看守,準備以「違背軍令」來處死。

施琅原本以為鄭成功只是一時之氣,關個幾天就沒事了,那知一家人皆被送入監牢,施琅認為不但自己過去的功勞被抹殺,而且殃及家人也將一起送命,他不甘心因此而束手就擒,最後在弟弟的鼓勵下,開始越獄逃亡,終於逃出台灣,投降清廷。
當鄭成功得知施琅逃跑後,深知大勢不妙,因為施琅知道太多明鄭的軍事機密,如果不能及時將他滅口,將來後患無窮。當然施琅也明瞭此利害關係,而在此刻施琅只好選擇「投降清廷」這條路。當鄭成功知道施琅投靠清朝後,只好殺施琅全家洩忿,就連看守的下屬人─吳芳以及妻子、兒女共五人亦被斬首,這是鄭成功一生中最受人批評的一件事(鄭大木也沒有大家想像的好)。

二、事清後的施琅

到了清朝的施琅,被清世祖派至福建辦事,而後累功升福建同安副將,又時逢鄭成功率兵反攻,這是施琅與鄭成功反目後第一次交手,這一次的戰役,由施琅大獲全勝,其官階也因此晉升為同安總兵,而後因施琅陸續攻克廈門、金門和梧嶼,再聯合一些荷蘭人將鄭成功打得落荒而逃,至此時官階升遷為福建水師提督,又加「靖海將軍」的頭銜。
因為鄭成功斬殺了施琅全家,而導致施琅發誓要攻克台灣報仇,施琅在北京三年期間,每日馬不停蹄地奔走,共計上書四次,希望能早日達成心願,終於於康熙21年(西元1683年)開始舉兵攻台。

施琅收復台灣
一、明鄭末年台灣的情形
其實,在施琅攻台之前,台灣的局勢頗為惡劣,因為早在西元1674年鄭經西征開始,由於連年征戰,鄭經只好從台灣調原住民與佃丁的六分之四至廈門,因而導致明鄭農業勞動力減少,造成明鄭的經濟力量大為低落;加上天地會總舵主陳永華(陳近南)的病逝。又因清廷嚴禁沿海地區的人民與台灣通商,清廷企圖封鎖台灣的經濟,使得台灣缺乏一些日常用品,而陷入困境。另外,西元1681-1683年之間,台灣發生旱災,米價上漲,所以明鄭軍隊的士兵因缺乏糧食與餉銀而幾乎叛變,而人民幾乎無米可買,此時米糧大多由東南亞進口,而人民需與蕃薯混食,一旦無米糧,人民只好餓死。又因年年征戰的關係,明鄭政府支出龐大,所以明鄭的賦稅亦相當的重,其中田園賦稅相當於荷據時期的王田賦稅,是清初(西元1684至1727年)田賦的二倍,另外凡是人、物等出入港皆須徵稅,此外還徵收當時內地沒有的房屋稅。對內如此,對外亦然,在西元1680年左右,鄭經甚至勒索與之通商的船艦,此外還藉以增加輸出以增加收入。如此的局勢,人心惶惶,所以此時投誠事件頻繁,足可預見將來。

二、施琅如何攻克台灣
此時,三籓已定,且清廷與明鄭和談履次不果,又因施琅最後一次上書中以「後恐無擔當之臣,敢有渡海滅賊之任。」力主攻台,又懇請能親自率兵,清廷終於命施琅為水師提督,下令攻台。
於西元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領官兵二萬餘人,自銅山出發直攻澎湖,於7月16日的澎湖會戰中,大敗劉國軒,得澎湖,據聞當時戰士的鮮血染紅海域,而鄭家軍中許多大將大多死於此役。攻下澎湖的施琅下一步便是攻台,但是當時鹿耳門水淺,戰船不能駛入,施琅因此在海上停留十二天,一日忽潮水大漲,鹿耳門天險已失,清軍戰船一起湧入,台灣人民無不震驚,認為天意使然,又因劉國軒力倡主和,而施琅又願確保降將的安全,所以明鄭不戰而降,所以施琅於西元1683年10月3日在鹿耳門受降。
施琅對於台灣的功略
一、官廉愛民的施琅
施琅收復台灣後,不像一些將領大勢收括,反而公佈安民生示,其要點有「官兵不許佔住民居」、「民間物業嚴禁兵丁混折」、「鎮營日用蔬菜,市肆買辦,依照民價無虧,不許藉稱官辦應用,一絲一毫侵取民間。」、「樵蘇採捕,載運米穀蔬菜,出入港口,均聽民便。」等等便民的措施,並嚴禁犒師,以省費用;另外還妥善安排明鄭軍隊的後路,初期給予薪俸,然後漸漸將官兵分離,為官者依其省籍分發;士兵願歸農者,聽其歸農,願逐伍者暫播在各營,如此解決了台灣軍員過剩的問題。除了以上的作為之外,施琅還堪察南北二路為台灣的開發鋪下後路,並上書懇請減少賦稅,這些都可看出施琅對台灣的一些功勞。
二、施琅力主留臺的歷史意義
由於施琅攻克台灣,所以晉封靖海侯,就在此時清廷對於台灣的處置,形成放棄與統治兩種意見,放棄論者主張:「台灣是遠離中國的孤島,易形成作奸犯科者的巢穴,留恐無益,棄虞有害,不如遷其人,棄其地。」而且朝廷已經採其決議,但是幸有施琅力排眾議,於清康熙22年12月22日(1684年2月7日)上「恭陳台灣棄留疏」以力爭,疏文中提到諸多理由,其中以「沃野千里、物資豐饒」、「居民稠密,內移不易」、「外國覬覦」、「守台灣方可保澎湖」等四項最為重要,終於康熙允其所奏,於西元1684年5月27日在台灣設置一府三縣,隸屬於福建省。此事在當時雖屬小事,但於後世卻有莫大的影響,如果當年清廷平服台灣後,隨即棄台,將全台軍民盡數遷入內地,那荷蘭人勢必捲土重來,那台灣就不是中國的領土,那當年國民政府就沒有地方可退守,今天也就不會有兩岸問題了。

施琅是主戰派,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清帝面前,他極力推銷以戰逼降的策略。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施琅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擔任東征大將,攻打台灣,瓦解鄭氏王朝。 清廷平台,功勞當然不單歸諸一人,事實上,當時在台灣的鄭氏王朝,內部分崩離析,軍紀渙散,鬥爭不絕,要擊敗鄭氏,如摧枯拉朽,不難。但從清廷攻台的內部會議記錄,我們可清楚看到,若非有個懂水戰﹑諳氣候的施琅,清軍不見得能平安橫渡台灣海峽﹔即使渡海作戰獲勝,恐怕也要折損不少軍力。許多人認為,鄭成功地下有知,當後悔當年對施家的刑戮。

在所有降清的將領中,施琅是少數得善終的,據史書上記載,施琅活到76歲,且深受朝廷重用,後代亦在朝為官,小說「施公案」的主角,民間有「施青天」之稱的施世綸,是施琅的次子(結果當時臺灣電視劇「施公奇案」的劇情也刻意不提施琅,真是政治干涉歷史),因為居官清廉,所以有「施青天」之稱,另外,施琅的六子─施世驃,為福建水師提督,在康熙六十年駐台,因於颱風襲臺,通宵在外指揮救災,得病而死。所以一般而言,施琅全家對台灣都有蠻大的貢獻。雖然有人叫施琅為「漢奸」,但是基於前文所述,施琅不但沒有出賣中華民族,還對中華民族利益維護不遺於力,因為他保全了台灣的土地於中國的版圖,不論對中國或台灣來說,功勞可說極大,所以當我們在景仰鄭成功的同時,也別忘了這個被人遺忘的台灣民族英雄─施琅。

TOP

發新話題